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伤寒论条文

2023-05-30 12:23 作者:明月照江河L  | 我要投稿

病在太阳法易解表宣散,病在阳明法易和解,病在少阳法易清凉,病在太阴法易温中理中,病在少阴法易温经,病在厥阴法易养阴回阳救逆。学懂伤寒论的知道在太阳表症把外邪阻灭对身体没什么伤害,才能经得起一轮轮冲击! 老年人阳虚体弱外邪直入三阴重伤元阳,治应回阳理中护住脾胃,阻止痰液生成,调阴阳虚实,再通宣理肺。 何祚庥反中医,他说他两岁时父亲得伤寒经上海名中医治疗,被治死了。他父亲是学现代科学的人,却迷信中医可以治伤寒。伤寒是传染病,西医治比较妥善。又说伤寒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也不难做出准确的诊断,治起来并不难。 其实,在当时西医也不是一定能治好他父亲的病。 他两岁时是1929年。 1930年,上海著名西医江逢治自己患了“夹阴伤寒”而卒。当时国学大师章太炎亲书挽联志哀:医师著录几千人,海上求方,惟夫子初临独逸;汤剂远西无四逆,少阴不治,愿诸公还读伤寒。细心品味此联含蓄而有雅讽之意。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才发现一团青绿色霉菌可以克制金黄色葡萄球菌icon,而要等到1942年青霉素(盘尼西林)才正式大量用于临床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救人无数。 当时中医治疗伤寒也不是一定治不好。 1907年10月,由天主教江南教区在上海金神父路开设广慈医院举行开业典礼,名医丁甘仁被邀捧场。仪式结束,他与美租界西医馆的洋大夫约翰发生中西医的争执。院长征得二位同意,把中西医当时都较为棘手的伤寒病作为“打擂”病种。院长取出两份伤寒病历,翻过来背面朝上供二人挑选,丁甘仁与约翰各抽一个病例。依规则,丁甘仁只能用中药,约翰则用西药,治疗期限为20天,治疗标准为患者恢复健康或朝康复的方向发展,理化数据则以检测结果为凭据。丁甘仁抽取的患者是法国通商局的一名助理史密特,35岁,男性。史密特听说丁甘仁是上海滩名医,亦想领教中医的神奇。”丁甘仁认真细致询问了病史和饮食起居,接着行望闻问切,辨虚实寒热,察阴阳五行,医思缜密,不敢懈怠。丁甘仁精心配制了5帖药并亲自煎煮。10天下来,丁甘仁去广慈医院查房,史密特早已立在门口迎候,拉住他的手面带悦色地说:“我们成功啦!谢谢!”丁甘仁问了史密特一些情况后又切脉看舌,说:“从脉象看,寒气已出,但脾虚阳乏,当以扶正祛邪,最后一役直捣黄龙,否则功亏一篑。”史密特神秘地对丁甘仁耳语道:“约翰大夫的病人,依旧发热不止,病不见好。”广慈医院院长略带沮丧地宣布:“这次中西医擂台结果,丁甘仁先生代表的中医获胜!” 1933年,民国监察院院长于右任icon身体的热度高出了很多,上海名医陈存仁辨证分析为湿温伤寒,于右任一听就告诉陈存仁“你的诊断是对的,因为三天前在南京中央医院,他们替我验过血,说我的白血球比数不对,是伤寒症的开始。我一听到伤寒两字,就想到这种病非中医看不可,所以不顾一切,私自由南京坐火车到上海,请中医来诊治。”陈存仁精心治疗,每天早晚各诊一次,于氏病情渐渐控制,服用了半个月,病就治好了。 何祚庥的父亲早逝令人同情,但他把父亲得了当时中西医都比较棘手的伤寒而死亡,完全归咎于中医治死,终生恨中医,总体上否定中医,这就

是蛮横偏执、无理取闹了。​

伤寒论条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