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是很锐的评当代中文缩写

2022-06-21 21:54 作者:16226  | 我要投稿

        近来闲看许多的视频,其中颇有一部分是在锐评当下互联网用语。本来对此现象并不做感想,只是看了瓶子152的直播切片,大概是被他情绪感染,遂回想身边用这样所谓“网络简称”的朋友,似乎并无交流障碍,但总是下意识反感诸如“栓Q”这类的说法,即使我能知道这样的用于想表达的意思,但每每看到那个人这样说的时候,从有些什么崩塌一样的感觉。说简单些就是反感,但是我又常常想和那个人说话,因此也总是把这样“过于正经”的感觉藏起来,摆出一份笑脸,话题也就顺其自然下去。

       只是回看自己的时候,总是在写一些看似谜语的话,倒还不如说些YYDS来的痛快。可惜在这方面我或许是执拗的,总是在写一些难懂的东西,虽然我该承认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文字是因为缺乏逻辑而难以理解,但是我总是这样宽慰自己: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不过我也只是发在没什么人会看的地方就是了,倒也不会有人揪我的毛病。

       我是喜欢中国人这样弯弯绕绕的说话方式的,至少在我看来这样的弯弯绕绕或者说含蓄的表达方式其实就是用心的表现。到这里其实我会想到以送礼包装来类比,因为过度包装一定会给人一种用心的感觉。把东西赤条条的给出去不好吗?人家感受不到心意吗?当然不会。但是包装能给人一种私密的感觉,或者说独属的感觉,在打开包装后看见东西被封存的这样完好,岂不让收礼者更体味到一份专属的感情吗?只是我看到包装总是会联想到过度包装这个词,那么我想或许用这样的一个词来类比是否就会产生歧义。巧的是此时我脑海里浮现了另一个类比——通信。

       众所周知,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是由信源、通信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组成的。信源就是要传达的心意,而信宿就是想要传递心意的那个人。而数字通信系统 由于其优秀的信息传递能力,其对同步的要求就高,系统就复杂。

       举这样的一个例子来类比或许会比刚才的包装更为抽象,理解门槛也更高,但是如果我的信宿和我的同步能力强,就能解调译码解码出我想要传达的心意。采用复杂的加密以及调制流程是为了让真正需要得到这个信息的那个人能准确理解我,并且如果我们之间有足够好的同步能力,那么就会存在只有我们彼此才能解读的方式,这难道不是一种“独属”浪漫吗?

       这样一看,其实我原只是想用一个物象来做类比,却在两种表达的斟酌之间体会了“推敲”的过程,我用第一种做类比难道会妨碍到理解“含蓄是用心的体现”的意思吗?显然不会,但是我为了让更特殊的人能够感受那种唯一的浪漫,我再对其进行了一个弯绕,是不是就能让通信生感到一种“通信人的浪漫”呢?

       在最后说一些我对这样的几百个字的感受。如果我文采好些,我觉得一定是小说更能体现我所想的。首先小说这个载体本身就是弯绕的,这样的高考议论文的形式就好像 是礼物只套了个塑料袋,只是为了把这个东西搬到面前罢了,用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华丽的包装,哪怕不是收礼者,多少也能体会到一些乐趣。其次,这个观点和网络简化用语仔细看其实并不冲突,生活上这样交流或也并不影响理解。所以用小说以虚套虚,让人琢磨出那个味道来才好。最后,我想说在有一定辨识能力的人看来,这样的用法无非简化交流,增加了聊天的风趣,但是我更希望风趣中能够有更丰富的内涵,就像我喜欢看文学课,喜欢听那些肚子里有货的人掰出的笑料。但愿新一代的学生的成长的环境里,能更多是的“含蓄”的表达,而不是一昧的简单风趣,那该多无聊阿。



不是很锐的评当代中文缩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