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琴海】乌托邦式的生活?!

2020-06-15 17:55 作者:一阎九鼎  | 我要投稿



  夕阳西下,海在红与蓝的交错中,两种色调,变幻着风情,展示着温柔与刚毅,凉爽的海风中,我躺在长椅上面对着一片海。

  这片海在启蒙时代就学习过,那是一片群岛如星辰璀璨着的蔚蓝的天地,没个岛屿都驻守着一位神灵,他们多情、任性、天真、浪漫,处处都透着傻乎乎的可爱,有的是隔壁慈祥的王大爷,有的是邻家可人小妹,要么就是村头的泼皮牛二,要么就是整天光这着个屁股拿着树枝扭成的小弓箭跑来跑去的老丘家小比特。这与我们的神祗严肃、呆板、麻木、冷漠、虚伪不同,这里的神充满着的是人性,与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这样的神灵显得活泼生动。

  这样的神,来自于山海之间,自然就是他们的家园,自然也是他们对美的审读,所以维纳斯是丰满圆润的,线条是优美的,原型可能就是他们村里小琴姐;掷铁饼者一身的腱子肉就是村西头小强,一身蛮劲,整天无所事事,整日里拿个铁饼扔来扔去,见个妹妹就赶快摆个Pose,想用肌肉吸引青睐。

  这样的神,没有决定的权威,治下的人民也没有完全的恐惧,所以没有权威,就大家集体决定吧,这就是民主机制,一人一颗斗,扔到谁的碗里谁就当选了,和以前生产队选队长一样一样的。

  这些村里的事,就是赵本山屯里的事,屯也不大,有山有树林,老少爷们也合群。

  而爱琴这个大村落却产生于公元前3000----前1000间,此时三皇五帝及夏商时代,与中华文明同步。

  不同的是中华文明以农耕为主,需要很强组织系统和技术训练,特别是由于生产力落后,必须要协同作业,这就是集权的背景。

  远隔千山万水,两大文明由于海陆,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就造成了迥异的文化体系,这样的文化体系终于在公元前五世纪同时绽放于世界——百家争鸣和古希腊文明。

  相貌丑陋、衣冠不整的苏格拉底整日喋喋不休,但点化了柏拉图,使他忘却戏剧、运动和女人,去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柏拉图在市郊得到了一块休憩园林,后来就成了闻名于世的“雅典学院”,重点教授数学和哲学。在那里学生无需交费,女性也可以驻足聆听,在那所学院专门熔炼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经过提炼,如北斗中天,希腊文明照亮了西方! 

  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工业文明……

  同样一位相貌丑陋而却衣冠博带的孔子整日喋喋不休,但却点化七十二贤,使他们忘却时下的功名利禄,而去追求心灵深处净土与人间的仁德,他杏坛讲学,开启教育之门,秉承有教无类,自此中华文脉绵延不绝,这就是最早的大学,书院的肇起,从那里走出孟子、曾子、荀子及后来朱程及王守仁……从此旭日升起,照耀东方!

  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魏晋玄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

  两种风情,东西集会,温柔与刚毅!

  关于古希腊、关于春秋大义,宗教学家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解读的太多…

  寒来暑往,月移星动,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一位思想者慕名来到这里,追思先贤,脚踏圣迹,文明之路,书院之梦,自今而起,矢志不渝…….


2016-7-23
于爱琴海滨

【爱琴海】乌托邦式的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