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英国流星F8“俯卧飞行员”实验机,探索飞行员如何高速飞行

2021-07-04 22:15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当人类点亮了喷气式飞机的科技线后,随之而来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高速飞行所需的气动布局、高速作战时所需的补偿瞄准器等,当然还有飞行员需要承载更大的G值,普通人承受8G就会出现过载晕厥的现象,这在当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探索飞行员如何满足高速飞行的需求,英国在二战后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最初以RS3双发三引擎螺旋桨飞机进行实验,该机原本打算作为教练机,因为没有量产,所以原型机被改成了实验机,在机头位置增加了一个俯卧驾驶的驾驶室,但是该机航速还不到300千米每小时,无法模拟高速飞行。

在1954年2月10日,一架经过改装的流星战斗机进行了飞行,流星战斗机是英国在二战时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曾被用来击落V-1飞弹,虽然该机无法超音速飞行,但是航速要比普通螺旋桨式飞机快很多,因此它被用来改装实验机,实验机被称为流星F8“俯卧飞行员”。

设计师将飞机的机头拉长,在这里设置俯卧驾驶员的驾驶位,这名飞行员也有一个气泡式的舱盖,飞行员并不是直直的趴着,下半身呈跪姿。前飞行员有全套的飞机操控设备,只是位置与常规结构不同。

别看前飞行员有舱盖,但是这并不是他出入的逃生口,他的逃生口位于机鼻下方,遇到危险时飞行员需要先松开脚上的方向舵踏板,然后打开下方的舱门逃生。这个过程不仅复杂,成功的概率还低了很多,并且还需要让前轮保持收起的状态,否则飞行员跳出去可能就直接撞上去了。

飞机保留了原本的飞行员阵位,他也有飞机的控制系统,在飞行中他将与前飞行员配合,就像教练一样必要的时候接管飞机,同时他还有弹射座椅,紧急情况下能够从容地弹射离开。

流星F8在1954年开始展开相关飞行实验,飞机累计飞行了99次,共计55小时,且不提实验结果如何,反正改装后的飞机确实算得上成功,没有出现重大事故。

俯卧驾驶飞机只是一种技术探索,但是它并不成功,因为俯卧驾驶会有很多问题,例如前文提到的飞行员逃生问题,其次还有视野问题、疲劳问题等。当然了,这种设计也确实有助于降低飞机的正面投影,但是空战和陆地坦克战不同,改变这点投影意义不大。

促使英国放弃俯卧驾驶的是抗荷服的出现,它能有效提升飞行员的正过载耐力。至于那架造型别致的实验飞机则被存放在英国皇家空军博物馆内。

流星F8“俯卧驾驶员”实验机空重4846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121千克,机长15.98米,高3.96米,翼展11.33米,最大飞行速度970千米每小时,最大升限13000米,飞行员2人(理论上可由1人驾驶)。

英国流星F8“俯卧飞行员”实验机,探索飞行员如何高速飞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