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团买了两杯柠檬水后我发现自己和社会脱节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买东西时的不成文规矩。买东西,要自己在手机下单,下单后要自己点餐。等到被叫号,一定要走上前去拿,不能等在出餐口,没有人会特意给你送到出餐口去。

我猜那种和社会脱节的人生,就是像我这样子的吧。
前天晚上,我第一次逛边上邻居们的摊位,发现除了香肠和鸡腿外,别的东西我全都不认识。幸好都是邻居,我一样一样点着问,叔叔阿姨们也一样一样耐心回答。最后,我买了一种叫鸡锁骨的东西,交了10块钱,鸡腿阿姨给了我一大袋子像排骨一样连骨带肉的鸡块。
昨天,是七夕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我们咬着牙,试租一个月摊位的第1个节日,在经历了整整19天的惨淡经营后,今天我和阿姨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出摊了。
我们在全福路买了两个10元的盒饭、5元3个烧饼,带到摊上做午饭、晚饭。
阿姨忙着包花束,我则用鞋带在小车上拉出15个小格子放花束。下午4点,当阳光撒满我们摊位时,阿姨放下棚子躲在架子后面继续忙碌,我则拉着小车带着花束,绕在广场上跟着阴影移动,躲太阳。
到傍晚,我们都又累又渴了。早上带出来的2.5升水也已见底。我想回家再打2升水过来,但阿姨不同意,毕竟太阳还没下山,她躲在架子后面忙碌,照顾不了前面的摊子和小车。
于是,我像每个年轻人都会想到的那样,打开了美团。我挑中了广场上最近的蜜雪冰城,花了6.6元买了2大杯柠檬水。
这是我第一次下单买饮料喝,注册会员,选购商品,下单,这一切我都做得很顺利。
可当我把手机上的二维码递给店里的姐姐看,告诉她我买了2杯柠檬水时,姐姐看了我一眼后就走开了。我不知所措的站在那儿,看着店里忙碌的姐姐,张口叫了几声,最后只好闭嘴站在柜台前发愣。
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拿到那两杯柠檬水。
我以为姐姐忙完会过来下单,可等了好久,她都没有再看我一眼。边上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我只能猜测,可能是我插队了。于是,我在松松散散的人群中寻找队尾,却发现人们只是随意站的,新来的人也是随便站进来等着。根本没有队尾啊,我不知道,我该排哪儿去。
一个送外卖的大哥过来拿走柜台上的一袋东西。我赶忙走过去,问他美团下单后怎么拿饮料,他说:“我也不知道,没买过。”
我又问边上一个姐姐,她瞟我一眼后走开了两步,仿佛我身上散发着什么难闻的气味。我又转向柜台,但失望地发现,店里的姐姐继续忙碌着,无暇顾及我。
我就那么焦躁的站在那儿左顾右盼,双眼扫过小小的店门和柜台上每一张纸,想要找到购买饮料的指南,或者找到一点儿线索,可我失望了。
我默默退出来,想着,或许,我应该退单,然后进负一楼的超市去买瓶大矿泉水。可我拉着小车,小车上放满花束,我进不去超市。
我要去哪儿弄两杯水给我和阿姨喝?我心里充满沮丧,看着手机上的二维码,觉得自己像个废物似的,怎么连这么点点儿小事都做不好呢?
突然,我看见一起摆摊的大玲子带着儿子旺旺过来了,我赶紧问她。大玲子拿着我的手机去问店里的姐姐,过了一会儿倒回来告诉我要自己在手机上点餐。操作不算复杂,在大玲子的指点下,我很快就拿到了点餐号码:15。
我长吁一口气,我知道,拿到这个号码就相当于下好单了,只要等叫号,就可以拿到水喝。
但,当店里的姐姐叫“美团15号”,我大声应“到”后,她问我:“两杯柠檬水?”我答:“是,两杯柠檬水。”之后,她就不再理我,又继续忙去了。
我以为姐姐是在做柠檬水,就继续耐心地等在出餐口。大玲子也陪我在那儿等着,直到旺旺不耐烦,大玲子也在美团下单拿了一个号码:16。
很快,店里的姐姐叫16号,大玲子走到她面前去,然后,拿回来两份饮料,包括我那两杯柠檬水。
等在出餐口的我懵了,彻底懵了。
我问:“做好了吗?”大玲子回答:“早就做好了!”
我问:“什么时候做好的?”大玲子回答:“叫15号的时候就做好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些都是现在社会,买东西时的不成文规矩。买东西,要自己在手机下单,下单后要自己点餐。等到被叫号,一定要走上前去拿,不能等着出餐口,没有人会特意给你送到出餐口去。
如果不是大玲子,我猜我等一晚上都拿不到那两杯饮料吧。
我今年23岁,不是小孩子,也不是老人。
我猜,让我和社会脱节的,不是年少不认字,也不是年迈学不会操作手机。我只是,缺了从小跟在父母身边买小东西的机会,也没有经济能力供自己买多余的东西,更没有和小伙伴一起闲逛刷街花小零钱的经验。
或许,这就是书上说的,被经济能力限制了想象力、眼界和格局吧。
我经历过的,是独自一人在骑行路上,连加油站都卖2元一瓶的矿泉水,小便利店要收我8元。在面馆花了10元买一碗螺蛳粉,面馆只给我粉,不给我汤,当我要求汤时,对我挥起的是拳头。
在路上被一群比我高大壮实的大孩子拦截,搜光身上所有现金后,又割断我的码表线、倒光我所有水壶里的水,之后从下午两点到傍晚靠近7点,在38度的阳光下,我一路向路边住户、商户讨水喝,一路遭拒。
我遇到的,是独自一人抱着还没过保修期的电脑去找售后,被告知要更换硬盘的同时也被告知:让你家长来,否则不维修。
还有1个月才过保修期的烘干机坏了后,打售后电话找来售后,却声称还没坏。我继续打总服务台的电话,却被告知维修人员说我是小孩子闹事,让我叫家长打电话。
我接受的,是去超市买米,却因有成年人不允许我把自行车和她的电动车并排停放,而被保安强迫我离开,最后连超市大门都进不去。
想去菜店买菜时,每次都刚进门就被店里的爷爷驱逐出去,根本不听我解释,我不是淘气的小孩子,我真的只是想要买点青菜吃。
于是,我慢慢地不再进小店买东西了。我学会了网购,学会了自己修电脑,至于烘干机,这9年里,我当衣柜用。
当我出门骑车时,我总是带着干粮,去加油站讨热水,进公厕打自来水,所以,才有一次又一次不花钱骑长途的经历。
可如今,我已经长大,离正式出发,只剩下8个月时间了。
如果,你问我,对明年五四出发后的生活,最害怕的是什么,我回答的,只能是:吃、喝。。。
比起害怕将来路上赚不到足够的钱吃饭来说,我更害怕自己拿着钱,也买不到吃的、喝的。
未来的6-10年,路上就是生活,居无定所,网购不再方便,我要如何摆脱年幼时的各种阴影,战胜怯懦,勇敢的去面对这个陌生的社会,面对那些我还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规则?
我能辨认出哪些小店的价格是我能接受的吗?当我鼓足勇气走进一家小店,我能独自买到我需要的东西吗?
想要生存,我需要先学会,买我所需。这,或许就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