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他是袁绍的第一猛将,曾一度功高盖主,张郃颜良都得靠边站

2022-09-25 14:18 作者:锦小昀  | 我要投稿

“河北四庭柱”出自张国良三国评话,这“四庭柱”是指汉末三国时期冀州袁绍帐下骁勇善战的四位大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但在历史上,袁绍账下第一猛将,不是这“四庭柱”,而是叫麴义(又名曲义)。

麴义或许并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但他在辅佐袁绍的时候,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袁绍攻伐北方四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麴义是凉州人。麴家在汉哀帝时期流亡至凉州西平,并在此定居。受到耳濡目染,麴义对羌人的战术了如指掌,能力出众的麴义后来私募了士兵,这些士兵也都练就成了精锐中的精锐。之后,麴义归顺韩馥,成为了韩馥手下的重要将领。

191年,麴义不再听从韩馥调遣。韩馥率领大军去攻打他,自己却被打败。袁绍一直想要进主冀州,所以联合麴义,逼迫韩馥出让冀州。最终袁绍的图谋得以实现,袁绍成为冀州牧,麴义便归顺袁绍。

同年,河内太守张杨被南匈奴单于于夫罗控制,谋反袁绍。袁绍命麴义追击到邺南,一鼓作气将南匈奴人打败。

191年冬天,袁绍在界桥以南二十公里的地方,率领军队与公孙瓒对峙。公孙瓒率领步兵两万、骑兵一万有余,列阵迎战。袁绍命麴义率领八百名精锐先锋,以千余名弩手作掩护,自己亲率万余名步兵。公孙瓒看到袁绍人少,立即命令铁骑冲击。麴义所率部众埋伏在盾的下面,等敌人近身时,迅速一跃而起进行反攻。公孙瓒的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慌乱中逃命者居多。麴义的将士却是越打越猛,斩杀冀州刺史严纲,一路大胜,将公孙瓒逼退到界桥。公孙瓒试图保住界桥,但是再次战败。

193年,公孙瓒杀了刘虞引起了众怒。阎柔,乌桓峭王,鲜于辅,刘和,袁绍组成联合大军,向公孙瓒发起了进攻,公孙瓒在鲍丘被击败,折兵二万多人。麴义做为袁绍大将功不可没,一直乘胜追击,将公孙瓒逼到易京。

不过后来,麴义仗着自己的功劳,骄傲放纵,心怀不轨,被袁绍下令处死。袁绍收编了他的军队,剩下的残余势力则被袁绍分军剿灭。

结论:麴义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被弱化,但在历史上,麴义是一名十足的猛将,有着带精锐的训练、指挥能力,也领悟了独特的羌人战术,打起仗来获胜概率十有八九。麴义战绩就连袁绍都不吝赞美之词,“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能力可谓胜张郃、颜良数倍。但他在分别跟随韩馥、袁绍做事时,总是心术不正,一再地存在反叛、不忠的表现,这让袁绍不得不防。最终麴义被斩草除根。


他是袁绍的第一猛将,曾一度功高盖主,张郃颜良都得靠边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