琉球历史 (三) 【第一尚氏王朝】

尚思绍王
灭中山囚武宁
尚巴志的父亲叫做尚思绍,神名叫做君志真物【君真物是琉球语统称神的叫法】。尚思绍的父亲叫做鲛川大主【意思是鲛川上的大豪族】。
鲛川大主一家居住于中山王国佐敷郡新里村。
【佐敷郡,同日语座敷,即带有榻榻米的房间】他取了大城按司家的女儿为妻子,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叫做尚思绍,女孩叫做场天祝【场指广场,天指天空,祝指女巫,顾名思义是一名祭祀天空的女巫】。
尚思绍成年后搬家到苗代村【苗代,同日语,意思是播种禾苗,即插秧】,因为德高望重,周围的人称呼他为苗代大亲【大亲,犹日语的亲方,指师傅,师父,令人尊重的老前辈】,推举他为佐敷按司。他生下儿子尚巴志,因为尚巴志身材矮小,当时的人称呼尚巴志为佐敷小按司。
尚巴志从小极具军事才能,十分骁勇。尚思绍看中尚巴志的才能,让尚巴志起兵造反。果然不久后,尚巴志造反成功,灭掉了中山王国,中山王国末代帝王武宁王投降。造反成功后,尚巴志不敢自己坐王位,因此谦让给自己的父亲尚思绍称王。尚巴志,尚思绍父子本为中山之臣,却兼并诸侯,打着复兴中山的旗号来伐灭中山,可以称得上是琉球版的曹操,曹丕父子。
冒称武宁王之后
尚思绍父子诛灭武宁王,消灭中山王国后,建立第一尚氏王朝后,惴惴不安,不知道怎么向宗主国解释中山王国的灭亡。因为害怕明朝怪罪,因此尚氏父亲向明朝朱棣上表,谎称武宁王已经病死,冒充武宁王的儿子和孙子,祈求明朝的封赏。明朝明白了尚思绍的归顺之心。假装不知道中间的变故,派人到琉球祭奠武宁王,并正式册封尚思绍为新的国王。
于此同时,明朝派遣驻扎琉球的第一任通事程复尚且健在,目睹了整个兵变过程。尚思绍父子害怕程复向大明天子告密,就抢先上表说:"通事程复,长期辅佐,帮助我的祖父承察度王,父亲武宁王长达四十五年,如今已经八十一岁高龄,我们不忍心继续麻烦他老人家,请求让他告老还乡,让长史王茂担任新的通事兼任国相。"尚思绍此举的目的是要把亲武宁王的程复赶走,扶持亲自己这派的汉人官吏王茂,充当新的传话人。明朝同意了尚思绍的请求。
山南王国兵变
于此同时,在山南王国,山南察度王死后没孩子。在明朝的暗箱操作后,察度王传位给自己的弟弟汪应祖。汪应祖本是琉球人,因为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因此有汉文名。朱棣正式册封汪应祖为山南国王。
汪应祖继位后,他的一个哥哥达勃期十分嫉妒汪应祖,于是发动兵变,诛杀汪应祖,篡夺王位。并断绝明使。
汪应祖本是明朝扶持的,汪应祖被杀,明朝驻扎的寨官迅速反应,发动明朝驻军,并号召琉球本土的各按司,起兵诛杀谋逆的达勃期。
同年,达勃期为明军所杀。明军在山南王宫扶持汪应祖的儿子他鲁每【疑似同日语的だるま,即达摩】担任新的山南国王。兵变被镇压的消息传到北京,为了再度宣扬明朝在琉球的宗主国权利,朱棣特派册封使陈季芳,前往琉球,正式册封他鲁每为山南国王。
诛灭山北王国
山南王国兵变,尚氏父子本该乘虚而入,一举灭亡山南王国。但由于明军的介入,使得事态变得复杂起来,尚氏父子决定先按兵不动,先从和明朝关系比较疏远的山北王国下手。
山北王国的国王叫做攀安知,本琉球土著,早年留学南京,取的汉人姓名。攀安知武勇善战,暴虐淫荡。他的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平原。平原本是本部郡人士,十分刚健武勇,在攀安知王麾下效力。
潘安知所在的山北王国原本就是在山北10个按司决意独立之后,才拥护今归仁郡按司作为国王成立的。因此,可想而知,山北国王对底下其他9个郡其实是一种松散统治的状态。攀安知在位时期,在大将平原的帮助下,锐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9个按司的特权,引起这些按司的军事反抗。
在这种情况下,山北王国的羽地郡按司宣布退出山北山北王国,率领军队投降加入中山王国。不久后,山北王国的国头郡,名护郡也如法炮制。乘着山北王国人心尽失,众判亲离的大好局面,尚思绍王决定发动灭亡山北的行动。尚思绍派遣儿子尚巴志为大将,率领手下浦添,越来,读谷山,以及前来投降的国头,名护,羽地等六个郡的兵力,讨伐山北。
六郡联军在尚巴志领导下攻打到山北王国国都之下,佐敷按司带头冲锋。奈何山北国都坚固险要,城上箭如雨下,又有大将平原亲受,一时间,六郡联军不能前进分毫,围困数日没有进展。
这时候尚巴志定下一个计谋,他说:"攀安知虽然兵强马壮,但是暴虐无道,不得人心。他手下的大将平原虽然战斗力惊人,但确是贪婪短视的小人,不如收买平原,挑动二人内讧,破城就指日可待了。"
尚巴志勘察地形后,发现山北国都三年靠山,尤其南方,最为险要,因此也是防备最松懈的地方。于是他派死士乘着夜色从南方偷偷潜入山北国都里,秘密的见到了大将平原,用大量金币丝绸,以及一些空头支票收买了平原,平原答应做内应。
平原被收买后的第二天,他假装找到潘安之说:"我军龟缩在城内连日不出战,尚巴志他们肯定以为我军胆小而轻视我们,不如我和大王轮流出城作战,留一人守城,这样敌军就很快败退了"。攀安知相信了平原的鬼话,亲自率军出城作战,留下平原守城。
攀安知前脚刚出城不久,平原后脚就暗暗的关闭城门,在城内放起火来。尚巴志见攀安知王出城迎战,就派老弱军队在北面的空地上迎接潘安知,暗中派遣精锐部队从最险要的南方突破,和平原里应外合,攻入城中。
这边武勇的潘安知正向切西瓜一样血虐尚巴志的老弱病残部队,回头一看,自家老巢着火了。被尚巴志这个孙子偷家了。攀安知心头大惊,赶忙拍马回城,刚到城门口,只见平原提着大刀站在门口,大声呕吼:"你暴虐无道,我如今已经投降中山了,你休想再前进一步"。
攀安知大怒,和平原大战,没有两个回合,一刀斩平原于马下。攀安知驰入城中,只见城内四处火起,都是尚巴志的人在四处劫掠烧杀。攀安知虽然武勇过人,此刻也已经无力回天,攀安知一路杀回到王宫中。王宫中曾经有一座圣石磊成的石塔,攀安知朝夕供养朝拜,如今他陷入绝境,不禁心头大怒,说:"我日日朝拜你,如今你不保佑我,让我陷入绝境,如今我要死了,你也别想活着!"遂一刀劈碎巨石。然后在绝望中自刎而死。至此,山北王国灭亡,中山统一山北。
成祖宽罪
在讨伐山北的同时,中山王国也在不断的向明朝朝贡贸易。然而朝贡贸易并不一定都是和平美好的氛围中进行的。
由于明朝皇帝的优待,使得一部分琉球使节产生了自己具有超国民待遇的错觉,自高自大起来,在朝贡的过程中,由于利益,风俗差异等各种原因导致了明朝人和琉球番人产生摩擦,最终演变成军事冲突。
就有这么一次,琉球使臣直佳鲁【疑似是否同日语的千丸?】在到达福建后准备返回琉球途中,由于和明军产生冲突,突发癫狂,擅自劫掠停泊在福建港口的船舶,打死明朝官军,打伤皇帝身边的中官太监,还扒下太监的衣服泄愤。
官军很快制服逮捕了使节团一伙,送回北京,由于涉外,交由成祖朱棣亲自审判。为了维护明朝的国体尊严,对于杀死官军的行为,朱棣决定按照明朝律法,对使节团团长直佳鲁判处死刑,送菜市口即行斩首。
对使节团内其他67人,掠夺船只,打伤太监的行为,考虑到和琉球国王的亲善关系,成祖决定暂不处理,遣送发回中山王国,让中山国王自行处置。并昭告琉球国王,下次派发使节,要先教习规矩礼仪,让其不得触犯明朝的法律,如有下次,定不再饶。
尚巴志王
尚巴志王,神名叫做势治高真物【真物即琉球语泛指神。高指高大的,神圣的。势治乃佛教用语,同大势至菩萨里的势至】。生得五短身材,又是佐敷郡的按司,人称佐敷小按司。
1.以剑换铁
尚巴志王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琉球。在与那原这个地方停留。与那原是琉球重要的贸易港口,日韩东南亚,乃至后来的荷兰,英国的船只都在此停泊交易。
尚巴志王委托当地的铁匠为自己铸造宝剑。可是当地的农具才是订单的大头,铁匠忙于制造农器,没功夫铸造宝剑。每次尚巴志王来催单,铁匠才开始假装铸剑。尚巴志一走,就开始划水摸鱼。如此催了三年,才铸造成一把宝剑。
尚巴志携带着这把装逼利器,一日乘独木舟游浅滩。浅滩里恰好有鳄鱼生活,鳄鱼看见又有送外卖的过来,十分高兴,咬住尚巴志的小船就开始死亡翻滚,尚巴志十分惊恐,就拿着宝剑劈坎鳄头。鳄头吃痛,只得放弃攻击。
尚巴志鳄口脱险后,就开始在与那原的商人中间,四处吹逼,吹嘘自己的宝剑有多么多么厉害,成功击退鳄鱼。逐渐的,在尚巴志的营销下这把剑在商人中逐渐有了名气,有不少人前来收购这把剑。尚巴志开过高的价钱,使得这些商人放弃了买剑的想法,在饥饿营销的作用下,这把剑越炒越离谱。最终在一个刚下南洋经商的傻帽商人手中,以一船生铁换一把剑的离谱价格成交。
作为商业鬼才,以一把剑换一船铁。你以为这就完了?尚巴志作为一个有王者之资的人才,本事断断不止如此。在和铁匠交往的过程中,尚巴志充分认识到与那原地区,农具是最为紧俏抢手的商品,于是尚巴志把这满船生铁让人打造成农具,无偿发给百姓,收买了一波人心。
2.伐灭中山山北
在外面游荡了一圈后,尚巴志回家继承家业。前面说到,尚巴志的父亲尚思绍因为德高望重,被佐敷当地百姓推举为按司。
尚思绍作为一个"忧(狼)国(子)忧(野)民(心)","德(武)高(德)望(充)重(沛)",时刻以理服人(物理)的老头子,无时无刻不为琉球的统一操碎了心,尚巴志聪敏胆大,尚思绍认为他有王者之资,于是退位把佐敷按司的位置让给自己的儿子尚巴志继承,并托付给他统一琉球的大任:
自从玉城王懒政,导致琉球一分为三,成立山南山北,中山三个王国后,四处军阀混战。而且,这三个王国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的中央集团,各王国内部的各按司之间也相互争斗,国王对按司只限于一种类似于分封的松散统治。
尚巴志继承父亲的职位,成为佐敷按司。佐敷周围有岛添郡,和大里郡【大里,里乃乡里,泛指村庄聚落,大里即一个很大的村庄聚落】两个地方的按司,虽然和尚巴志一同隶属于中山王国,但一直和佐敷摩擦不断。尚巴志锐意进取,操练军队,大举进兵,消灭吞并了岛添和大里。
尚巴志吞并岛添郡和大里郡之后,威名大振,中山国内其余九个按司都感到怖恐。这九个按司早就知道尚巴志父子想要消灭中山,一统琉球的野望。为了避免站队,不和中山王国武宁王绑在一条战车上,九个按司都停止了对武宁王的朝觐。尚巴志于是兴起军队讨伐中山王国武宁王,武宁王慌忙下旨召集其他九个按司勤王,这九个按司都闭门不出,不肯发兵来救。武宁王万般无奈,只能开城投降。
这时候,九个按司才肯出来,为了表达归顺,共同推举尚巴志做新的君主。尚巴志坚定的推辞,转而拥戴自己的父亲尚思绍做新的君主,建立第一尚氏王朝,仍旧归顺明朝。尚巴志自己仍然做佐敷按司。
此后不久,尚巴志又主导消灭了山北王国。由于山北王国距离中山王国的首都首里城距离比较远,尚巴志害怕自己离开后,山北王国再度反叛,于是册封自己的二儿子驻扎留守在山北的今归仁郡,监视整个山北。此后不久,尚思绍去世,尚巴志继承王位。
3.与明朝的交往
尚巴志统治时期,延续了中山王国的政策,仍然和明朝保持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创建妈祖庙
妈祖,人称林默娘,是福建两广那边保佑出海平安的神灵。琉球受到福建文化的影响,逐渐废弃了琉球传统的君真物信仰,转而建造天妃庙,和龙王宫进行祭拜,以保佑出海平安。
2.乞舟归国
明初掌握建造巨型运输舰(即宝船)的能力,比同时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船只大出一个数量级,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整个世界上的黑科技。这种巨型船舰的制造方法由工部直接垄断,外人无从知晓。但是明代对于自己的藩属国十分的大气,赐予三山王国,每国一只,用来充当四时朝贡的交通工具。不过,制造方法是向三山王国保密的。自从,下赐第一只船到尚巴志时期,几十年过去了,船也坏了。
这不有一次,成祖朱棣驾崩后,明仁宗手下的中官太监柴山坐着巨型船只来琉球宣旨,宣布册封尚巴志为新的中山国王。尚巴志的舅舅就借口要亲自到北京谢恩,顺便去长陵进香,哀悼一下朱棣他老人家。因为没船,就顺便蹭了一波太监柴山的船,一路到北京。没想到,船还没到北京,仁宗就驾崩了,明宣宗就继位了,模都古也不客气,当即就向宣宗说明了舰船腐坏的事情,宣宗也是敞亮人,当即派工部的人钉钉当当为琉球制作新的舰船。
宣宗沿袭以往的国策,对琉球中山照顾有加,多次派使者向琉球国王赏赐礼物,包括皮弁冠服等各种珍奇玩意。当然礼也不是白送,每次送礼,都包含着派遣太监柴山来琉球当地采购磨刀石,生漆等廉价原材料,经由大明的舰船送回,当然所谓采购,也并不是掠夺,也会按照市价支付给琉球与货物价值相当的铜钱。琉球人才使用这些铜钱,去明朝或者日本采购他们需要的先进的手工业品。
太监柴山随着多次在琉球走动,成了琉球人民的老朋友,彼此情谊深厚,看到琉球这个小破地方基建落后,没几个像样的地标建筑,柴山因此甚至还自掏腰包,为琉球修了华丽的千佛阁,以及大安禅寺等佛教建筑。
4.伐灭山南国
在成祖朱棣时期,由于明军介入了山南国兵变,使得尚巴志,尚思绍父子心有怖恐,暂时放弃了对山南王国的征伐。随着明朝逐渐承认尚巴志父子对中山王国的继承,明琉关系回暖,外加上朱棣驾崩等一系列事件,尚巴志决定在自己死之前,博一把,发动对山南的战争,一统琉球。
和山北王国的攀安知一样,山南王国的新王他鲁每,他可能是受到他老爹汪应祖在南京国子监学到的那一套理论的影响,也是一个锐意于加强山南王国中央集权的国王,他在位期间,不断寻找借口出兵攻打自己国内各个按司,削弱他们的权利。依据历史经验我们知道,人菜的话,千万别学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特别容易被自己搞死,比如建文帝削藩,削着削着就把自己削没了。
果不其然,在这种情况下,山南王国的各个按司多有惧怕他鲁每的,难免有两个暗中投靠中山王国尚氏父子的。不过一个两个按司的投敌,这还不足以威胁到他鲁每的国王地位。
阴险的尚巴志决定给山南王国的灭亡添一把火。
山南王国境内有一条河,叫做嘉手志川,传说是上古时期,由一条神犬所指引发现的河川,是山南最主要的取水源。他鲁每是一个有大志而无才干,贪婪短视的人。尚巴志放出消息说自己有一架金彩伪屏,雕刻精美,是无价之宝。勾得他鲁每十分眼馋这个宝贝,尚巴志却故意不卖,要求拿山南王国境内嘉手志川来交换。他鲁每这个二傻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这下,尚巴志控制了山南王国的水源,就任意而行了,严禁山南各国的人来取用,除非投靠中山。山南各郡知道了国王出卖了本国唯一的水源的之后,怨声载道,纷纷背叛他鲁每王。尚巴志趁机进军大里,一举歼灭山南王国。统一了琉球。统一琉球后,明宣宗发来诏书,祝贺尚巴志的胜利,这代表着明朝官方默认了尚氏王朝灭山南的行为。
尚忠王
父亲是尚巴志。早年,尚巴志灭掉山北王国后,册封自己的儿子尚忠镇守原山北王国的国都今归仁。因此尚忠被民间称为今归仁王子。
尚忠的王位由明英宗朱祁镇派遣使节余汴、刘逊册封。
尚忠在位时期,琉球在琉球通事沈志良帮助下,去爪哇国【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盘踞的岛屿,建立有满者伯夷王国】采购香料,转手贸易到明朝,赚取利润。
尚思达王
尚思达是尚忠的儿子,神号君日【君,同日语乃是对君主或者神灵的称呼,日同灵,指神灵或者灵体】。由明英宗朱祁镇派遣使节陈传、万祥所册封。在位期间由自己的叔叔尚金福实际掌控政权。
殴打西番人
西番人,狭义上在此处特指羌人,亦即今四川康巴地区的藏族。广义上,明代统称今新疆,吐蕃【即乌斯藏宣慰使,朵甘卫都指挥使司等辖地】为西番。
在乌斯藏地区,明朝沿袭元制,要求西番当地酋长奉拿元朝皇帝所授的官印,前往北京替换为明朝的官印,册封当地酋长们为指挥同知【即指挥使的副官】。并派遣军队,设置千户所,呈现出部分地区汉藏共治,部分地区藏人治藏的局面。为了加强对藏地的统治,明朝沿袭元朝制度,册封西藏的宗教领袖为大宝法王,奉为明朝国师,岁时朝贡北京述职。
在此背景下,西藏各地凡是不直接派汉军统治的地区,存在有大大小小的,被授予了明朝官职的土司,酋长。这些西藏的大大小小的数百个酋长就如同日本大名需要按时进江户对德川幕府进行参勤交代一样,也需要按照固定频率进北京述职,参见大明皇帝。如果不按照频率进北京,就会受到明朝军队的征伐。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番人的使节团就如车水马龙一样穿梭来往于北京的会同馆门外。恰好,琉球人入贡也是在会同馆接待,在如此机缘巧合,一个是太平洋岛链上钓鱼的岛民,一个是雪域高原上放羊牧马的康巴汉子,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民族,就这样神奇交汇到北京。
或许是由于文化冲突导致的误会,导致西番人使节和琉球使节团爆发了冲突,琉球人虽然瘦瘦小小却战斗力爆表,在冲突中打死打伤康巴汉子。英宗朱祁镇知道后,宣布按照明朝律法公断,判处寻衅滋事,打死打伤西番人的琉球使节死刑以抵命。
【西番地域广大,酋长各各不同,与琉球的区别在于,琉球是有独立的国王的,琉球国内虽然有低于千户的寨官通事驻扎,但琉球国王本身并非明朝的官员。而西番人则不同,西番的酋长往往本身就是明朝的千户,属于明朝官僚体系的一部分。】
尚金福王
本是尚思达的王叔,尚思达死后,由他继承王位。尚金福多次跟随使节团出使北京,和明朝联系较深。尚金福由明景帝朱祁钰派遣使节陈谟,董守宏所册封。
自造舰船
尚金福时期,琉球通过逆向工程,已经掌握了自主造舰船的技术。尚金福继位元年,派遣汉人驻扎的通事程鸿,携带土人百佳尾一同前往北京朝贡。回程时,船舶损坏,遂上表要求在明朝自行修理,礼部准许,发文福建指挥使司,按察司,布政司,要求他们腾一块地方给琉球使节修船用。
修建长虹堤
琉球国都之外是那霸港,那霸港不是一个优良的港湾,不像厦门一样有群山防风。往往海浪会吹打停泊在那霸港内的船只。
尚金福为了迎接天使,就决定在那霸港中修建一道防波堤。派遣当时的琉球国王,即道球国公怀机【怀机,指心里暗藏机关城府,疑似是法号或者道号,并非人名】来主持修建。
怀机,本是久米村汉人士族首领,在尚巴志一统中山的过程中作为军师团和王茂一起,多有出谋划策,参与了平定山南山北,驱逐首任通事程复的策划。在王茂死后,接替王茂成为琉球国相。怀机横跨尚思绍,尚巴志,尚忠,尚思达,尚金福五朝,堪称五朝元老。其人智谋深远,诡谲多智,称得上是琉球版本的诸葛亮。
他在位时期,以琉球国相身份,积极的和明朝旧港宣慰司【即旧三佛齐王国华人领袖建立的政权,归顺大明成为旧港宣慰,即今苏门答腊岛】的宣慰使施二姐写信联系,要求贸易。同时也和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国开展贸易。
怀机认为那霸海湾内海水过深,海浪过大,很难造桥,不借助神明的力量很难建造成功。于是在那霸海湾边设坛许愿三天三夜,海水水面就下降了,露出了大陆架底的泥沙。怀机乘机命人乘着海水褪去,赶忙搬运石头,火速建造完了长虹堤。
尚泰久王
志鲁布里之乱
尚金福王去世后,本来应该由尚金福的儿子志鲁继位。然而有个叫布里的,他是尚巴志的儿子,尚金福的弟弟。他认为兄终弟及,应该又他继承王位。于是布里和志鲁叔侄俩就在首里城内爆发了武装冲突,满城放火,巷战街斗。两人均在战斗中死亡。史称布里志鲁之乱。
尚泰久继位
布里志鲁之乱后,琉球王没了继承人。国人在大臣金丸【即后来第二尚氏王朝的建立者尚圆王。此人埋伏于第一尚氏王朝多年,最终夺取琉球,堪称琉球版本的司马懿。金丸本姓金,夺取王位后,改姓王姓为尚,丸即圆也,故金丸又称尚圆】的带领下,从尚巴志王的后裔中寻找继承人。
尚巴志的第六子尚泰久【神号叫做那之志与茂伊】,被封在越来郡担任按司,人称越来王子。金丸于是迎接尚泰久继承王位,并派遣使节向明朝说明琉球国王换代的事情。隔年,明景帝(即代宗)朱祁钰派遣使节李秉彝,刘俭来琉球正史册封尚泰久为琉球王,同时代为祭奠老王尚金福。
阿摩和利谋反
背景:在尚巴志一统琉球的过程中,手下有一个老将叫做护佐丸盛春【汉名毛国鼎,真名叫做盛春,丸同日语的丸,指小孩子,年轻的武士的等,护佐丸即指担任护卫工作的年轻武士】,这个护佐丸盛春本来是读谷山城的按司,由于作战勇猛,深得尚巴志喜爱。尚巴志为了加强和护佐丸盛春的联系,还娶了护佐丸的女儿做妻子。护佐丸因此成了尚巴志的老丈人。一方面出于和护佐丸的情谊,一方面是为了让护佐丸发挥军事才能。尚巴志在首里城的东方建造了一座中城,让护佐丸从遥远的读谷山城搬到离首里更近的中城,担任中城按司,保卫首里。护佐丸为人个性武勇忠义,聪明智慧,心思单纯,忠于尚巴志,敬职敬责的守卫首里,受到朝堂的尊敬友爱,可以称得上是琉球版本的关二爷。
萌芽:尚泰久继位后,内由扶持他上位的大臣金丸辅政。对外为了笼络诸侯,尚泰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些比较紧要的按司,让这些按司成为自己的女婿。其中有一个胜连按司叫做阿摩和利的【阿摩和利为音译,阿摩即同日语的あま,指天,天空】,也因此成了尚泰久的女婿。阿摩和利为人十分有才能,口舌灵巧,能颠倒黑白。双商极高,善于讨人喜欢,深得尚泰久王的喜爱,但是内里野心极大。经常有篡夺琉球王权,杀王自立的野心。护佐丸亏破了阿摩和利的野心,于是在中城大量准备武器兵马,防备着将来阿摩和利造反的这一天,时刻准备保卫首里城。
发展:阿摩和利也深知护佐丸对自己有防备,两人彼此心照不宣。阿摩和利想要造反,首先要突破护佐丸这关。于是阿摩和利某一天带着一众小船从胜连开到首里城,一进宫就向自己的老丈人尚泰久王恶人先告状,说护佐丸意图谋反,要马上发兵擒拿护佐丸,晚了就来不及了。尚泰久王虽然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女婿,但对老臣护佐丸的忠心也有所目睹,因此将信将疑的说:"护佐丸是忠臣阿,怎么可能造反"。阿摩和利巧言舌辩说:"大王如果不信我的话,不防派遣细作去护佐丸府上探查,看看是不是埋伏大量了兵马"。
尚泰久见阿摩和利言之凿凿,也便有三分怀疑,就派细作前去探查,果然探查到护佐丸暗中备下了大量兵马【是防备阿摩利和的】。这下证据确凿,尚泰久王大惊,慌忙把御林军部队的指挥权交给阿摩和利,让他深夜发兵奉王命去平叛,抓反贼。
王师在阿摩和利的带领下,深夜赶到护佐丸府上,讲护佐丸府上团团围住。护佐丸手下的将士们知道了阿摩和利恶人先告状,都大怒,想要出战。而护佐丸却制止了他们,他说,这次来的是王师,王命不可违,如果我们出来迎战,就真的成了造反了,反而坐实了阿摩和利的诬告。到时候跳进黄河洗不清,反而连累诸位。
说完这些话后,仰天大笑:"我有何罪,竟然走到了这个地步,天地可鉴我的诚心"。于是自刎而死,护佐丸的夫人和两个儿子也追随护佐丸而去,自杀身亡。阿摩和利攻入府中,一顿烧杀,护佐丸的家臣们抵抗不过,也多有自杀殉主的。在慌乱中,护佐丸一家被杀绝,只有一个女仆乘乱,抱着护佐丸尚在襁褓中的最小的儿子逃走了,逃到护佐丸的一个好友叫做查方山的府上【查方山,琉球本土名为国吉亲云上真元,是国吉地方的酋长,首领】。查方山知道护佐丸是被诬陷的,同情护佐丸的遭遇,就偷偷藏下了护佐丸家的遗孤,秘密的抚养起来。
中场:阿摩和利除掉护佐丸之后,凯旋回朝。受到尚泰久国王的热烈欢迎。欢迎仪式结束,阿摩和利回到自己的封地胜连,和自己的家臣们夜夜欢歌,去除掉护佐丸这个心腹大患之后,阿摩和利又和家臣们开始谋划攻打覆灭第一尚氏王朝,除掉尚泰久王。
话说阿摩和利正在和家臣密谋的时候,他们的阴谋被一个伺候端茶倒水的仆人听了去。这个仆人叫做夏居数,【汉名夏居数,琉球名乘贤雄,江湖浑号鬼大城,因其小名叫做大城,长相清秀但武勇泼皮,善于打人,像鬼一样让人害怕,故称鬼大城。也是琉球史上记载最早的女装大佬】这个夏居数本来是陪嫁的仆人。阿摩和利的夫人,尚泰久王的女儿踏杨夫人出嫁的时候作为陪嫁一起嫁了过来,因此忠于尚泰久王家。因此,夏居数就将自己听到的全部告诉了踏杨夫人。
踏杨夫人大惊,决定逃回娘家。他让夏居数背着自己,深夜出逃。天一亮,阿摩和利见踏杨夫人跑了,知道秘密被泄露了,决定派人去追杀踏杨夫人,同时提前举事,进军首里王城。
夏居数背着踏杨夫人逃跑,背后就是阿摩利和派出的追兵,追兵赶上,把两人围困在鳄真森林里,派出人搜寻,搜了半天没找到,于是决定放火烧山后撤离去其他地方寻找。
夏居数和夫人躲在树丛间,眼看熊熊的山火就要烧到眼前,两人就要断命于此,在这个绝望的时刻,夏居数唱起御呗【即神歌】祈求神灵救命,唱了不一会儿,果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浇灭了山火。两人得以趁乱逃出森林。
结局: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两人才得以赶到首里王城,向尚泰久王传递阿摩和利反叛的消息。
尚泰久王大惊,赶忙派出使者号召各地按司来勤王。使者派出去过了一天,阿摩和利的叛军就已经开到了首里王城脚下,叛军开始放火攻城。正当尚泰久的王军和叛军杀得火热的时候,各地按司的援军到来了,一下子,战局逆转,阿摩和利寡不敌众,决定撤走。
尚泰久王于是任命夏居数为大将,夏居数的弟弟居忠,居勇为辅佐,率领王军乘胜追击。一路追到阿摩和利的老巢胜连城下,阿摩和利志穷势孤,但仍负隅顽抗,守城不出,做困兽之斗。夏居数三面围城,密集炮火攻城,无奈城池坚固,难以攻下。一时没有进展。
于是夏居数乔装打扮城出城汲水的少妇,从没有包围的那一面,贿赂守城的巡察,暗中混入城内。转到城头,远远的看到了站在城头指挥守城的阿摩和利,夏居数飞步向前,拔刀在手,一刀砍下阿摩和利脑袋。同时大叫:"城主阿摩和利以死,诸军速速投降!"。于是胜连城得以被攻下。
胜利之后,夏居数被封为越来城总地头【总地头是和按司不同的官员】
宫古小传【大明的番属国也有藩属国了!!】
宫古王国臣属于琉球中山王国,但民族和琉球族有所区别。
早在朱元璋时期,也就是琉球王国三山时代承察度王统治时期,在宫古群岛上就存在有宫古王国。那时候,宫古岛上有两大毫族的头领相互斗争,一个叫做佐多大人【大人,尊称统治者】,一个叫做目黑盛丰见亲【目黑,形容体貌特征,盛为此人的名,丰见亲是宫古语对酋长的头衔,称呼】。两大毫族争斗,佐多大人落败,败退到下地岛,把自己的族人托付给自己的侄子,一个叫做与那霸势头丰见亲的人。【与那霸势头丰见亲是俗称,与那霸指海湾,势头指船长,丰见亲是称呼酋长的头衔。他的真实名字叫做真佐久】
这位与那霸势头丰见亲为了寻求大国的帮助,漂流到冲绳本岛,在泊村登陆,见到了中山王国的过往承察度王,在琉球学习先进的文化。
与那霸势头丰见亲最终打回了宫古王国赢得胜利,成了宫古的国王,还和八重山王国建立友好关系,和琉球本岛的中山王国建立了宗藩关系,年年向中山王国纳贡。【即我们前一篇文章讲察度王时提到的宫古八重山入贡的历史事件】
与那霸势头丰见亲【真名叫做真佐久】在宫古岛占据统治地位后,把宫古国王的权利传给后代,传了几代后,传到一个叫做岛大立大殿的人【岛大立大殿是称号,真名叫做真佐盛。大殿指国王】。
岛大立大殿生有一子,叫做后手盛。除了这个亲儿子之外,他还收养了一个养子叫做空广。这个空广聪明睿智,颇得岛大立大殿的喜爱。岛大立大殿年纪大了以后,就把国家的政事全部委托给养子空广和亲儿子后手盛处理。
不久后,岛大立大殿去世。亲儿子后手盛受到宗主国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继位成为宫古岛主。后手盛决定去首里城谢恩,结果在回去的过程中,由于海风的关系,偏离航线,漂泊到姑米山,感染疾病而死。
于是首里城方面决定改立空广为宫古岛主。自是,空广改名仲宗根丰见屋【丰见屋同丰见亲,是对酋长的称号】。继承宫古国王之位。
空广在位期间,八重山爆发叛乱,有一个叫做远弥计赤蜂保武川的酋长率领八重山王国断绝对中山王国的朝贡。中山王国随即派遣大将钱原前往镇压。空广也派遣军队跟随宗主国一同前往镇压。叛乱平定后,空广的儿子祭金丰见亲被中山王国册封为八重山头役,负责监视管理八重山。关于八重山的叛乱,下一篇文会细讲。
金丸升任
金丸升任御物城御所侧,掌管中山王国国政。并且主管久米村。【即闽人三十六姓所居住的地方】
尚德王
尚泰久死后,他的儿子尚德继承王位。由明英宗朱祁镇派册封使潘荣,蔡哲所册封。神号八幡之按司。尚德王崇拜日本的神灵熊野大权限,和八幡大菩萨。所以被称为八幡之按司。
在位期间,攻打奇界岛。
从奇界岛凯旋归来时,有一妇人,自称乃吴弘肇之妻,头顶水壶献水祝贺尚德王。尚德王因此册封吴弘肇【汉名吴弘肇,琉球名真德,尊号泊里主宗重】为泊郡的长官,泊地头,负责主管泊郡以及奄美大岛。封他的妻子为泊大阿母潮花司。
尚德在为期间,和朝鲜世祖李瑈建立外交关系,相互赠送礼物。世祖李瑈赠送给了尚德一些佛经。
尚德王死后,世子年幼。大臣在金丸的暗中操作下发动叛乱,废除世子。王妃携带世子出逃,躲进真王城。叛军攻献真王城,弑杀年幼的世子,拥立金丸为王。第一尚氏王朝宣告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