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佳作长文)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片纯静又单纯的地方,那里是我游戏的理想国,我愿为它变成现实而奋斗终生。
----I have a dream, that is, in my heart there is a pure static and pure, there is my game of utopia,I will struggle for it to become a reality for life。

游戏从它初的样子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其实,游戏的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早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就会进行模仿狩猎一样的活动,供大家娱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戏渐渐从纯体力体活动演变成了半体力脑力的活动,比如足球等运动:之后又逐渐演变成为纯粹的脑力活动,如象棋等。到了现在,游戏借助科技的力量脱胎换骨,衍生出电子游戏这一重要的分支。现在只要一说起游戏,都是指这一类。 游戏的种类固然繁多,但是游戏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给人每年带来快乐。

人类是一种能够很会享受的生物。为了取悦自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游戏,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电影等。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这些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其中后五种更是被提到“艺术”的高度,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类文明的结晶。所谓的“艺术”,其实不就是能给人带来巨大享受并且蕴含智慧和美的东西么?游戏,也可以给人带来巨大享受,也蕴含着智慧和美,但是,很少会有人说游戏是一种艺术,至少这不是一种共识。

那么,关于游戏的共识是什么呢?游戏是一种娱乐,游戏会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游戏会让人上瘾,玩游戏就是不误正业等。貌似都是些带有负面色彩的评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除了社会的认知导向影响外,更大的原因在于游戏本身。

游戏与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电影等其他几种最大的区别在于什么呢?那就是互动,后面几种不需要欣赏者的参与,只要静静地欣赏就可以。然而游戏却需要玩家参与其中,为此会消耗掉不少的时间。互动带来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感”和“代入感”。玩家玩一款游戏时,往往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游戏中的角色,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做出现实世界里无法想象的事情。这对于玩家的身心会带来极大的刺激,若是心智发展还不健全的儿童,则有可能会被误导,产生错误的认知。

这应该就是游戏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所在吧,曾今被称之为“电子海洛因”的所在。一旦有了“某某少年因沉迷游戏而XXXXX”之类的负面事件发生,媒体便会争相报道,社会也是一片口诛笔伐,于是乎游戏的形象就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的被涂上了现在的颜色。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类事件的真正原因,游戏有责任吗?有,但,绝不是全部,这些毕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一方面家长不能把因为自己的疏忽酿成的苦果全都推卸到游戏的身上;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形成娱乐年龄分级制度。不过,目前国内在这片领域还是空白,就连电影的分级制度一直吵得很凶,却还是看不到任何迹象,游戏的分级就更不用说了。这,难道不是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吗?然而游戏却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冤不冤?

但是不是空穴不来风,之所以会有人把游戏当作替罪羊,还是因为某些类型的游戏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色情、暴力这些就不说了,涉及到游戏分级问题。目前游戏的品质确实是良莠不齐,好的特别好,称之为艺术品都不为过,逼真的画面,精彩的剧情,丰富的内涵,优美的音乐,绝佳的体验,兼具音乐与绘画之美,比电影更身临其境,这就是游戏的艺术。但是差的特别差,玩起来就是遭罪,重复的操作让人身心疲惫,无脑的剧情(如果能称之为剧情的话)简直就是在挑战玩家的智商底线,这些不能称之为游戏,它们只是赚钱的道具。正是因为有质量低的游戏存在,并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所以才形成了游戏今天的境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游戏才能称之为好游戏?
优秀的游戏并不一定就需要多么逼真的画面,也并不一定就需要探讨探讨人性、感悟感悟人生。游戏和别的艺术类型一样,既有下里巴人般的大众娱乐,也有阳春白雪般的感动人心。好的游戏可以带给人们简单快捷的快乐,也可以带给人们对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好的游戏应该是一种沟通渠道,通过它玩家可以和游戏制作者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体验到游戏中饱含诚意的精彩。好的游戏也应该是一个平台,在上面玩家可以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快乐和喜悦。总之,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游戏,都是好的游戏。

不同的人对游戏有不同的需求。起初,游戏的产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但是发展到现在,人们对于游戏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想从游戏里获得放松和娱乐,我们还需要更高层次的体验,我们想从游戏里获得成就感,我们想从游戏里获得幸福感,我们想从游戏里寻找梦想,我们想从游戏里探索未知。人们对于游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好游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游戏与绘画、文学、音乐等还有一个不同,那就是它的受众是十分广泛的。游戏是人的天性,上到老下到小,总有合适的游戏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尤其是游戏对于青少年有着巨大吸引力,这就决定游戏必须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游戏领域是一个十分赚钱的领域,它吸引着大量的资金流入其中,每年都会有数以千计的游戏生产出来,这些游戏会被很多人玩,其中很多是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游戏,因此需要一种引导机制,能够引导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游戏,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对游戏不同的需求。

人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游戏的前提是市场上要有种类足够多的游戏。然而可惜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游戏同质化十分严重,游戏的类型用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这就造成了小孩玩的游戏和大人玩的游戏没有分别,本应该带给人们快乐的游戏,却带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麻烦。

游戏的本身是没有过错的,会犯错的只有人。如果我们多制作些优秀的游戏,如果我们多一些监督和引导,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热爱游戏的我,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理想国。
在这个国度里,游戏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全部品质优秀。
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热爱游戏,人人都能玩到自己需要的游戏。
在这个国度里,游戏不仅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还能带给人智慧和美丽。
在这个国度里,警察用游戏改造犯人,老师用游戏教育学生。
在这个国度里,每年都有一次游戏界的奥斯卡典礼,每年都有一次游戏界的诺贝尔奖。
在这个国度里,游戏制作者被人们称为艺术家,而游戏,则被人们成为艺术。
这是一个游戏的理想国,这也是一个充满梦和美的理想国。

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的画卷就要展开。在这里笔者首先祝大家元旦快乐!同时,也感谢三个月来,大家对于笔者以及RPG游戏评论者的大力支持。在新的一年来临的时候,笔者的公众号,也将迎来大的改版。
首先,是游戏公众号的名称的修改,将有原来的RPG游戏评论者,变更成为游戏理想国。具体的原因呢,是因为笔者目前对于公众号的策略和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区别,想改一个更加通俗易懂,受众更加广泛的名称吧。

其次,就是公众号内容的调整,由原先的单纯的游戏评测内容,调整为以游戏理想为核心的六大主题。分别为《游戏杂谈》,《游戏研发》,《游戏动画》,《游戏音乐》,《游戏评测》,《游戏视频》六大板块。
《游戏杂谈》:主要用于分享,时下的一些热门游戏界的新闻评论信息,以及笔者对于游戏事件的一些看法,观点。
《游戏研发》:主要提供一些小游戏的研发教程,以及研发工具的培训学习使用教程。
《游戏动画》:主要提供一些经典的游戏动画,以及游戏动画电影的点评文章。
《游戏音乐》:主要提供一些经典的游戏音乐,以及优秀的流行音乐作为游戏的音乐使用。
《游戏测评》:主要提供优秀的单机游戏,手机游戏,独立游戏的评测推荐文章。
《游戏视频》:主要提供一些与游戏相关的视频录屏节目。

再次,笔者也召集了几名优秀的好友编辑和笔者共同来经营这一个公众号,笔者会在新的一年里陆续介绍给大家。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笔者会给大家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游戏服务的。将我们的游戏理想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本文的话,那就动动手指,把他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果您想持续关注笔者的作品的话,那就点击下方的图片关注公众号吧。或者您也可以在微信里搜索游戏理想国进行关注的嗯。
您的关注和持续阅读是笔者继续下去的最大动力!!!
-----微信公众号名称正在变更中,如果你搜索RPG游戏评论者找不到的话,那么就搜索游戏理想国吧,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