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跌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保险平台SelectQuote

SelectQuote的收入增长率非常强劲,明年也没有放缓的迹象。
SelectQuote的利润率非常吸引人,即使没有GoHealth那么高。
总的来说,SelectQuote没有完全定价,投资者可能希望在下跌时考虑这项投资。
SelectQuote(股票代码:SLQT)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保险经纪平台,尽管在2020年第四季度报告了惊人的增长,但SelectQuote对下一年的收入指导表明,其业绩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同时,该公司股票的价值低于远期销售额的4倍,不算昂贵。
SelectQuote的收入增长率仍然具有吸引力
SelectQuote是一个为健康、生命、汽车和家庭提供保险方案的平台。它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经纪平台,撮合希望购买保险产品消费者和提供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之间合作的平台。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SelectQuote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从表面上看,首先让投资者感到震惊的不仅是强劲的增长率,还有它的实际增长率有多稳定。

SelectQuote公司2020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同比增长90%,这也带动了其2020年全年业绩的增长,其收入同比增长了58%。展望未来,2021财年没有放缓的迹象,SelectQuote的中间值预测收入增长率将超过50%。

如上图,SelectQuote不是一个纯粹的健康险提供者。尽管该公司承认上述部分存在一些舍入误差,因为使用的是总收入,而不是剔除后的收入,但它仍然没有否认,其2020年全年收入中,只有不到70%来自高级健康经纪业务收入。剩下的30%来自生活、汽车和家居。
重要的是,这两个领域,生活、汽车和家庭,在2020年的增长速度要慢得多。事实上,回顾整个2018-2019年期间,这两个领域的增长速度低于20%。
简而言之,对于寻找高增长的纯医疗保险市场平台的投资者来说,考虑GoHealth(GOCO)可能会更好。
多头可以看好SelectQuote的高利润率
SelectQuote的管理层认为,SelectQuote记录客户获取成本(CAC)的方式并不会让它与其他三家上市公司进行比较。
但是,SelectQuote的管理层声明,它的下面表示允许与它的同类进行准确的比较。

资料来源: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
因此,一方面,SelectQuote能够宣称拥有行业领先的收入/成本利润率。另一方面,在截至6月的季度,其CAC倍数低于截至2019年的同期。

资料来源: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截至2020年6月的季度中,其CAC倍数为3.5倍,而在2019年为4.0倍。
然而,当我们将最近的CAC倍数与GoHealth进行比较时,GoHealth的倍数始终处于3倍以下区间:

资料来源:GoHealth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
因此,不仅SelectQuote的留存指标优于GoHealth,而且SelectQuote最近公布了强劲的EBITDA利润率数据。
事实上,在这方面,SelectQuote的EBITDA利润率在2020年第四季度达到了26%,与前三个季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
估值不昂贵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SelectQuote有很高的EBITDA利润率。如果我们考虑它对未来一年的预期,SelectQuote的EBITDA高端利润率可能达到26%。不过,这些利润率仍低于GoHealth 33%的EBITDA指引利润率。
确切地说,投资者被要求为SelectQuote支付不到4.0倍的远期销售,这比投资者今年早些时候支付的价格要低。
正如我们在上面看到的,SelectQuote和GoHealth都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青睐。就GoHealth而言,与selectquote 4倍远期销售相比,它继续以4.6倍远期销售的小幅溢价进行交易。
总结
尽管与GoHealth的运营环境大体相同,但SelectQuote正被投资者抛弃。我们认为,SelectQuote是一家强劲、稳定、高增长的公司,没有理由将其预期销售额仅定为4.0倍。尽管SelectQuote的留存指标有所改善,但预期销售额仍低于同行。
另一方面,SelectQuote对其他收入来源有更多的敞口,而这些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可能会让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
总而言之,SelectQuote是一个成长型保险平台,没有任何切实的理由继续以低于2020年早些时候20%的价格交易,同时也低于同行。
以上仅作为投资交流,不代表投资建议

猛兽财经致力于让每一个不甘心的青年人学会美股投资,体验在世界上最成熟最合规的市场里做世界头号公司股东的乐趣和刺激。让每一个青年人有尊严、平等通过美股投资获得自由。
另外在美股投资这件事上,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我们像猛兽一样关注着全球美股、A 股、港股等股票市场并且为投资人提供专业的财经资讯、各类港美股研究报告、港美股投资策略、全球宏观经济研究报告、金融圈社交、知识问答、线上线下活动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