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一手史料的信长公记如此受人推崇甚至迷信,佛洛伊斯日本史

绷不住了呀! 虽然“军记物”和“军记物语”很容易搞混,但确实不是一个东西,就像“等人”和“等人大”,只差一个字,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前几天我错把本愿寺写成了本能寺,被人捉虫后马上认错改正了。怎么这事反而有人嘴硬起来了?有必要吗? 先说第一点,有很多断章取义的东西是可以轻松戳穿的。 原话明明说的是“《信长公记》属于军记物语。”然后对着“军记物语”狂冲一顿,然而被捉虫之后,截出来的却偏偏是“军记物”的图,就这同一个网站上本来就有军记物语的词条,所以这种行为是出于什么目的?
维基对于这两个词条的一句话定义更加简洁干净: 军记物语=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初期,以历史上的合战为题材的文艺作品。 军记物=记述中世末期到近世初期的战国武将及大名家武勋、武功的书物。 所以。。。。。。 以下是军记物语代表作列表:
前面的词典提到,“军记”是江户初期的叫法,“军记物语”是明治以后的用语,所以在“军记物”词条中,作为区别使用了“初期军记”、“前期军记”、“后期军记”。 像上图中的《将門記》、《陸奥話記》这一波“军记物语”,就属于“初期军记”。 《平家物語》、《太平記》这一波“军记物语”,就属于“前期军记”。 室町时代以后的就是“后期军记”。 后期军记也有说法,以《应仁记》为界,前面的叫“室町军记”,再是“战国军记”,再是“近世军记”。 比如,点进《应仁记》,他会说这是“军记物语”,但是点进《永享记》,就会看到这是“军记物”,还会强调“它的内容与各种史料比较都是正确可靠的,多被现代历史学研究所用”。 喂鸡还说,初期军记、前期军记,相当于乐绑国文学研究中的“军记物语”、“军记文学”,而与之相对的,“后期军记”(即“军记物”)更脱离文艺作品,加强了实录、家传的色彩,在研究中世历史时就会用到“军记物”。 近世军记诞生在江户时代各大名为强调正当性、高贵性而改篡系谱的风潮中,所以有时也会有与一次史料不一致的内容,作为记录的准确性根据军记物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说(chao)了这么多,我想任何读者都会清楚的认识到“信长公记”与“军记物语”的不同了吧。 所以想用一个辞典的只言片语蒙混过关,这种行为属实是不太好看。 再说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文学性并不会妨碍一部记载成为史料。 文学性与功能性从来不是互斥的。举个例子,《孙子兵法》的文学造诣非常之高,难道就因为如此,它就不具备兵书属性,而要沦为一本小说了吗? 史料属性并不局限于某一种体裁。 书籍、碑文、金器铭文,都可以是文字史料。绘画、雕塑、器物,都可以是实物史料。戏剧、传说、故事,也可以是口传史料。 所以即便是初、前期的“军记物语”,同样具备它的史料属性: 合戦などの歴史上の背景を探る史料ともなる。 文艺属性根本不能作为否定史料价值的标准。 还有很多根本没有产生文字的文明,他们的历史都依赖诗歌口口相传,照这个标准,难道他们就不准有历史了吗? 任何史料都会因为自身的修饰而对可靠性有一定损耗,但它不至于完全否定史料概念本身,聪明的历史学者应该学会从艺术中脱离水分,找到史实的蛛丝马迹,而不是看到一份史料有一点文学性,就一杆子拍死说它是小说。 同样道理,现代一些专家学者的文学造诣也有高下之分,有的写得生动有趣,有的写得枯燥乏味,难道等楞大写的趣味历史就不如那些只会写流水账的家伙们吗? 同上所述,一篇记载的准确性是根据它自身,而非它所属的类别来定性的。 更何况很简单的道理,但凡看过信长公记的内容,见到太田牛一近乎半文盲、写不出字都要打拼音的文化程度,你要说他文学艺术造诣高,那可真能把我整无语了啊。。。。。。 关于信长公记的史料价值,大家在已经引述很多遍了,基本上信长公记已经是公认的准一次史料。这判断的标准主要是依据信长公记与其他一手史料的对比,及太田牛一本人的史观、人品,因此“有着不同于其他军记物的高度可靠性”。你要说这玩意有“艺术加工”,这可真不符合人家对信长记“没有故意修饰删改”的评论,所以妄作评断之前是不是应该自己先去读一读? “流传期间会不断对内容进行增补。” “定义上是文学作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料。” “肯定会迎合大众口味来做出些许修改。” 如此爆论直接暴露出自己没读过信长公记、也不了解史料分级的残酷现实。 最后再说第三点,随便吐吐槽。 我也不是针对谁,但我想说术业有专攻。历史的问题,只能交给历史来解决。 想解释历史的难题,必须使用历史的工具,而不能仅仅依靠“日语翻译”来投机取巧。 日本史首先得是历史,然后才能是日本。 曰本之家有个曰本跪拜者,他就是盲目的崇拜乐绑,他认为只要掌握了曰语,就能掌握勒崩的一切。诚然,日语是快速吸粉获赞的捷径,但任何一种语言工具,如果脱离了专业思维,都只能触及皮毛。 想要深入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掌握相应的方法论,脑袋里必须对是非曲折有些概念,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不能网上一搜随手一抄就信口雌黄。 是,这样是能吸粉,赚赞效率是比我多得多,而且大多数人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史实什么真理。 但至少我不希望我也变成这样。 那些不干净的赞,我宁可不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