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前高官反对“脱钩论”:没有中国,世界经济寸步难行

2022-11-17 21:35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刺客

中国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西方某些政客鼓噪“对华脱钩”的大背景下,德国企业仍然坚持选择中国。当然,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青睐,并非他们与中国存在什么情结,按照一名德国企业家的话说就是:在中国投资赚钱最快。

日前,第17届德国经贸亚太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有关中德贸易关系成为了会议的主要议题。据观察者网报道,参会的德国企业代表纷纷强调中德贸易的重要性。德国博世公司董事会主席哈东直言,中国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德企有别的选择,早就去那里了。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在亚洲,印度和越南等国,都是西方赖以与中国脱钩的资本;但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和庞大的销售市场,却是这些国家所无法具备的。因此,无论德国某些政客所谓“脱钩论”叫得多响亮,绝大部分德国企业都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

资本用脚投票。纵观这个世界,除中国外,哪个国家拥有如此庞大的市场消费,哪个国家拥有中国那样完善的供应链和强大的产能?这是在华德企的集体心声,同时也是对那些鼓噪与中国脱钩的政客一记大耳巴子。与德国某些政客狭隘的全局观不同,西门子公司执行董事博乐仁表示,中国市场对他们公司非常重要。

中国市场对于德企发展的重要性,固然是他们在华投资做生意主要动机,但能不能顺利或者得以维持下去,还得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开明的德国政府。相比于其他欧洲国家的企业,德国企业算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还算开明的政府,从之前的默克尔到现在的朔尔茨,他们对与中国做生意“情有独钟”。

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德国内部也有破坏中德经贸合作的反对势力。这一届德国政府是多党执政的政府,代表各自党派利益的政府内部,在某些重大事务、尤其是对华合作问题上发生分歧,那就是家常便饭。德国政府否决中企收购德国芯片企业的交易,就是德国政府内部党派纠纷造成的结果。

德国的政治氛围,不允许中德经贸关系顺风顺水发展下去,以外长贝尔伯克和副总理哈贝尔为首的亲美政客,是阻止中德贸易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这就导致德国对华经贸合作政策,面临来自内部反对势力抵制的压力。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声称,很多德企都认为,“与中国脱钩”的噪音令他们感到担忧。

中国市场的巨大利益蛋糕,让德国企业对那些企图鼓动对华脱钩的政客“深恶痛绝”。由反华政客哈贝尔掌控的德国经济部,试图出台一份旨在阻挠德企对华投资的报告。在遭到德国商业领袖的严厉警告后,德国经济部发言人不得不承诺,“这份报告早就被束之高阁”。

因为中国市场对德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存在,朔尔茨本人虽说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阻力,但他在捍卫对华经贸合作关系方面,几乎与其前任默克尔一样的“执着”。《法兰克福汇报》在报道中这样说:朔尔茨前段时间的对中国的访问,不仅给中德之间的企业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那些鼓吹所谓“对华脱钩”的政客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朔尔茨坚决反对与中国脱钩,并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用实际行动将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日前,德国军方顶着内部反华政客和美国等盟友的压力,宣布采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如今,维持和深化对华经贸合作,成为德国业界和政界的一股主流呼声,这一点是极少数反华政客所无法阻挡的。

德国对华脱钩,所要承受的代价“是英国脱欧代价的6倍”,是德国当局不敢轻易与中国脱钩的主要因素。更重要的是,据观察者网报道,德国前央行行长魏伯昂指出,近期西方政界和商界频频发出反对脱钩,呼吁与中国合作,因为他认为:没有中国,世界经济就无法前行。

说得好,“世界经济没有中国将寸步难行”,何况是德国这样靠商业出口繁荣经济的国家。一旦听信美国蛊惑与中国脱钩,这对德国经济的打击,有可能是致命性的。所以,不只是德国,欧洲很多国家政客口里嚷嚷着与中国脱钩,但他们的企业却很诚实,守着中国市场不愿意撒手。


德国前高官反对“脱钩论”:没有中国,世界经济寸步难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