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火炮界的小不点,二战前美国T1自行榴弹炮
二战前的美国在装甲武器的设计研发上比世界同期先进水平落后不少,一方面是军事思想保守,另一方面则是技术上过于保守,加上没有实战需求,发展就非常的缓慢了。不过缓慢不等于不发展,二战前的美国在各类型装甲武器上都有涉猎,包括自行火炮,T1自行榴弹炮就是1930年出现的一款小不点。

T1自行榴弹炮其实是一款很简单、很原始的自行火炮,它使用的底盘就是T2科宁汉姆轻型坦克,T2的前身则是T1轻型坦克,
这两款坦克底盘比拖拉机强不了多少,跟欧洲同时期的维克斯坦克等相比没有优势,不过T1坦克还算是一款可靠的坦克。

坦克底盘采用动力前置的方案,因此改装成自行火炮的话,战斗室也只有安放于坦克后部,驾驶位在车体中段,与战斗室成为一个整体。
对于一款只有几吨重的小坦克而言,要想安装太大口径的火炮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当时美国已经有了一款小巧的75毫米级别轻型榴弹炮M1,也就是后来在二战中被大量使用的哪一款。

M1榴弹炮全重也只有653千克,结构紧凑小巧,可以发射多种弹药,最大射程为9千米,被许多人认为是二战最优秀的轻型榴弹炮之一。M1榴弹炮安装在坦克后部顶部敞开的战斗室内,似乎没有标准的辅助轻武器。
装甲为铆接式,因为车体承受能力有限,整车装甲只有大约6~10毫米不等的厚度,并且战斗室装甲的高度有限,士兵完全直立的时候无法提供全方位保护。

尽管如此,该车仍然配备了4人车组,包括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和车长,其中车长还充当无线电员,这在1930年还是比较新奇的玩意儿,毕竟到二战爆发时全世界有很多坦克都还没有配置无线电设备。
T1自行火炮只生产了一辆原型车,供美军进行相关的测试,或许是因为该车整体性能并不能达到美军的需求,尤其是装甲防护方面太弱,因此没有得到后续的发展,美军转而重视正面防护更强的T18自行榴弹炮。

T1自行火炮重5.44吨,改进动力等结构后重量相当,原本使用一台拉萨尔V8型75马力发动机,后来改为拉萨尔V8型89马力发动机,机动性有所提升,最大行驶速度为34千米每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