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必备读书技巧
为什么要读书?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阅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隐性资产”,绝对是合算的长效投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这句话则从另一个高度说明了读书的意义:对个人而言,读书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整个社会而言,书籍的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知识大爆炸的当今社会,眼光和格局决定了发展的前景,而阅读正是保证思想常青、不落后于时代的重要途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什么永不过时,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不落后。
读书笔记
因为在平时阅读时经常会碰到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阅读书籍时,“为什么看得特别慢,怎么才能看的快点儿。”“想知道很多为什么”“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及作者的用意”“想追求更高境界层次的阅读”“如何通过阅读进一步提高自己”
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
而有幸阅读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首先,作者在书中前言明确提出适合本书的人群:
有的人有大把闲暇时间却一年读不完一本书
有的人每天烦琐事务缠身仍可以保证数日读完一本书
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觉得毫无用处、浪费光阴。
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提升技能、升职加薪、获得精神上的收益有的人读完一本书之后可以提升技能、升职加薪、获得精神上的收益
内容简介
第一章:3w1h写作方法
第二章:提出阅读层次
第三章:介绍阅读层次
第四章:详细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第五章:介绍主题阅读
第六章:“写”角度剖析阅读风格
第七章:高效实用的阅读方法
第八章:介绍与阅读相关的现实问题
读书的方法3w1h
Why为什么要阅读
What读什么书
Where阅读的场所
How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简而言之,泛读的书吞之,有用的书则啃之,需细细体悟的书则品之。
速读,就是要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体现了阅读的速度,而“过目不忘”体现了阅读的效果
速读没那么神秘
速读不等于快速记忆
速读不只是熟能生巧
速读并非一意求快
进一步来讲,就是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脑到
视读不声读
手该做什么
以手持笔,一行一行向下移动,引导自己的视线。
拿着笔可以随时在书上留下记号,标出关键词、主要论点,甚至做笔记。千万不要认为速读就不需要做笔记,读一本较深奥的书,做笔记反而使阅读更高效
阅读的正确姿势
上半身身体端正,腰板挺直,靠在椅背上,背部不要弯,胸部稍挺起,双手或单手持书,手臂自然放松;下半身双腿自然弯曲,大腿平行于椅面,小腿垂直于地面或稍向前伸,不跷腿,不晃腿;双眼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面一拳,握笔时指尖离笔尖一寸。这些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耳提面命的内容
快速翻页阅读
永远不要回读
提高阅读专注力
在逐字阅读时,人的大脑处理的阅读信息较少,此时大脑闲置的空间比工作的空间更大,这些闲置的空间并不会就这样简单地闲置,而是会用来调用、处理其他信息,当这些信息远多于阅读信息时,人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书本上,也就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
警惕阅读的负面情绪
克服畏惧之心
别对书籍及作者产生情绪
消除负罪感
放松心情,克服焦虑
快速理解更重要
所谓“理解”,从字面意思来说,“理”既指条理,又指整理的动作,“解”有拆解、解剖之意。理解一本书,也就是顺着文字的脉络和条理进行剖析。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效进行理解能力的提高练习。
阅读思维导图
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大脑中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在实际阅读中,若无法在脑中画出思维导图,则可以借助纸和笔,画一幅真实的“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思维导图时,要尽量少写文字,善用符号、图形和颜色。
思维导图上只需要写上关键词即可,关键词要求精准而简短。重要的论点和依据可以用文字展示
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画上图形和插画,图画不必完美,符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即可
制作思维导图并没有一定的模版,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决定其样式即可。
有几点值得参考:
其一,一般把主题写在纸面的正中央;
其二,文字一般写在线条上方;
其三,主干结构应清晰。
思维导图模拟思维的发散性,因此,要有一个中心,也是起点。
可以在电脑、ipad或纸上绘制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