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采用魏延之计,易中天一句话道出真实原因

2020-07-23 15:59 作者:三国志诸葛村夫  | 我要投稿

世人皆知,诸葛亮善用奇兵,但你知道为何诸葛亮北伐曹操时,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他却并未应允么?

魏延提议他自己先领着5000精兵从子午道在10日之内抵达并进攻曹魏的关中,如果攻下来了,这当中曹操的援军差不多要20天才能赶来,到时诸葛亮再领着主力大军走褒斜道,在曹魏援军抵达之前赶到支援。

好像这样看起来确实能打曹军一个出其不意,两路人马给曹魏一窝端了,但实际上,这事并不是魏延想的那么美的。

魏延这个人本身就很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干啥都能成,所以他这个计策也掺杂了他自己的太多假设。

我们假设诸葛亮采用了这个计策,魏延带着这5000精锐出发了,那么他穿过子午道真的只需要10天就能到达么?

这个问题曹操给咱解答了,当年他反过来打汉中的时候也走过这条路,当时他走了1个月才走完一半的路程,那魏延他凭啥10天就能到啊?他有风火轮啊?

你再来看诸葛亮驰援这条路,假设魏延那边一切顺利,那他真能在曹魏援军赶来之前抵达关中?

这个问题诸葛亮亲自解决了,他第五次北伐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道,当时他走了俩月才抵达关中,魏延让他缩短一半时间,这怎么可能呢?就算诸葛亮不睡觉,那按照一天分3个8小时来算,最多也就缩短1/3的时长啊。

而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这计谋属于奇袭,要做到的就是打曹军一个出其不意,那啥叫出其不意?

像司马懿打孟达,那叫出其不意,星夜兼程10天赶完1个月的路程,抢在诸葛亮给他报信儿之前就把孟达给拿下了。

你反过来看魏延,他既然10天之内不能抵达关中,那就意味着耗时过长,敌人的哨兵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现蜀军。

到时候你搞得人家提防你不说,子午道地势多么险要啊,万一人家爬到山头上伏击你,那你不是全军覆没了么?得不偿失啊。

除了时间上的诸多不妥,兵力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魏延此去只有5000兵力且因地势狭小,他们带不上攻城器械。当年曹操率5万大军攻打徐州时,没有攻城器械他都不敢轻举妄动。面对长安如此高厚的城墙,他魏延要如何攻下呢?太扯了。

就算他攻下了长安,他又如何确保能在蜀军赶来之前抵挡住曹魏援军两路援军呢?要知道攻城不可能没有伤亡,也就是说到时曹魏援军一到,魏延只剩不到5000的兵马,他根本就守不住这个城。

还有一点就是粮草问题。子午道地势险要,魏延军走的这条路决定了他们不能携带过多的辎重,那么在粮草储备不足的条件下,要是他们进城缴获了粮草还好,那如果他们并无所获呢?他们如何支撑到蜀军援军的到来呢?

这样种种的不确定性导致诸葛亮他看不到这场仗的胜利,所以他绝不会贸然行的。

再有一点,易中天老师说过,诸葛亮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他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政治是否能够延续。

在我的理解,诸葛亮他一个政治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一场仗能不能胜利,而是这场仗打完,我们蜀国能否继续在胜利的地方延续我们自己的东西,军民,制度,文化等等这个就要包括很多了。

如果打完这场仗,我们损失惨重,无法振兴汉室还要反过来回到汉中去修养,把那个空地扔在那里让别人乘机,那这一次去到长安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来看,子午谷奇谋都只是一个美好的泡影,它并不现实,所以诸葛亮他是不会选择兵行险招的。

这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它的原因。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何不采用魏延之计,易中天一句话道出真实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