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萌新的大口径深空摄影2--C8配件需要哪些

2022-11-17 21:44 作者:吉拉奇  | 我要投稿

C8和C8HD的区别

说到C8,就不得不先提一嘴C8HD这个兄弟镜。这两个有啥区别呢?如何分辨自己手上是C8还是C8HD呢?他们有多大区别呢?

首先,大家购买的8SE这套设备,都是普通C8,橘黄色桶子的肯定是C8,有部分黑色桶子的8SE也是C8。除非桶子为银色且上面明确标明C8HD,不然都是普通C8。

那么C8HD区别在哪里呢?

  1. C8HD有主镜锁,用来解决C8主镜在深空拍摄过程中,主镜会因为重力或者对焦歪光轴的问题。

  2. C8HD有平场矫正镜。他的效果是解决C8存在的场曲和慧差,但是根据星特朗自己发布的白皮书中可以知道,从C8HD,C925HD,C11HD,C14HD的平场矫正,都并没有完全消除慧差,只有平场是完美做到的。但是据C8HD使用者说,这个残存的慧差,基本也是看不太出了。

  3. C8HD专用的0.7减焦镜和C8的0.63减焦镜,是互相不通用的。C8的减焦并不平场,只是减焦。而且由于C8没有矫正镜,即使给C8配上C8HD的减焦平场镜,也达不到C8HD的效果。

当然,C8HD加了那么多功能,价格上也是相对于C8更高。

如果你有C8,那么升级C8HD有必要么?笔者自己觉得是没必要,焦段完全重叠且只是改正了部分慧差和进行了平场,如果追求更好的拍摄效果其实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没有镜子想买一个大口径,那么C8和C8HD怎么选?这其实是大口径镜深空拍摄镜怎么选的问题,这个可以单独开一期了,这里先不深入。

那从配件需求上来说,C8和C8HD整体上是一样的,除了减焦镜和后截距。具体拍摄效果提升呢?这个笔者没有具体试用过C8HD,但是具体差别可能是星点稍微小一点,可以使用的画幅可以达到APS-C。HD的改进本身也是为了深空摄影进行提升,具体提升会在专门翻译C8HD的白皮书中详细展开。不过笔者认为,C8HD并不是民用反射式镜的最终解决方案。

需要的基础配件一览

就像上一节提到的,8SE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深空观测,并不适合深空摄影。但是他的望远镜本身是具备这个潜力的,只不过要加装不少配件。这里先简单列一下C8升级拍摄深空需要的设备。

  • 赤道仪,必选,赤道仪是能让C8发挥出所有潜力的核心设备,甚至不应该算作是配件。

  • 导星镜,必选,根据笔者测试,240mm焦距已经可以使用。200mm以下或者那些mini导星镜,配C8都不行。如果不差钱甚至可以上OAG(偏轴导星),不过笔者上不起。上不上OAG主要看钱包,对拍摄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致命。

  • 导星相机,必选。这个可选就多了,导星镜的话挑个行星相机就行。OAG就是另一回事了。

  • C8附加鸠尾板和鸠尾滑槽,必选,用来固定导星镜。这个理论上,丐版可以用一个导星鸠尾槽顶替。但是因为能买到的鸠尾槽,都只能用一颗螺丝固定在C8上,这个稳定性安全性都不好,非常不建议这么操作。

  • 减焦镜(可选),笔者虽然买了,但是为啥写可选呢,第一,如果你需要提高拍摄效率,那么减焦可以把C8从F10降到F6.3,效率可以快很多倍。但是另一方面,这个减焦镜除了减焦没有其他任何功能。因此加不加,主要看你愿不愿意了。

C8的.63减焦镜


  • CCD相机,这个肯定是必选啦,笔者的是APS-C画幅,主要是笔者还有台80APO用来拍广域。但是测试下来,对于C8完全不需要买APS-C,一英寸的底估计就够了。

  • 延长筒,必选,主要是配合后截距使用,需要展开说。

  • 滤镜抽屉和滤镜,可选,如果是光污染强的区域,则是必选。

  • 买几个螺丝,升级副镜光轴校准螺丝,方便光轴校准,极大提升每次光轴校准的效率(10块钱以内搞定)。

  • 工控机,当然你可以选择用ASI AIR,但是笔者非常建议用NINA。简单来说NINA是手动挡,虽然学起来麻烦,但是自由度高。盒子这种自动挡,虽然简单,适合APO,但是不适合C8。

此外,还有千万别买的配件,包括,8SE经纬仪的斜劈,任何款的外调焦座,具体原因会在后截距这一章详细讲。

有了上面这些,学会对极轴,导星校准,那么就可以开拍了!(并不是,你还可能需要很多调试和知识储备)


赤道仪怎么选


赤道仪作为必选设备,除了能消除经纬仪的场旋以外,更重要的是好的赤道仪在扛者你望远镜的时候,刚度会远远超过8SE的经纬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用8SE目视的时候,是否经常一阵风,一调焦,一换目镜,经纬仪就能肉眼可见的晃几秒?好的赤道仪,轻微的晃动根本不会有反应,剧烈的抖动也能能快速的消除,这就是为啥必须选赤道仪而不是给8SE原装的经纬仪加个斜劈的原因。

赤道仪的选择上来说,载重建议在15kg左右,笔者是选的谐波赤道仪,但是据说精度可能不如普通的齿轮传动式赤道仪,这个笔者没有进行过测试。虽然笔者自己一整套C8拍摄的重量是8.6kg,15kg是远远超过这个要求了,但是一般赤道仪都建议多留一点余量,因为大口径望远镜如果还是长焦距,对赤道仪的跟踪精度要求非常高,多余的载重余量,可以保证赤道仪能发挥出更好的导星精度。

说到导星精度,C8的角分辨率在0.57角秒,理论上只要你的赤道仪跟踪精度超过了这个值,那么星点就不会是圆的,会在像素上有拖线。这也就是为啥很多人说施卡不适合拍深空,毕竟一台扛者9kg的设备还能达到0.5角秒以下的,除了很贵以外,还需要反复调校,加上出摊三天两头拆装,这个本身就非常难达到。

那么是不是达不到这个导星精度,C8就不能拍摄了呢?其实完全不是。笔者就用0.7角秒,甚至更差一点的导星精度,拍出来还可以的片子。这里其实是因为忽略了一个问题,视宁度。除非,你能找到长期视宁度极佳的出摊地点,那么一般在城市附近,人口密集的地方,视宁度一般的话,视宁度造成的星点抖动就会在1角秒甚至2角秒左右。这样星点在你的大口径镜子的底片上,本身就是过采样了,你达不到0.5角秒的导星精度,也没必要达到这个导星精度。

如果赤道仪买不起贵的,那么买个10kg载重的也可以。不过UP建议是,下半身还是要选好的。一个好的下半身可以支持你继续升级设备,提升拍摄效果,发挥出镜子的上限,甚至给你下一次升级剩下一个赤道仪的钱。

一些碎碎念

篇幅限制,其他的一些配件说明还得单开一篇了。这里就在多嘴一下笔者在选购升级C8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事。

UP在选购的时候,也碰到不少声音说,都花了那么多钱升级配件,为啥不直接上一个大口径APO云云的说法。读者可以自行比较,一台C8的价格,一台80APO的价格,一台130APO的价格,然后在横向比较他们的口径。而且,你的C8,不光可以拍深空,拆了减焦镜,还可以兼职拍月亮,拍行星,上目镜,还可以用作大倍率的目视。因为你的导星镜就是一个好的行星相机。而小口径的APO由于口径限制,根本达不到C8的分辨率,也没法像C8这样一镜多用。

虽然不少声音说,焦比,效率是深空摄影最重要的参数,但是笔者的观点是,抛开口径谈焦比就是耍流氓。当然你可以不认同这个观点。

不过既然是碎碎念,这里笔者也想抛出几个焦比效率论无法解释的问题

1,既然焦比是最重要的,为何科研用的望远镜没有一台折射式的,反而都是大焦比,大口径的反射式呢?

2,如果焦比是决定拍摄效率的,那么同样焦比F6的80mm口径和200mm口径的望远镜,是否是一样的?

萌新的大口径深空摄影2--C8配件需要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