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封神第一部,我终于想明白为啥彪子要杀殷郊了
三刷封神,感觉看到更多细节了! 一刷无脑看帅哥,磕cp,看大场面贼激动!二刷一半在烦躁空调噪音和旁边小情侣聊个没完,一半在看细节抠糖。三刷终于带着脑子边看边想,一直盯着顺序、站位、镜头切换(当然还有磕cp的细节)。 不明白为什么看到有人说封神剧情逻辑差,看不懂主线是什么,我的感觉是,封神是我看过少有的几乎找不出任何逻辑bug的史诗电影,而且比起神话,剧本虽然有所改编,但是很合理。而且我的感受中,主线很明显,父与子角色地位的认知,与自我的找寻觉醒。还有一条暗线,是君与臣的制衡。 仔细想了想,崇应彪这个角色建立的很细节。彪子是真有点东西啊,始终有野心的清醒人。首先遇到妲己后,殷寿出现,是崇应彪最先跪下的,之后姬发误杀殷启,殷郊带头求情,其他质子都跪下了,崇应彪却是最后一个跪的。然后是姜子牙出现,姬发和殷郊黏在一起修祭天台的时候,崇应彪却在大王身边守卫刷存在感,申公豹的头就是他踢的。后来姜子牙要跑,姬发和殷郊一左一右挡在殷寿身边,只有彪子冲前面了。 父子相残情节,当纣王说到把最喜欢的儿子就在身边,其他人作为质子时,只有彪子的表情很悲愤,旁边的姜文焕更多的是思索和担忧。果然,彪子是最先动手的。可以推测一下,崇应彪很可能就是不受重视的儿子,是可以被牺牲的弃子,因此对他来说,只有紧紧跟着纣王,才有出头之路,而杀了北伯侯确实是上位捷径,因为按照正常流程,他不可能有机会上位,此时动手一是图存,二是作为纣王养了八年的“亲信”,他必会获得纣王的扶持,坐稳诸侯国君位置。 其实在整个电影里,不只是父与子的冲突,商王与诸侯国君的冲突也是很微妙的。 首先是攻破冀州后聚餐,姬发带了群西岐势力和崇应彪的北伯侯势力吵架,有个镜头殷郊就坐在一边喝酒,也不阻止也不帮忙。因为殷郊就算与姬发关系再好也是王室子弟,他一定希望诸侯间不合而不是团结,这样王室也能制衡。所以他可以与一方亲近,但不会磨合他们的矛盾。 第二,西伯侯带着无实的麦子去朝歌,在女娲庙能看出来四大诸侯都带了天谴的证据,一方面遭遇灾害向王城上报求助无可厚非,另一方面,有个前提是纣王已经放话要自焚应对天谴,那他们带着东西来未尝不是对纣王的施压,逼他自焚谢罪。纵观春秋战国就知道,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很微妙,主弱臣强就是如此,对诸侯国来说,殷郊上位一定好过军功卓著寿王在位。 第三,要知道寿王建质子旅未尝不是威胁,你儿子在我手里,战场无眼说死就死,不如安分点,你敢叛乱我就带着你儿子打你,还在你面前杀他。就算老老实实,比起在诸侯身边养大的嫡长子,王室肯定更希望被养成亲信的质子们上位。所以纣王被预言死于血亲之手后顺势让子杀父,不只是报复,也是夺权手段。这时候各个父子之间的应对方式,就很有意思了。 北伯侯不必说,最早动手的。而南伯侯,作为原太子外戚,始终知道自己活不了,可以说是很破罐子破摔,他是很乐意去死换儿子生路的,但可惜,鄂顺是唯一一个反了纣王被杀的。 东伯侯当时说明自己是外戚不可能反,姜文焕表情就急了,他是知道殷郊说过让父王传位给他的,那他们东伯侯一家最致命的就是外戚身份。有个细节,姬昌说过死于血亲之手后,切到四大诸侯第一个镜头就是东伯侯,因为东伯侯一脉是殷郊杀父夺位的最大受益者。后来姜文焕迟迟不动手,东伯侯主动赴死还说好好活着,就代表他也懂了他们家地位尴尬,只要殷郊还在,他们就不安全。果然,在最后殷郊斩首,崇应彪在驻守刑台,姜文焕只能守城门就代表已经被边缘化了。 西伯侯呢,被姬发机智保下了,但这也是后来纣王杀伯邑考这个世子的重要原因,因为姬发没有动手,伯邑考死了,姬发才能继位。
最后,崇应彪杀殷郊,仔细想想也不意外,当时姬发反了挟持纣王,姜文焕已经边缘化不在现场。当时地位最高的无非纣王,他北伯侯,和殷郊,注意当时殷郊是以太子身份上台的,如果纣王真被姬发杀了,那没人敢杀殷郊,他直接登基。加上和姬发姜文焕的天然联盟关系,他北伯侯立刻成众矢之的。崇应彪很清楚,他已经是北伯侯了,地位发生变化,他的立场也变了,与各大诸侯一样,与王室互相制衡,所以他一定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且他很聪明,之前一直划水,在纣王喊了斩殷郊之后立刻动手的,他奉命行动不负任何责任。如果因此激怒姬发杀了纣王更好,王室更乱了,所以他喊“纣王已死,现在都听我北伯侯的”,没毛病,他确实最大了。 然后是殷寿殷郊这对王室父子,纣王之前并不想杀殷郊,在太子说出那句传位豪言后,第一次持剑入寝店,纣王虽然认为他想夺位,但都没怎么样他,说明他还是重视这个唯一的儿子的。被预言后,就肯定动心了,但是我觉得直到妲己说出共享长生后,才是殷郊真正的死期倒计时开始,因为纣王不需要传人了,他自己就永世为王。所以在比干受掏心时,他是乐见其成的,比干是司命,管宗庙社稷,地位超然,又是长辈,对君主是一种压制的存在。所以他顺势让比干去死,又很无所谓的焚烧宗庙,因为他不在乎了,没有能压制他的存在了。 说到妲己,她只是个欲望的放大器,她是来报恩的,纣王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能看出来她对王后殷郊都很无所谓,没有善意也没有恶意。她和殷郊的冲突次次都是殷郊想杀她,她反击。唯一一次主动做出动作还是姜王后想自杀,她去拦了。因为她是狐妖,变成人是她的梦想,所以她见不得姜王后作为人却轻易放弃。她甚至想让姜王后一起共享长生,因为她也知道王后和纣王是夫妻,她只是个报恩的狐狸,当然不会嫉妒,只是顺带加个人的事。 电影最后一幕,姬发回到西岐,姬昌在床上很多人跪着,姬发进来时地上的大臣很激动的让他上去,忽然想到是不是姬昌要交代后事,指定继承人了,因此看到姬发回来更多的是欣喜。感觉下一部,姬发很快就要继位了。 最后就是盯着殷郊姬发了,除了一堆被扒过的细节,突然有个想法,上代王室的外戚是东伯侯和南伯侯,那轮到殷郊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西伯侯和北伯侯里挑,已知姬发殷郊交好,那按正常发展,很有可能下任太子妃出身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