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园丁的劳动能力pk鸟类的劳动能力

2022-07-09 19:47 作者:BainKin王豳  | 我要投稿

园丁的劳动能力pk鸟类的劳动能力;

封面:山野鸟趣。


请允许笔者建立一个生态模型,它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周边,都是山地、林地、河滩,

让林区的鸟类劳动pk一下人类劳动!


林地和林地中的公园:


林地情况甲:

该城区甲,此地的园丁朝四晚九,

(凌晨四点半起来打扫,晚上九点,清理公园里人们扔的垃圾,最后下班),

人数几十个,需要做的活儿太多,还是太劳累,他们为了节约劳动、除掉害虫,

购买一批林地用农药,每棵树上斜插一个小瓶子,毒杀害虫;

这样,

两年下去,

园林山场有树少鸟,蛇鼠皆死,没了动物,园丁确实减少了负担,也慢慢懈怠了;

毒虫种群的抗药性太强,农药杀不死,像弱翅的墨蚊、刺蛾若虫不受其制约,

结果是有几种毒虫绵延在草丛、树叶中,不少老人、宠物被其叮咬,发病、感染、死亡;

树木大多数干枯,缺少枝叶;

(因为树冠大了虫子太多,伤人)



林地情况乙:

该城区乙,此地的园丁乐于豢养鸟类,大山雀、灰喜鹊、猫头鹰,

这类吃虫子的鸟儿有几十只,朝六晚八,

(园丁不打扰林木鸟类捉虫的时间,晚上,公园提前宵禁,保证夜行性动物觅食);

如此,

两年后,

鸟儿的种群繁殖到上百只,两年来,它们也明白了不能去甲林地,食物有毒;

所以它们集中“工作量”于乙城区,乙城区的树木会多一点儿鸟洞、鸟窝,

没有被毒杀的鸟,园丁需要提供水,把精力集中在维护市政环境,环境整洁,动物和谐;

虫害严重是小范围的十几颗老树,由于树木老化,

由林业局出人拔去部分腐败的树,在春天进行补种;



对比:

那么对比甲城区、乙城区,一个城区劳动力不够用,另一个城区劳动力有余,

是否能说明问题?


评一:

涵养园林这件事上,人类干不过鸟类。

为什么?

一、恐怕因为二者劳动时间不同:

人类的劳动能力有局限,一天只能干几个小时,体力有限,且,

园丁不可能比鸟类起床更早,就算起来,也看不到几条虫,

杀死几条害虫,园丁不会涨工资;

而鸟类为了吃饭,必须在凌晨第一缕霞光出现时出去捕捉虫子,否则会饿死;

哺育幼鸟的亲鸟更突出。


二、因为劳动能力不同:

1.养育了鸟类,相当于“雇佣”了几百个免费的园丁;

2.鸟类的反应是人类的数倍,在鸟类眼睛里,虫儿飞,是虫儿在空中“蠕动”,

而在人类眼睛里,“呀?什么玩意儿飞过去了?吓老子一跳!”



评二:

在生态工作上,如果不顺从“鸟吃虫,虫咬人,人养鸟”的自然规律,

人类最终会毒害自己的亲人。

因为不论你人在城市、乡村,虫子都是咬人的。

我们人类也在生态链上,并没有成神,永远不会超出自然。

敢问:锤子、剪子、布、的道理很难吗?


园丁的劳动能力pk鸟类的劳动能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