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剧情概述、札记(一)
《爱的徒劳》剧情概述 那瓦国王和臣子一起准备定下规矩,立下誓言,要在三年内禁欲克己,一心研究学问。三个臣子中有一个叫俾隆的,他能言善辩,他不同意誓言中的一些条款,尤其是其中“三年内不能见任何女人”这一条。俾隆说,读书是为了追寻真理的光明,而放弃那些现实的快乐,就好比黑暗里面的光明还没发现,已经让你两眼的光明转为黑暗了。很多腐儒矻矻穷年,还不是在前人书本拾掇些残羹剩饭?可最后,俾隆还是同意在誓言书上签字。并且法令公布了,任何女子不得靠近宫廷,在宫廷附近也不得和女性交谈。俾隆提醒说,几天后,法国公主就会因为国事来访问。国王这才想起来,觉得很难办。他们又提起,这三年里,有西班牙来的亚马多和本地村夫考斯塔德足够给我们贡献娱乐和笑料。 此时御苑德尔巡丁德尔带着考斯塔德来见国王。巡丁还把一封亚马多的信给了国王。国王看了这封文辞造作蹩脚的信,原来是亚马多在御苑看见考斯塔德和一个村女杰奎妮妲谈情说爱,于是就让巡丁把考斯塔德带去见国王,要求惩罚。国王罚考斯塔德只能吃糠喝水一星期,让亚马多看守。俾隆暗暗嘲讽,这类戒律终会沦为笑柄。 谁知亚马多其实已经爱上了那个村女。考斯塔德被关押。亚马多得知村女在御苑挤牛奶,就想着写情书给她送去。 法国公主带着侍臣和三个女伴来到那瓦御苑,公主已经听说了那瓦国王立誓的事,她的三个女伴罗瑟琳、玛利亚、凯瑟琳分别说认识和国王一起立誓的三个臣子——俾隆、朗格维、杜曼。她们各自夸了她们认识的这三个男子的优秀品质。 那瓦国王还是决定先让公主和其他女性暂时住在御苑,不进王宫。国王和三个臣子来见公主,公主和女伴们戴上面罩。公主把国事文件交给国王。国王看信以后说,令尊说他已经付了我们十万克朗的战争债务,可是我们始终没收到,何况这十万只是半数。你们必须偿还清债务,才能收回抵押给我们的土地。公主说的确已经还了十万。之后国王和公主商定,等第二天载有收据的包裹到了再行商议。国王表达礼数后离开。他的三个臣子分别和各自熟悉的女伴搭上话。三个女伴和臣子各自都伶牙俐齿,唇枪舌剑地彼此戏谑。之后三个臣子也离开了。 亚马多释放了考斯塔德,要他给自己转交一封信给杰奎妮妲,并给了三个铜子作为酬劳。而俾隆在之后也把一封信交给考斯塔德,让他转交给公主手下的女伴罗瑟琳,并给了一先令的犒赏。 公主和侍臣们准备打猎,公主发感慨说,自己如果射中了,也无非想博得喝彩,并非存心杀害,而世上的光荣也如此,往往产生于罪恶之中,为了身外浮名,牺牲良心。此时,考斯塔德送信来了,说是俾隆先生送给罗瑟琳。公主让侍臣接过信读。信原来是亚马多写给村女的以国王爱上丐女来比拟自己恋情的表白信,文辞依然夸张造作。侍臣介绍说,亚马多是那瓦国王养的一个怪人。考斯塔德送错了信。 塾师和牧师看到打猎场景,咬文嚼字的塾师给猎鹿写了一首诗。此时杰奎妮妲来了,说考斯塔德给她带了一封亚马多写给她的信。牧师读起来,是一首情韵颇美的十四行诗。塾师一看落款和题名,原来是俾隆写给公主女伴罗瑟琳的。塾师觉得这是俾隆的违约行为,让村女把信交给国王。村女去了,塾师又说起这首诗如何不行。 俾隆正感叹爱情如何教会自己作诗。他忽然看见有人拿着一张纸上来,他便爬在树上看着。原来那是国王,他读着自己写给公主的情诗,长吁短叹。后来又来了朗格维读自己的情诗,国王藏了起来。杜曼来读自己的情诗,朗格维藏起来。俾隆听着他们的诗,感叹,“一个人发起疯来,会把血肉凡人敬若神明,把一只小鹅看作仙女,全然的偶像崇拜!”最后俾隆出来揭露了他们三人,说他们三人原来都已经背弃誓言了啊。三人正羞愧。此时,村女忽然来了,把那封信交给国王,国王让俾隆读。俾隆看了面红耳赤,把信撕了,坦白自己也已经恋爱了。国王和三个侍臣互相揶揄后,俾隆说,你们在被爱情激动之前,几曾写出过那般热烈的诗句?爱情燃起了智慧的神火。沉闷的学术局限在脑海中,缺少活动,缺乏创造,可是恋爱使得人的浑身上下每个器官都得到强大的精神感召而被激励起来。我们毁誓,恰恰是找回自己。国王就与众人一起商议求爱的方法。(古云:此处俾隆单独发言的一大段,讲爱情如何激发人的生命和智慧,言辞优美,而且能够激发人的思考。我引申一下:真正的生命力、创造力,都源自于热爱。) 亚马多受国王邀请,要在下午在公主面前表演节目。塾师建议他们可以一起扮演九大伟人。他们就去准备了。 公主和三位女伴都收到了各自的追求者的礼物和情书。她们嘲笑起他们来:“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可笑:他们用尽全部本领证明自己的愚蠢。” 此时一个侍臣前来报告,他在森林中看到国王和三位侍臣在安排化装以后前来向她们表白和跳舞,他们想通过赠送的礼物分辨出各自追求的女性。公主就让大家待会儿都戴上面罩,把收到的礼物交换佩戴,而且当他们说事先准备好的说辞的时候,大家一概不理。 国王、三个臣子戴面罩打扮成俄罗斯人来了,带着众乐工。众女子戴上面罩。国王他们事先训练亚马多的一个童仆说一些赞美对方的说辞。可是女子们戴着面罩,扭过脸去,童仆的赞美容颜和眼睛的说辞难以进行。国王他们前来请求跳舞,女子们拒绝。之后国王他们四人各自根据女子佩戴的礼物和相应的女子单独说话。姑娘们各自有尖刻的话语来回应男人们事先准备的情话。男人们走后,姑娘们嘲笑起他们,还说他们都各自向自己表露了衷心。姑娘们进账准备脱下面罩和还回礼物。 国王他们换上原服又来了,他们请求再见公主她们。公主她们以本来面貌再出现。国王请公主她们进王宫,公主拒绝。言辞之中,国王他们发现,公主她们已经知道之前假扮的人就是他们了。俾隆知道以后更是羞愧得快昏倒,他说,请姑娘们尽情地抨击他吧,“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信任那些预先拟就的说辞,像学童背书似的诉说情思;我再也不套着面具访问恋人,像盲乐师一样用诗句求婚;那些绢一般柔滑、绸一般细致的字句,三重的夸张,刻意雕琢的言语,还有那冬烘的辞藻像一群下卵的苍蝇,让蛆虫一样的矜饰汩没了我的性灵,我从此要把这一切全抛弃。”“我发誓要用土布般坚韧的‘是’,粗毡般质朴的‘不’,把我恋慕的深情向你诉说。”国王他们之后又明白了公主她们当时交换佩戴礼物,套出他们的言语。俾隆更加恼恨。 说话间,考斯塔德过来汇报说,可不可以让他们扮演伟人的表演现在开始?俾隆让他们来。塾师、牧师、亚马多、考斯塔德等人相继扮成亚历山大、赫克托尔等伟人,上来表演,被大家先后揶揄戏弄。亚马多表演时,考斯塔德报告说,杰奎妮妲被亚马多肚子搞大了。亚马多觉得考斯塔德侮辱他的声誉,俩人几乎要打起来。正在此时,法国使者来了,他报告法国国王、公主的父亲病故了。公主悲伤地想要马上回去。国王此时恳请她给与他爱情的回应。公主说,此时就决定终身大事未免草率,国王陛下,你如果真的爱我,就在这一年内找荒凉僻野的地方,远离享乐,离群索居。如果恶劣贫寒的一年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摧毁你爱情的花朵,那你可以来找我,我愿意成为你的。凯瑟琳和玛利亚也向杜曼和朗格维提出了一年的期限,希望他们忠实。俾隆询问罗瑟琳,罗瑟琳说,你一向是一个玩世不恭,对任何人都能挖苦讥讽的人,我希望,你在这一年内,不许有间断,去访问那些无言的病人,和那些痛苦呻吟的苦人谈话,你要运用你的才智,让那些受折磨的人们笑起来。罗瑟琳又说,自恃能言的傻子,正因为有了浅薄的听众随声哗笑,才洋洋得意。如果病人能不顾苦痛被你感染而发笑,那我愿意接受你的这一点,如果病人根本听不下去,那你的巧言如簧根本无用,趁早改过。俾隆坚定地说,我一定一年以内天天去病人那里。公主准备走了,国王他们也要送别她们。俾隆感叹,“我们的求婚结束得不像旧式的戏剧,有情人未成眷属,好好的喜剧缺少一幕团圆的场面。” 最后,亚马多也决定要娶杰奎妮妲,要帮她一起种地三年。 这部戏剧中最让我受启发的,是俾隆醒悟以后对矫饰的那一番批判——矫揉造作、表演、辞藻,等等,当这些淹没真正性灵的时候,人或许只是在通过制造美好的假象想获得好处,这种方式不是爱。爱是真诚淳朴的,是发自内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挚坦诚的交流,心与心的共融。创作也是同理。最后罗瑟琳让俾隆去对痛苦的病人运用才智口才,或许也有着深意:人具有机智才能,应该去为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服务,帮助他们,而不应该以这些机智才能去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如果发现,实际上没有人需要你的机智才能,那或许你就应该再好好审视自己,抛弃那些没用的机智才能,挖掘自己真正利己利人的才能出来。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引申。 剧中的女性角色的语言描写很精彩,表现了女性们的独立和敏捷思维(在侍臣想强吻剧中玛利亚时,她说,“我的嘴唇属于我的命运和我自己”),这需要读原著才能品味其中意味。我的札记就不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