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第一章(3)

2023-05-02 21:30 作者:宅七yukiV  | 我要投稿

近江高校野球部监督多贺章仁新书自翻,请勿转载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

——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作者:多贺章仁  滋贺 近江野球部监督      翻译:宅七


第1章 近江是怎样成为常胜军团的(3)


依靠“三支箭”打进甲子园决赛

势如破竹的2001年夏天


        2001年的夏天是我自身第六次、近江的第七次甲子园出场,作为滋贺县代表第一次打进了决赛,支撑近江势如破竹表现的是被媒体称为“三支箭”的继投策略。

        这一年的春季大会我们在决赛以7比8输给了八幡商,八幡商进入了近畿大会并打进了四强,很明显八幡商在夏天也会成为阻挡我们打进甲子园的高墙。

        春季大会的决赛输给八幡商后的两天,我一直在跟三年级一起开会讨论为什么会输,因为我希望他们好好思考在守备和攻击这两方面我们欠缺的是什么。他们在会议中讨论的非常深入。

        另一方面,我也在彻底地思考如果夏天想赢应该怎么做。我们的队伍里并没有实力超强的大ace,虽然有感觉可以作为主轴的左投手岛胁信也(原欧力士蓝浪队),但如果要完投的话会担心他的手肘。想要打败八幡商,只能好好运用我们的投手阵容,加上另外两名比较有实力的投手竹内和也(原西武狮子队)和清水信之介,用这3人继投的策略来战斗。

        继投策略的目标是在比赛比较重要的中到后段让最有实力的岛胁上场投球,考虑的配置是由竹内先发,对手的打线到第三轮、第四轮打席的时候由岛胁来投,最后第九局由清水来关门。这个策略是在5月下旬告诉选手们的,从6月开始所有的练习赛都用这个顺序继投进行。

        以“打倒八幡商”为目标,我们准备的非常充分迎来了夏季大会,没想到八幡商居然败倒在1回战。但我们在大会中依然贯彻了我事先思考的继投策略,这个策略比想象中还要顺利和契合。最终我们依靠“三支箭”的活跃表现,时隔三年第6次打进了甲子园。

        当时滋贺县代表队在夏季甲子园几乎每次都是首战败退,大会前甚至被体育新闻写了“滋贺县代表目前夏季甲子园6连败中”这样的话,我自己带领队伍在甲子园也只有1994年夏天获得过一场胜利。能够在甲子园比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奖励,但是当时并不是能说出这种轻松的话的状况。获得县大会优胜打进甲子园之后并没有什么允许我安心的时间,“怎样做才能在甲子园突破首战”这个新的压力又落在我的肩上。

        不管怎么样都想获得甲子园首战的胜利。为了这个目标应该怎么做才好?在甲子园应该怎样打比赛才好呢?应该这样做吗?应该那样做吗?一直到首战的前一天我都非常苦恼。然后我想出了把一直作为继投的岛胁在首战作为先发的策略。对手的队伍一定是认为我们还会用原来的“三支箭”的继投策略,我们反而用岛胁来先发,借此来挫伤对方的锐气。这个时候我心中大概有八成是倾向于让岛胁来先发了。

        甲子园首战的前一天,在社会人野球打球的我曾经的学生中尾周作(当时神户制钢的选手兼任教练)来到宿舍探望鼓劲。那时中尾向我提议:“老师,这支队伍真的很强。继投策略真的很棒,投手们也回应这种起用方式做得很好。我们在社会人都市野球大赛的正赛,有过于重视对手的数据、过于在意对手而输掉比赛的情况。明明在正赛也贯彻从预赛一直赢上来的自己的比赛方式就好,过于在意赢这件事而改变自己的比赛风格我觉得不太好。希望您一定要把县大会一直执行的近江的继投策略也在甲子园执行。”

        学生的提议让我找回了自我。由于过于在意眼前的胜利,我差点忘记了更重要的东西。本来我心中有八成倾向于岛胁先发,因为中尾的提议,我重新回到了还是应该按照我们一直以来的比赛风格来、按照自己的风格就算输了也没遗憾这样的想法。而且,选手们不管怎样都要获得首战胜利的想法比谁都强烈,肯定会紧张也会很有压力。我在那天晚上的会议跟选手们说:“明天的首战我们跟滋贺大会的决赛用同样的布阵来打,继投也用相同的顺序,只是比赛的地点变成了甲子园,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变。”这些话给他们也带来了很多安心感,这都是中尾提的建议的功劳。

        最终,我们在首战战胜了盛冈大附属,洗刷了“滋贺县代表在甲子园无法打赢首战”的污名。那之后,我们也一直胜利向前,虽然在决赛以2比5输给了日大三高,但作为滋贺县代表第一次打进了甲子园的决赛。到现在我仍然很感谢首战前一天对我说出那些宝贵的话的中尾。


四人继投打进甲子园八强

用打击战胜智辩和歌山的充满回忆的100届大会


        2018年的夏季甲子园是值得纪念的第100届大会。前一年的夏季县大会我们在决赛输给了拥有ace投手增居翔太(现丰田汽车)的彦根东,没能打进甲子园。我们在决赛面对彦根东输的体无完肤,而且增居投手当时还是二年级,我们的新队伍对此充满了危机感。这是对我们之后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是转折点的一场败战。

        秋季的比赛应该怎么来打、怎样才能攻略彦根东的增居投手是我们非常紧迫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全员把“战胜彦根东”作为目标的近江获得了秋季大会的优胜打进了近畿大会。彦根东在半决赛输给了比叡山,我们在秋季县大会没能够实现对战。但因缘际会下,近畿大会的四分之一决赛,我们对上了滋贺县大会第三名的彦根东。

        跟同是滋贺县的队伍在近畿大会的四分之一决赛对上是很糟糕的状况。我跟选手们说:“这场比赛如果赢了,我们就能确定出场选拔大会,如果输了就不能出场了。”虽然是1分差的让人充满紧张的比赛,但是选手们抱着不能连续两次输给彦根东的心情表现出了自己的志气。如果这场比赛输了,可能不止第100届夏季甲子园大会,连之后连续四届夏季甲子园大会出场都不一定会有了。这是我拥有很长的监督经验才能讲出来的话。

        结果次年的选拔甲子园滋贺有近江、彦根东、膳所三所学校出场,是滋贺县历史上的第一次。

        这次选拔大会上展现出活跃表现的是我们两位左投手(ace金城登耶和二年级生林优树)和捕手有马谅(现关西大学)。我们用林先发、金城来关门这样的继投策略打进了3回战。而且在我们作为目标的夏季大会,还有逐渐开始展现出实力的本格派右投佐合大辅加入了投手阵容。我们用左→右→左这样的继投策略获得了值得纪念的第100届夏季甲子园大会的入场券。

        按照抽签的结果,我们第一场比赛的对手是选拔大会的亚军智辩和歌山。虽然对手被认为是优胜候补,我们也想打出场面比较接近的精彩比赛。但是,如果我们想正面进攻挑战强打的智辩和歌山应该很难打出激烈的比赛。因此我想到运用奇袭的策略,用滋贺大会只有过一局登板记录的右侧投松冈裕树作为这场比赛的先发投手。

        把松冈作为先发可以说是一场赌博。但是我认为面对以强打见长的智辩和歌山,如果还用跟县大会同样的3人继投是无法坚持过去的,因此要在继投的投手阵容中增加松冈这样一名能够用侧投投出140km/h直球的投手。而松冈跟其他3名投手比起来经验不足,如果将他加入继投阵容只能用他来先发。智辩和歌山的高嶋仁监督肯定认为我们的先发是林。想要跟高嶋监督反向思考,也该用松冈来先发。这是非常大的赌博,我也抱着担负起一切责任的觉悟。

        最终松冈失2分投完2局。第2局虽然因为强迫取分和适时安打丢了2分,但在我心里失2分是在预计的范围内,松冈很好的回应了我对他的期待。

        那之后跟预想的一样由林、佐合、金城完成了继投,打线也回应了这样努力的投手们。第4局四棒的北村惠吾打出了追平比分的2分本垒打,第8局他又打出了决定比赛胜局的左侧看台2分本垒打,是在打出的瞬间就知道会打出去的强烈的打击。北村在县大会连一支本垒打都没有,但在甲子园重要的首战打出了两支本垒打,他也通过这场比赛一下子开始受到关注。

        北村这两支本垒打的背后是他作为四棒的觉悟和不懈的努力。北村在高中刚入学时我便让他作为四棒,在他一年级时候的第98届夏季甲子园大会他也作为四棒出场。但是他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腰痛的恶化,夏季滋贺大会我没能让他作为四棒参加比赛。他在看台目睹了增居投手的好投,那个存在本身就对北村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为了做好增居的对策,在大会前请了大学生左投手来帮忙练习,为北村增加自信心。虽然县大会最后没有能够与增居对上,打线也是让投手们杠着走,但在智辩和歌山战他积攒的实力一口气爆发出来了。

        其实在滋贺大会获得了优胜之后,我接到了高嶋仁监督的电话,对我说:“恭喜优胜,希望我们在甲子园不要对上。”在那个时候,高嶋监督就说:“近江有好投手,四棒也很不错”,那个时候就已经对北村评价很高。果然是代表高校野球届的名监督,这样的眼光我是及不上的,名监督之所以是名监督就是因为这种地方吧。

        继投策略进行的很顺利,我们以7比3突破了1回战。打线发挥出了超出预想的能力,以智辩和歌山擅长的“打击”战胜了智辩和歌山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打能够留在大家记忆中的比赛

从智辩和歌山战中学习到的东西

        

        在去甲子园之前,我跟选手们说:“这是第100届大会,我们来打能够留在高校野球饭记忆中的比赛吧。”那之前,近江在全国的高校野球饭记忆中有印象的就只有前面说的2001年拿到亚军的时候的比赛。不管输赢,想打出一场让饭们捏着一把汗不知道局势会倒向哪边的激战,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在决定了首战对战智辩和歌山的时候,我其实没有觉得可以赢,能打出精彩的比赛就很好了。在比赛终盘我们领先5分的时候,我都会有感觉到“会不会最后一局被追上,会被逆转输掉比赛”的瞬间。9局下半智辩和歌山攻击的时候,我跟板凳上的选手们说:“就算最后我们输了,这也是一场能够被一直谈论的比赛,也没有关系的。”如果是以前的我,是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可能是因为年纪的原因吧,最近这些年跟比赛的输赢比起来,我更想要打出精彩的比赛。平常的时候也会对选手彻底贯彻“想作为怎样的选手在甲子园球场打球?想打出怎样的表现?要一直在心里有着这些设想来训练!”这样的思想。我觉得近江这几年能够在甲子园收获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选手们单纯地从心底享受在甲子园的比赛。经常会听到周围的人们说我们选手的笑容特别好。因为在甲子园这个梦想的舞台实践快乐棒球是他们对没办法站在那里的同伴们的回报,他们有这样的信赖和羁绊。“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这是他们共同的口号。

        智辩和歌山的比赛是我的奇袭策略起了作用,其实这是有背后的故事的。那年春天,一直以来跟我一起齐心协力运营野球部的伊东部长成为了学校的教头,退任了部长,我的学生武田弘和教练成为了新的部长。我和伊东前部长相处的时间很长了,是什么都能互相说的独一无二的搭档。在对战智辩和歌山胜利后,伊东前部长对我说:“按我的考虑的话,先发松冈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还是部长的话,大概就是拼了也要阻止松冈的先发的。”我的奇袭策略是伊东前部长会这么想这种程度的超出常轨。

        说个闲谈,在与智辩和歌山的这场比赛之前,我比赛的时候一直是在板凳席的中间模仿高嶋监督那样叉着腿有气势地站着的。但由于要跟智辩和歌山直接对战,我感觉在板凳席中间那样站着是对高嶋监督的失礼行为,因此我那场比赛是在板凳席的一边指挥比赛的。我那时候是因为临时一瞬间的想法而改变的位置,但自从那场比赛赢了之后,我比赛时待的位置就一直是在板凳席的一边了。

        那之后,我们成功打进了第100届夏季甲子园大会的八强。我们在2001年拿到亚军之后,虽然经常能打进甲子园,但上一次能够打进四分之一决赛还是在2003年的选拔大会,已经时隔15年了。

        不追求结果而重视过程,首先考虑的是“打出精彩的比赛”。我觉得我在第100届夏季甲子园大会的智辩和歌山战学到了想要一直赢下去而应该有的心态。


仿佛是漫画一般的金足农业

夏季的大会是“三年生力”起决定性作用


        2018年的夏季甲子园大会我们在1回战从智辩和歌山那里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之后顺利挺进了八强。

        2回战面对前桥育英是捕手有马谅打出了再见安打,3回战面对常叶大菊川二年级投手林优树表现出了8局失1分的好投,我们得以打进了四分之一决赛。包括1回战的智辩和歌山,这三所学校都是进入平成之后有过甲子园优胜经历的超级强豪校。每场比赛我们都是用挑战者的心态的面对的,可能这也是能够有好结果的一个原因。

        然而四分之一决赛要面对的对手金足农业和之前的对手是不一样的。金足农业以ace吉田辉星投手(现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队)为首,从县大会一直到甲子园的四分之一决赛是以完全没有变化的上场队员赢上来的。我一直做高校野球监督也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样从县大会的预选开始一直以同样的成员一直赢上来的仿佛是在漫画里一样的队伍我从来没有见过。

        公立学校持续势如破竹,并因为ace吉田投手的热投,金足农业抓住了全国高校野球饭的心。虽然我们对四分之一决赛甲子园会变成非常客场的气氛有所觉悟,但满场观众的“金足农业偏向”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气氛完全是客场。对手的九名上场队员是整个甲子园站在他们那边、正在势头上的3年级,我们应战的是林和有马这对二年级投捕,他们在比赛终盘被甲子园独有的气氛吞噬了。最后在九局下半,因为戏剧化的2分强迫取分,我们被再见输掉了比赛。

        我常年进行高校野球的指导,真切地感受到夏季的大会是“三年生力”起决定性作用。夏季大会如果想要赢下去,要看三年级自身拥有多少力量。

        近些年的近江会积极起用有潜力的一年级生先发。满负着期待来打球的三年级生其实有不少会被压力击垮,因此我会优先起用不怎么感觉到压力、充满挑战精神的一年级生。

        在起用一年级生的时候,我经常会把在守备方面拥有绝对自信的一年级选手作为游击手。在夏天之前就下决心起用一年级生,借此给队伍带来刺激,来达到在正式比赛收获好结果的目的。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能够接受一年级生的起用的三年级生的心胸和包容力也很重要。以前的近江也曾经有过不能接受这种事情的氛围,但现在的近江已经没有这种情况了。抱着“为了队伍”的心情,特别是替补的三年级们,大家各尽所能让队伍团结在一起,才让近江有了这样的好成绩。

        有实力的一年级生的存在和能够接受起用一年级的三年级生的心胸,还有不给一年级生奇怪的压力的关怀,这些也是我前面所说的三年级自身的力量即“三年生力”。

        招集好的选手来获胜和锻炼少数精锐的选手来获胜,这些做法成为了近些年强豪私立学校的主流。但按照“高校野球是教育的一环”(写在日本学生野球宪章最前也是日本一直以来的在强调的),赢了就行、强就行这样的做法是不行的。通过高校野球,能获得一生的挚友。我认为给学生们创造出能够更加喜欢野球的环境是很重要的。

        但是究竟怎样对选手们指导才是对的?这个问题有多少队伍就有多少种答案,并不存在确切的正确答案。因此我经常思考着“对于高校野球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对近江来说应该怎样战斗比较好?”这些问题来对选手们进行每天的指导。

        就算是有甲子园经验的选手,日后会把野球作为工作的也非常少。高中、大学毕业后,做野球以外的职业的人的数量是压倒性的多。因此我对待队伍中所有的选手都是把“怎样做能够让这个孩子进入社会后成为合格的人”放在第一位。当然我也会有想要这个选手打得更好、想让这个队伍变得更强的想法。但是在三年级生朝着在他们心里比任何事都重要的甲子园出场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后的夏天有了收获是很重要的,我真的希望这些经验能对他们之后的人生起到好的作用。



用一体感来获得胜利——大家为了个人、个人为了队伍的胜利 第一章(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