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范式与科学革命
2021-03-09 16:23 作者:兴趣使然的哲学爱好者 | 我要投稿
对于21世纪各行各业的研究者来说,范式这个概念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这个“流行词”所代表的含义,却并不是那么直观。
本人通过阅读关于库恩的二手资料,将范式及其顺带的关于科学革命的概念分享如下。
一、范式
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
范式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首先,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在某一特定时期都能接受的一系列基本的理论假设;
第二,由上述理论假设解决了的、出现在相关学科教科书上的一系列“范例”或特定科学问题。
关于世界的事实都是系于范式的,当范式变化时它们也要发生变化。
因此,问一种特定的理论是否与“本然的”事实相关,或者因此询问这种特定的理论是否是客观真理,就都没有意义。
每一种范式都能满足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标准,却达不到它的反对者们所设定的一些标准。
那么我们发现事实上不存在能够评价各方主张的中立见解。这是因为理论中立概念是一种幻相——观察数据总会受到理论假设的感染。将所有科学家都认为与各自理论流派无关的一组“纯粹”数据隔离出来是不可能的。
综上,真理本身是相对于范式而言的。
二、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从旧的范式转向一种新的范式。
常规科学家并不试图检验范式。相反,他们不加疑问地接受范式,并在范式所设定的范围内开展研究。
常规科学主要是一种解惑的活动。
科学革命开始:当出现反常——那些不论常规科学家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范式的理论假设相一致的现象。在此时期,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就被确立。
从信奉一个范式到信奉另一个范式,这是一种不受强迫的转变经历。
那么,科学中的理论选择或许是一种“群众心理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