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2023-05-02 21:30 作者:和仕咨询集团  | 我要投稿

一、项目基本概况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停车场6000平方米,野营部落3个,花海观光体验区500亩,精品酒店区1200平方米,民宿博物馆800平方米,藏族民宿体验区3000平方米,农家乐特色餐厅200平米,祈福水道20公里,栖风亭280平方米及医务室、文化娱乐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

项目的总投资为998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9760.00万元(土建工程为7374.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884.60万元,土地费用为30.00万元,其他费用为280.10万元,预备费191.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20.00万元。

二、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生态旅游概念的普及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入,生态旅游的一些基本要素逐渐被人们接受。从客观上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追求,那些司空见惯的景区不再是人们旅游活动的唯一选择,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成了一部分旅游者的时尚,未开发或开发程度不深的地域比如自然保护区,林地、草原、滩涂、河谷、大山、荒野等自然环境成了旅游新宠。另外,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被钢筋水泥掩盖着的自然之心逐渐苏醒,蜷居城市里,无计慰乡愁,对乡村生活的深层记忆和眷恋让日渐萧疏的乡村进入视野。

旅游场景的转移和扩大对经济的促进是不言而喻的,党的十八大分析了当前社会的基本矛盾,规划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系列行动,充分肯定了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生态旅游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各地也都出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我国目前生态旅游还存在着发展不太均衡,要素不尽合理、品质普遍不高等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贪大求洋,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把景区建设的像城市公园,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全国都能买到的珠子、链子、香袋、梳子和五光十色的玻璃制品。二是许多景区过分强调接待规模,非目标设施过多,硬化过度,与生态旅游理念不符。三是主题单调,许多运营商只注重门票收入和公司利益,与当地传统文化结合不紧密,原住民参与度不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四是追求最大环境承载量,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不足或设施运行不正常,形同虚设,可持续发展考虑不足,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大。五是从业人员水平偏低,知识更新不及时,停留在买方和卖方的简单二元关系层面,不能正确传递生态环保理念。

......

三、项目投资预算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9980.00万元

四、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385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205.53万元,年均净利润1654.15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21.70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为217.03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2.10%,投资利税率24.4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84%,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7.12年。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


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