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能】(小白速学面试必刷题)
8.某地出现了很多“半拉子”整改工程,群众举报拨打市长热线,却打不通。对于此类懒政、怠政现象,你怎么看?
【审题】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目。核心话题为“半拉子整改工程多及群众监督难”的懒政怠政现象。由于这是一个负面现象,所以可以分析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危害,再通过主、客观多个角度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提出解决建议根除“半拉子”整改的现象。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某地出现了很多‘半拉子’整改工程”
“半拉子”整改工程是指整改落实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表面的现象,属于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由于属于负面现象答题是可以分析其危害性,比如整改效果打折扣、政府形象受影响等。同时也可以思考为什么整改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可以从主观及客观展开全面分析。主观层面上,可能是干部存在“不想做”的问题,即思想观念不正确。客观层面上,可能是干部存在“不会做”,即能理本领不足,没有办法落实整改。此外,还可以思考,为何干部“敢不做”呢?可能是相关监管不到位所致。
审题点2:“群众举报拨打市长热线,却打不通”
此处说明存在监督渠道不畅通的情况。可以结合审题点1分析,在出现“半拉子”整改的情况下,群众无法进行举报,对问题的负面影响的加剧程度。同时由于群众监督也是政府工作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发现当前群众监督无门也是导致“半拉子”整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观点,说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其次,分析危害,将“半拉子”整改及群众举报无门结合起来论述;再次,剖析产生的原因,可从干部思想、能力以及监管机制三个角度展开;最后根据所提原因推导出对策,解决题干问题即可。
【思维导图】

【解析示例】
问题整改本是为了及时补上治理短板,然而在落实整改中,却出现挠痒痒、留尾巴的“半拉子”整改问题,对此我感到非常担忧。
“半拉子”整改不仅耗费了大量资源,且群众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而市长热线等反馈渠道不畅通更是导致群众监督无门,加剧群众不满意程度,使得党和政府的形象树立深受影响。
而这一现象之所以频频出现,我认为是与多方因素息息相关。
第一,干部理想信念缺失。部分干部深受“官本位”的思想影响,未能树立为民服务的信念,面对群众需求、上级整改要求,只注重轰轰烈烈的形式,未做到扎扎实实的落实,形成敷衍了事的工作习惯。
第二,整改落实本领缺失。整改工作往往针对的是群众关注的堵点难题,部分干部在面对整改难题时缺乏挖掘本质问题、统筹全局落实整改的真本领。整改工作停留在做表面整改,无视整改的实际需求,对群众建议采取回避策略,不愿畅通反馈渠道,直面群众意见。
第三,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上级对于整改过程缺少监督,对于整改效果评价缺少关注,内部监督较为乏力,给“半拉子”整改留下口子。同时,政府对于群众监督的关注不足,群众监督渠道少、不畅通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群众的真实心声难以传达到位。
“半拉子”整改工程影响巨大,要铲除其生存土壤,彻底根除整改乱象,应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
第一,强化干部担当意识。通过组织学习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百年党史等内容,增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自律意识,引导干部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主动承担责任解决群众问题。同时,树立并宣传积极承担责任、注重为民服务的标杆干部,推动干部向榜样学习。
第二,提升干部工作本领。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培训,围绕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落实整改、效果评价的整改流程,向干部提供分析工具及沟通方法的培训课程,助力其能力提升。同时加强地方及单位间的经验交流,由上级部门收集并推广优秀整改经验,为干部整改工作提供方向。
第三,完善监督机制。一方面强化内部监督。通过建立“回头看”机制,对于热衷“半拉子”整改者严肃问责并追究领导责任,切实将整改责任压实。另一方面优化外部监督。通过增设信箱、举报热线等监督渠道,并由专人负责确保监督渠道畅通,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力量。
【拓展知识】
本题解析示例中在完善监督机制的部分主要是从内部及外部对整改的结果进行监督,除此之外,答题中也可以从整改的过程监督切入进行分析。比如,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形成整改行事历、预估整改关键点的达成效果,同时明确整改工作责任人、定期追踪汇报整改进展,通过动态跟踪机制确保各项整改工作有效落实,杜绝“半拉子”整改问题。
【知识积累】
“‘半拉子’整改”须整改
面对上级整改要求,有的地方习惯于走过场、挠痒痒,把“限期整改”拖成“长期顽疾”;有的干部忙着将“锅”甩给举报群众,导致问题还是问题,整改最终成了烂尾工程;有的地方看似花了大代价,实则只做表面功夫……这种“半拉子”整改是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新表现,不仅浪费财政资金,耗费基层干部工作精力,也败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整改靠挠痒痒、甩责任、留尾巴……搞“半拉子”整改、选择性整改、表面整改其实不改,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这也让人们更加痛恨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现实中,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大多相伴相生、如影随形。出现形式主义,往往就会出现脱离群众、做表面文章,从而滋生官僚主义;出现官僚主义,往往就会出现照搬照套、敷衍了事,从而滋生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在机关。
整改的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搞“半拉子”整改,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关心的堵点没有疏通,痛点没有清除,说明宗旨意识淡薄、作风漂浮、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没有解决。
根治“半拉子”整改等形式主义顽症要下三味猛药:一是要在思想根源上正本固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二是在改进作风上猛药除疴。各级机关要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群众的烦心事、挠头事,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解决好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三是在责任落实上动真碰硬。敢于对“半拉子”整改说不,对热衷“半拉子”整改者要严肃问责,同时还要追究领导责任,真正做到整改不能虚、不敢假、不想糊。
(人民政协报)
【相关真题】
(1)中央设立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组,大力建设环境保护治理体系。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又进驻内蒙古开展“回头看”工作,对整改不到位、部门履职不认真等问题,加大问责力度,直查快办,严肃问责。请你谈谈对中央环保督查制度的看法?(2018年7月1日上午内蒙古(政府系统)公务员)
(2)基层党委和一些村委会组织被群众反馈,联系的渠道不够畅通,还有群众反馈监督渠道不畅,你怎么解决?(2019年5月25日河北秦皇岛选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