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价值内蕴省思》节选
个人主义所蕴含的价值指向均与个体之特性相关。从个体的特点可以看出,在人与社会的关联中,个人是构成社会整体的基本单元,每个这样的基本单元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而每个独特性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与自主发展。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平等、自由、独立等观念就是以此为核心而构建起来,并衍生出对个人的尊重、自主、自我发展、及隐私保护等价值原则。
首先,凸显个人的独特性,强调个人的尊严。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具有不可为他者所代替的特点。因此,个人的存在就具有了本体论上的优先性,这就意味着个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这一价值既是诸多价值之基础又是诸价值之终极目标,它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了一条普遍原则。
只有具体的人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卢梭明确提出“人是非常高尚的,……不能单单作人家的工具。谁也不应因某事于己有利,就让别人去替他做,而不管对做那件事情的人本身是否有益,因为,人不是为了社会地位而生的,而是社会地位为了人而设的。”这显然蕴含着人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个体性而非其他因素理应受到同等尊重的思考。
其次,与个人尊重相应的是强调人的自主能力。自主观念意味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属于他自己,并不受制于他所不能控制的力量或原因;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对他所承受的外在压力和规范能够自觉地进行批判性评价,能够通过独立的和理性的反思从而形成自己的目标追寻并做出自己实际的决定时,最能体现人的自主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西方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批判最重要的一个向度是认为人在资本主义市场中被“非人化”了,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而存在主义者对个人的强调,也表现为现代文明把个人转变为抽象的、符号性存在趋势的反抗,他们认为,伴随社会技术化统治所致符号化而来的是个人自主性丧失及人类整体的堕落。
再次,强调自我发展与完善。马克思关于人的阐释也表现出对人所具有的创造潜力的重视及自身全面发展与完善的渴求。他认为,在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当“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时,人的本质才能得以实现,人的存在才能得以完满地充实。
此外,对个人不受他者或公共权力干预的界限的追问可以说是“隐私”观念的集中表达。在现代意义上,隐私——一个不应受“公众”干涉的思想与行为领域——已构成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核心观念。其实质就在于“和平地享受个人的独立性”。
个人主义者及自由主义者认为这个领域是值得珍视的,因为它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手段,是评价其它价值的依据之一,因此,它本身就成为一项根本的价值准则。
在个人主义视域中,对人的尊严、自主性、自我发展及隐私等方面的重视,无疑体现了其人类自身存在认识的深化与合理化,也体现了历史进程中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丧失了这些价值与追求的文明总存在一种内在缺陷和不足,必然对人自身存在着的独特性有所忽视。
但个人主义的致思方式内在缺陷就在于忽视了或者说淡化了交互的、具体的、整体性的视界,没能从一种有机的主体间性的思维出发去思考定位个人。世界是以有机整体的相互关联性而展开为一种具体的存在,把其中任何一种基质(质料)或观念形态作为孤另的本原,都是对世界的一种抽象把握,均是对世界的片面规定,这样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导向静态、孤立、封闭的观念的危险。
——————
成守勇. 《个人主义价值内蕴省思》. 求索,2014(12):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