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子与哈金》:未尽的末路,盛放的花

2019-07-15 16:30 作者:Dear_Cosmos  | 我要投稿

上一期是由NanaMi先辈带来的高畑勋老爷子的作品《岁月的童话》,让我们在步履不停的回忆中体会岁月静好、恋恋过往,吉卜力的阵阵清风拂掠人心。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番剧呢,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可要轰轰烈烈得多,记得绑好安全带哦——啊,摩托车上好像没有。

第21集片名对《末路狂花》的致敬

1991年美国名导雷德利·斯科特执导了一部惊世骇俗的、发表女性主义反抗宣言的电影《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整个旅程从两个闺蜜之间的散心旅游演变成了一条逃亡的不归路。无独有偶,2008年由山本沙代监督的《道子与哈金》(Michiko & Hachin)也是以双女主设定的公路片架构讲述一场半逃亡半追寻的、一往无前的旅程。在这部番里不仅有对《末路狂花》的致敬,更有对女性心理的细腻刻画,闪烁着罕见的奇熠的光芒。今次就让我们一睹道子与哈金的神采吧!

《道子与哈金》(2008)监督:山本沙代 脚本:宇治田隆史 主役:真木阳子/大后寿寿花

被上帝抛弃的上帝之城

故事发生在千年之交的巴西,越狱逃出的重犯道子(Michiko)为了寻找男友浩司(Hiroshi),找到了被伪善的神父收养的、自己的女儿哈娜(Hana,日文意为花儿),带着她一起踏上了寻觅之旅,期间一边逃离警察的追捕,一边与昔日参涉的黑帮打交道找寻线索,最终二人的生命都因彼此而彻底改变了。

整部番剧非常像是《摩托日记》《中央车站》与《上帝之城》的结合体,渗透着浓郁的巴西风味,带我们领略南美大陆的风土人情,无论是炽热的太阳、茂密的雨林还是灿烂的霞光亦或是惹火的草裙舞女郎,都让人的心忍不住为之欢欣鼓舞。山本是一位热爱电影的监督,在完成这部作品的企划之前,她恶补了许多巴西电影,尤其是《上帝之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帝之城》(2002)【巴西】

提起巴西,我们想到的一定是丛林、桑巴、嘉年华,热情似火的足球王国,在基督石雕像的俯视与庇佑之下,尽显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狂欢的庆典之下,掩藏着的是不为人知的血腥与残暴,贫民窟里黑帮火并时有发生,争夺着毒品、枪械、地盘,人人自危而又人人施暴,如《上帝之城》中的台词所言,这里是“被上帝抛弃的上帝之城”

山本说,《上帝之城》给她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人都视人命如草菅,在我们眼中惨不忍睹的暴力暴行与暴毙,他们似乎都习以为常,他们并不以人逝去而感伤,个体的生命似乎无足轻重,他们就是以这样残酷的开朗生活着,因此他们的自由与迷狂才带着别样的魅力。在04年、05年山本相继踏上了墨西哥和巴西的土地,萌生了以此为舞台创作故事的想法。

这便是巴西这片土地所浸染的黑色血污,但巴西人民用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创造出了迷人的音乐与舞蹈,在这阴晦的底色之上描绘出了独特的绮丽绚烂。而本片的音乐制作人,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音乐发烧友:渡边信一郎,他的选曲品位是毋庸置疑的。密集紧凑的鼓点,柔顺多情的吉他,悠远深情的萨克斯,还有在空中摇曳的萧笛与簧片,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神秘多彩的南美大陆之上,尽情地享受着自然与人情的洗礼。

作为拉美地区的代表,巴西也是一个以民族融混著称的国家,与此相伴随的便是文化的杂烩交融,参与了《混沌武士》制作的山本自然也很喜欢展现黑人、白人、黄种人共同生活的场景,这部番的丰富性和可看性就很有保障。事实上,用红树mangrove做象征、以“吸收世界文化养分为己用”的制作公司Manglobe,他们的许多作品都非常乐意与观众们分享文化,保有一份出众的气质。

只有女性才能理解的心思

山本沙代

作为一名女监督,山本沙代以女性向的番剧为人们所熟知,包括《鲁邦三世~名为峰不二子的女人~》《冰上的尤里》,纤细灵动的画风配合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这是许多男监督很难企及的。山本沙代早年进入Madhouse开启自己的动画生涯,其间与许多后来备受瞩目的动画人都有过接触,这也使得她首次监督的作品《道子与哈金》在风格上博采众家之长,在总作监清水洋伶俐飒爽的风格之下,充分展现女性性感而又灵巧的形体,我们既可以看到Trigger的动势与张力(如第18集的作监堀刚史)也可以看到汤浅团队的尽象极意(ED由汤浅亲自担任演出),电影艺术的浸淫还给了这部番俯拾即是的“电影感”,匹配转场与蒙太奇段落还有电影致敬,这都是其他作品中很难见到的。

以物为线索的转场
蒙太奇段落
对《月球旅行记》的致敬

但真正让山代脱颖而出的,还是她作为女性天生的敏感与细腻。举例说来,第7集中道子面对Bruno的调情时,两人眼神交汇时一闪而过的惊惶;

以头发为线索贯穿的情丝,从被撩起到被剪断;

最后三个镜头节奏明显加快,暗示道子内心的震颤

斜角镜头和虚焦摇晃表现内心的焦虑与恍惚;

如此巧妙的设计传递出的暧昧情愫,实在是惹人浮思揣想,再配上那首风情万种的吉他曲Desencanto(葡语意为失望),简直有王家卫《花样年华》里Quizas Quizas Quizas的味道了。

双女主的设定让番剧的视角不自觉地带有女性倾向,出场人物也是女性居多,不仅有女人还有女孩,因为女孩子的发育要先于男孩子,所以她们情窦初开的年纪也比男孩要早,往往呈现出一种与自己年龄不符的成熟。这部番中的女人对爱情常常自有一套独到的理解,率性泼辣的道子对待认定的爱情专一而单纯,第7集中的理发店女老板则是在享受着对男人的控制欲,第16集中的女博士在面对找上门的情殇时选择放手卸下自己的包袱。

“我把他的吻还给你”

与道子是老相识的敦子(Atsuko,她作为警部一直在追捕道子,却总是因为同情与昔日情谊一再放跑她。

敏感、任性、要强的情感动物,这部番所刻画的女性群像,是丰富立体的,贴近现实的,在你读懂了她们感情用事的原因之后,就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这部番中有不少跨性别者的形象,比如第5集出现的人妖兄弟,第17集里的旦角梅凤仪和他的儿子,实际上当哈娜在剪掉头发之后她也一直被人认错性别。这种性别的模糊是在尝试打破人们固化的性别成见,男性也可以有阴柔温良的一面,女性也可以有刚强坚韧的一面,这一点从道子与哈金骑上摩托车在延伸向前的公路上一路驰骋就开始传达了。

哈金读出了道子野蛮外表下的脆弱

女性视角给整个剧本带来的是一种内倾性的视角,这与整部番剧寻觅故人、唤醒记忆的主线是密不可分的。山本找到了脚本家宇治田隆史编撰全剧,在此之前一直活动在日剧的宇治田也是一个非常懂得女性心理的人,山本看了他不少作品,并从中选定了自己想要的道子的原型。虽则宇治田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动画领域,但是山本在影视方面的专长,很好地化解了他的顾虑,使他能够自由地创作。

铺垫长久的心理描写与交织来往的情感沟通,充斥着整部番剧,一路上道子与哈金两人性格的磨合也成为了很重要的情感线索和人物弧光的来源,比如哈娜(Hana)对哈金(Hachin)这个名字是否接受就占了很长的一段篇幅,对名字的态度代表了她对道子的爱的态度。这种内向的心理矛盾冲突,只有在女性敏锐复杂的心绪里才能酝酿出来。

越过麦高芬,向着更远的未来

仓促开始的旅行,为寻找一个放不下的人解开盘桓已久的心结,永远挣不到钱的清贫生活——山本受渡边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与渡边想要做成单元剧寻欢作乐不同,《道子与哈金》从一开始线索就十分清晰,并且时刻穿插从不忘记,每一趟旅程的动机与结果都十分明了:第1集二人相遇,第2集补叙身世、确定目标,第5、6集将剧情线一一摆齐,多而不杂,有条不紊。

回忆从未断绝,每到一处地方便勾起一次,不完整地迂回闪赚着,让人不由得相信浩司究竟是何许好男人,能偏得道子如此痴情。

道子占卜得来的浩司的画像(这真的不是Spike吗?)

我们或许可以把浩司当做是一个“麦高芬”(MacGuffin),这是许多公路片都有的配置,指的是推展剧情向前发展的重要事物。这是人物敢于置性命与尊严于度外,真正想要获得的东西,是推动他们不断前进的最高动机,就像是《海贼王》中的onepiece一样。那不知长相如何的、音信杳无的、行踪罕见的浩司,就是道子与哈金的麦高芬,是她们愿意穿巡大半个南美洲只为寻得一个拥抱的男人。在道子心中他无可替代,他的气质独一无二,他的相貌无人能及,与他恋爱、生活的感觉给予了她生命的意义,甚至在电视上听到了他的死讯,道子也从来不会怀疑自己会找到浩司,相反,当她真正开始怀疑的时候,在她凶蛮外表下的脆弱、孤独与无助便会顷刻涌出。

《低俗小说》中的箱子是虚假麦高芬的典型

然而,正如希区柯克对麦高芬的解释所言,“麦高芬是为了抓捕苏格兰山上的狮子而设的陷阱,可是苏格兰山上根本没有狮子。”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麦高芬仅仅是起到一个驱动作用,而它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观众的注意力也在故事情节中渐渐移位,不再关注麦高芬了。

所以,经历了漫长的找寻,道子将浩司与哈金送上飞机,希望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则选择回到监狱把万事做个了结。但很快,浩司便离开了哈金移情别恋,消失在了哈金和观众们的视野里。

虽然哈金失去了父亲,但是她获得了自己的人生,她成长为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性,不再软弱地等待悲惨命运的支配,懂得奋起反抗、懂得执着追寻,她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自由而洒脱地生活着。而道子也在哈金身上,找寻到了自己新的依靠,决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再为情所困,不再把自己的性命托付给一个男人。

在那条霞光万丈的公路上,她们迎接彼此,拥抱彼此。

她们将一直继续人生的旅程。

今天的旅程就到这里啦。下一次是由笑哥带来的推番,预告图就在下方↓ 据说难度不算高哦,大家不妨来猜猜看吧~

往期回顾:



《道子与哈金》:未尽的末路,盛放的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