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多少年文科的锅?(我所认知的高考语文)

教书七年,不敢说经验太丰富,但感触确实多。
自己成立工作室以后,主攻网上,于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面前——线上教育如何做市场?
在此之前,我有很多想象:做好市场调研——熟悉市场导向——招生——上课——课后督促——答疑——提分!
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明了?是不是很直接不做作?是不是很完美?
是的,在实践之前,我是这么以为的。
然而,事实证明:打败我的还真不是不认真,而是太天真!
………………………………分割线……………………………………………………………………
场景1:哎哟,补什么语文啊,语文这种课能不提高么?不都是自己积累么?
场景2:语文能提高么?不都就这样。
场景3:老师,我想自己学,语文不需要老师。
场景4:我们去线下补课,不想上线上课。
场景5:我们家孩子说语文没用,不需要学。
…………………………………………分割线…………………………………………………………
首先呢,我准备从社会、集体、个人三个角度(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很随意,其实,我有理由——开心就好!)来说说人们漠视语文的原因。
社会庞大,人心复杂,各区域、各行业有不同的价值观,毋容置疑,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庞杂的社会价值观中整理出大多数中国人思维体系中都共有的某些思想倾向,这种行为似乎并不反科学,我们姑且成这种共有的思想倾向为——一段时间内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熟不熟悉,亲不亲切?作为现阶段高中生的家长们,就是身体沐浴在改革的阳光之下,耳朵听着这句“数理化”的魔咒长大的。所以,哪怕——真的是——哪怕有的家长明白语文这门学科很重要,但他们的出发点也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分数对于孩子的总分很重要!
字写好了有什么用,现在都是“五指办公”?
文章写得好有怎样,现在都靠人脉,人脉,人脉!
跟数理化相比,语文算什么啊,根本就不难学,只要孩子一用功,肯定分数就上去了!
……
我并不想得出什么结论,然而论证的结果已经清晰:社会上漠视语文这一思想倾向,之所以会深入人心,还真是有张三的奋斗,也有李四的努力呢。
一个小团体中,常会听见这样的对话。
“你儿子上高中了,准备选哪一科呢?”
“理科啊,你女儿呢?”
“哎呀,我让她选理科,她非要去学文科,以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啊?”
“没事,文科也很好的,不用担心,你女儿这么努力,也一定能考个不错的学校,找个好工作的。”
然后,转过身来——
理科孩子的妈心里面就想:一定是成绩不好才选文科的呗,数理化肯定跟不走,这女娃子啊,长大了,就是学不过男孩子,只有读文科了。
文科孩子的妈也知道理科孩子妈妈说女儿找个好工作的话也不过是出于礼貌,心里面想到:哎呀,女儿就是不听话,非要选文科,学校不好填,工作也不好找,真的是糟心!
理科孩子妈的“也一定能”,这个“也”字用的很讲究哦,意思是自己学理科的儿子是一定能先找到好工作,学文科的女孩子在其后。
不但理科孩子妈看不起文科生,连文科孩子妈也是。
然后——
这个文科孩子,自选定文科开始,就会受到一大波看不见、摸不到但却直击血槽的精神攻击。
文科孩子家出去走亲戚,亲戚问选了哪个科,文科孩子妈声如蚊蚋地说了一声,“文科”。
亲戚笑笑,安慰两句,文科也很好。
请注意,是——“也很好”!这句话的潜台词便是——文科也很好,但相比,理科更好。
妈妈的躲闪的态度,亲戚安慰的回复,都在向文科孩子传递一个讯息:你没有选理科,你已经从顶尖人才库筛出来了,你是“退而求其次的”,总之,你是文科生,你背负了原罪(有些危言耸听,但我是故意的)!
然后,你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你去问家长,“语文是文科还是理科?”
“文科!”
“肯定是文科!”
“文字类学科!”
语文是基础学科啊亲!基础学科啊!文科生要学,理科生也要学啊!考试也是考一样的啊!(好生气,但是还是要保持微笑!)
于是,作为“文科之首”的语文,被集体漠视掉,也不是什么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情。
再说说个人层面,我经常跟学生说如下的话——
“凡是你所逃避的,都是你不擅长的。”
“觉得语文提不高分的人请取关。”
“如果语文提不高,我岂不是早就失业了?”
心累,真的。
所以,为了保持师生间的愉快相处(嗯,塑料花情谊也是情谊啊!),这样的话题我一般都是这么回答的,“考试语文是一门学科,只要作为应试学科,就是有方法的。至于你想不想学,那不是由你来决定的么?”
于是,想学的同学找我了,不想学的同学沉默了。对,互不干扰,天下太平!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改变别人对于语文的看法。文字的力量可大可小,我虽然是教师,但本质也是一个稍微读过点书的升斗小民。所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高考语文是一门学科,讲应试的话,有方法。
第二,高考语文是要讲积累的,没有错。所以,高一高二不积累,你还指望着高三130么?你咋不上天啊?
第三,如果实在是高三了,想要补起来,也不是说没有方法。(首先,分析试卷,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第二,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个性的学习计划,先把自己的专题掌握程度排一个优先级,掌握程度最差的最急迫,掌握的好的放在最后;第三,先分专题来学习基础知识,学完基础知识之后开展专项练习,然后分析自己专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举一反三,再去找到自己错误对应的知识点,再听一遍,然后再做,如此反复,知道做对为止;第四,宰完了专题,然后再套卷。)
第四,最关键的一点,你对自己狠的下来么?
以上来自一位老师的深夜梦话,反正睡醒了,我是不会承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