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

2022-04-08 12:05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注:

本篇为非专业的个人爱好者整理的常识类内容,并未全面涵盖课程内容(治疗相关的内容基本上无)。

之前有做更全面的纯课堂笔记,可移步:CV16015840

 

(一)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一、生物学模型:遗传、大脑皮层等病理性研究

二、心理学模型:

1.心理动力学(弗洛伊德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后佛洛依德时代:社会关系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2.认知行为模型

·行为治疗理论:条件反射理论

·认知治疗理论(后来居上):思维信息的加工扭曲导致异常(归因理论)

3.人本主义模型:强调成长与自我实现而不是治疗缓解疾病

4.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影响:一直未被重视,但其实影响强大深远

*生活事件量表:



(二)精神分裂症

一、包含

1.思维障碍:

A妄想:

·关系妄想:认定无关的东西和自己有关(吐痰——是对着我)

·被害妄想

·影响妄想:被控制(脑电波)

·嫉妒妄想:坚信配偶出轨。

·钟情妄想

·夸大妄想:自己很强、很有钱、有什么血统、有很高的地位职位等……

B联想障碍:各个句子之间无关系

C逻辑障碍:无关的事件强行牵连在一起;自定义语言符号等

2.感知觉障碍:幻听、幻视、幻嗅、幻触

3.情感障碍:感情平淡;感情倒错;表情倒错

4.紧张症:木僵;违拗症(对着做);刻板症(刻板语言or刻板动作;不断重复)

 

二、分类

1.偏执型(妄想型):幻觉、妄想为突出症状

 ·幻觉:幻听、幻视

·妄想: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

·其他思维障碍:联想障碍、逻辑障碍

·自知力障碍等

 

2.紧张型:

有紧张型木僵+紧张型兴奋,两个表征常切换,进入紧张性兴奋时需进行控制。

*木僵期间病人不能动,但有意识和认知

3.青春型(紊乱型):最像人们认为的“疯子”

·妄想:往往很片段、凌乱;

·幻觉:跳跃丰富生动;

·一般发病很早,常有性相关的问题:裸露、花痴等。 

4.精神分裂症样障碍:病程不足,其他符合


(三)心境障碍(旧称:情感障碍)

关键词:抑郁、恶劣心境、躁狂、轻躁症、躁狂-抑郁、环性心境障碍

包含:单相(严重)抑郁、恶劣心境障碍、抑郁+躁狂=双相I型、抑郁+轻躁狂=双相II型、环性心境障碍

 

*17%的人有急性抑郁发作,6%有长期抑郁

*三分之二有自杀念头,自杀率为5-15%

*50%重性抑郁只发作一次,20%复发病程,30%演变为慢性抑郁

*发病率青春期前一致,之后,女性大于男性

高中大学易发展为双相心境障碍

 

一、躁狂状态:

1.表现:

·三高:情绪高涨(易激怒);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言语增多,音联、意联);精神运动性兴奋(睡眠需求减少、精力充沛)

·自尊膨胀、随境转移、行为鲁莽等

 

2.不严重妨碍工作和社会活动为轻躁狂,反之。

 

二、抑郁状态(轻、中、重度之分)

1.典型症状

·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2.附加症状

3.区分程度:

4. 社会功能

A轻度抑郁发作会被困扰,日常工作与社交有一定困难

B中度相当困难。

C重症除了极有限范围内,几乎不可能继续社交、工作、家务。

 

三、.特殊类抑郁

A季节(冬季)抑郁:秋冬季发作,食欲增高、体重增加、疲乏焦虑、易激惹,青少年发病,多女性

B产后抑郁

C更年期抑郁

 

四、其他:心境恶劣障碍

需至少持续两年,但有持续至少两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五、环性心境障碍:数年内一直处于轻躁狂或抑郁状态,症状和恶劣心境一样较轻微,成为病人生存方式。

至少两年才可确诊,中间有数月间歇期。

 

*恶劣心境和环性心境障碍都会在青少年逐渐发生并可持续终生。

*10%恶劣心境障碍会发展成抑郁症,15-50%环性心境障碍会发展成双相。

 

(四)自杀

分为冲动性和非冲动性。

一、非冲动性:有预谋,获救后会再次尝试

1.发展三阶段

A遇到问题,认为自杀是一种解决方法-此时重在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法。

B准备自杀,发出“求助的呼唤”,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会谈论、暗示自杀,求生欲和求死的想法斗争(痛苦)

C做出坚决自杀的决定,外表平静-做计划和准备

 

二、冲动性:无预谋,被救后通常后悔

*严重自杀未遂者,首次考虑到执行的时长:37%不超过5分钟,46%不超过10分钟,60%不超过2小时

 

三、原因

1.生物学解释:自杀并不遗传

2.心理分析的解释:

·转向自身的愤怒

·表达强烈仇恨,释放报复动机

3.行为学派:模仿学习(有可能是家族自杀的原因)

4.心境障碍(60%)、酗酒(25-50%)、边缘人格障碍(10%)都会导致自杀,而边缘人格障碍+抑郁最为致命

5.个人挫折与社会变化——生活事件造成的压力。

 

四、自杀危险评估(4P)


五、交流注意:



*询问自杀方面的情况通常会减轻病人焦虑

 

(五)焦虑障碍(神经症)

包含:

·DSM-IV:惊恐障碍、广场恐怖、特殊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CCMD-3:恐惧症(恐怖症):场所、社交、特定恐惧症

         焦虑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

         强迫症


一、恐怖症

*常见,仅次于抑郁症、酒依赖

1.广场恐怖症(场所恐怖症)

特定:焦虑+在特定情境中发生+回避行为

2.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

3.特殊(定)恐怖症:具体的恐怖物

 

二、惊恐障碍

突然的惊恐——惊恐发作:10分钟达到高峰,持续20-30分钟,每周1-2次,每月至少3次,或接下来的一个月都害怕再发作

预后良好,但易共病抑郁和其他焦虑障碍(各种恐怖症)

 

三、广泛性焦虑障碍(单纯的焦虑,往往共病)

 

四、强迫障碍(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病人有自知,发展到 一定病程,求医意识很强。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越战老兵身上发现,并录入

1.表现:

·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

·回避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

·警觉性增高,易怒,不易入睡,注意力难以集中

2.事件:



(六)躯体形式障碍(旧译:癔症)+解离障碍

一、躯体形式障碍

*失调的情绪影响了身体,不是装病,不自知。

1.转换障碍:

·身体机能发生障碍却无生理病变:瘫痪、麻痹、失明、失音、失聪

·患者对症状不很关心

2.躯体化障碍

至少八种躯体问题历史;非医学或医学原因过多;非假装

3.疼痛障碍:一个或多个部位疼痛,却无病变,非假装

4.疑病症:坚信自己有病

5.身体畸形恐惧障碍:想象外表缺陷或过度关心微小缺陷

 

二、解离障碍

*失调的情绪影响了皮层(认知),大脑无损伤,但心理活动分离,不再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能力

*高压力人群中解离性体验很多见(如:士兵

1.人格解体:感觉自己奇特或不真实(精神解体或躯体解体)

2.分离(解)性遗忘:

·无器质性原因

·忘记自己信息却保留知识。

·外显记忆缺失,内隐记忆存在

·发作突然,有时消失也很突然

3.分离(解)性漫游:

遗忘过去,造出新身份(离家)

5.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障碍)


病因:


(七)进食障碍

含: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非典型性进食障碍

一、神经性厌食症

1.分为:限制型(少吃);暴食/导泻型

2.永不满意自己的体重,保持和增重都不行,必须持续减低

3.对身材的歪曲认知

*诊断标准是低于15%,但就诊平均低于25-30%

4.临床表现:皮肤干燥、毛发指甲脆硬、怕冷、四肢脸部长出软毛发

 

二、贪食症

1.特点:暴食、进食行为不受控制、补偿性行为(导泻),自我评价过分受体形、体重影响——往往社会退缩。

2.催吐:唾液腺肿大、牙釉质腐蚀、电解质失衡、严重者抽搐、癫痫、心律失常、肌无力

 

(八)物质相关障碍(物质滥用与依赖)


*生理戒断可行,但心理戒断可能持续一生(海诺因至少30年……)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九)人格障碍

包含:

+未特定型占三分之一,也是重要的一型(共11种),A类型的一致性:缺乏共情能力

 

一、偏执型:猜疑、不信任

*几乎不会主动就医,相处的人往往需要谨小慎微,他们很少受到伤害(各种猜疑去预见)

*通常寻求治疗的是患者的亲人(孩子)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表现为精神分裂阴性症状,偏向孤独的职业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亲属精神分裂,有较高几率

*精神分裂阳性症状,古怪行为、想法很多,因而往往被人远离



四、表演型人格障碍

1.基本表现:需要情爱和注意;依赖性;作弄他人的倾向

2.有酒精药物滥用倾向

3.自杀自伤倾向



 五、自恋型人格障碍

妄自尊大;全神贯注于无限成功、权力、智慧光环

 

六、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

*自杀率很高,家族史严重

*治疗困难,且不适合一周多次诊疗,一周一次就可



七、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唯一一个15岁前做诊断

儿童期就已开始,易虐待动物,出现越早越容易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但也可能逐渐消失),没有内疚感是特征


八、回避型人格障碍

*长期、全面脱离社会关系——有交往意愿

 

九、依赖性人格障碍

·严重的分离焦虑,无法与自己相处,没有自己的空间。



十、强迫型人格障碍:病态的完美主义——容易有钱但吝啬


(十)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

包含:同性恋

性偏好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身份识别障碍——性别再造术

 

(十一)儿童心理障碍

一、智力障碍(有分级),表现在三个技能上:

1.概念技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抽象概念,自我规划指导

2.社会技能:人际交往、社会责任(完成任务),易上当受骗

3.实用技能:日常生活技能(穿衣服,乘坐交通工具,买东西等)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

*阿斯伯格和自闭症差异不大,只是智力水平是达到了平均。

1.自闭症表现: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轻微脑损伤)

表现: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