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赛尔号 | 解读“回合”这个概念

2021-05-10 16:52 作者:异域华尔兹  | 我要投稿

导言:本文介绍了“回合”这个基础概念。总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挑战者机制,第二部分介绍了回合的构成,并且用一些例子总结了不同回合阶段的特征。

前排提醒:文章约6000字,请选择性阅读。

一、挑战者机制

赛尔号是一款回合制游戏。每一个回合开始时,都需要决定哪一方的效果先生效。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赛尔号就有了挑战者机制——每一个回合都会将双方分为被挑战者(房主)和挑战者。被挑战者(房主)在回合开始时的效果先发动,挑战者的效果后发动。

这就像lol或王者荣耀的红蓝方机制:蓝色方总是先ban先选,红色方总是后ban后选。蓝色方首选地图的左下方,红色方后选地图的后上方。其中,蓝色方就相当于赛尔号中的被挑战者(房主)。

(一)挑战者机制的意义

  1. 决定了哪一方的“回合开始时”的效果先发动。

  2. 决定了同时出手(同时切换或嗑药)时,哪一方的效果先发动。

(二)如何分清挑战者和被挑战者

“无法开启第五技能”的精灵界面,在左下角,会显示出一张大脸,这张大脸显示的就是被挑战者(房主)。

“无法开启第五技能”的精灵界面

“已开启第五技能”或“未开启第五技能”的精灵界面,需要进入【道具】或【精灵】中查看,也在左下角

“已开启第五技能”或“未开启第五技能”的精灵界面

(其实是第五技能的出现覆盖了原来显示房主头像的位置)

二、回合的构成

每一个回合都可以分解成不同的阶段。

在刚接触赛尔号时,我们常会根据精灵技能和魂印描述,认为一个回合由“回合开始阶段”、“战斗阶段”、“回合结束阶段”这三个阶段构成。这是我们刚游戏时的粗略认知——“三阶段”说。

在深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回合的构成远比想象的更加复杂。晶蓝研究室在【视频】中认为,一个回合由“操作阶段”、“前回合阶段”、“回合开始阶段”、“战斗阶段”、“回合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后回合阶段”七个阶段构成(其中,“操作阶段”主要为击杀控的生效时间,也是玩家操作的时间;“前回合阶段”主要为登场效果的生效时间)。目前,这一观点得到不少认同。我们暂称之为“七阶段”说。

在考察了许多精灵魂印的描述和实际效果后,我得出了以下认识:

  1. 不管是三阶段或还是七阶段说,都可以把一个回合正好切割完

  2. 击杀控生效的阶段、登场效果生效的阶段本质上也在一个回合之中,因此,七阶段中的前三个阶段实际对应着三阶段中的“回合开始阶段”。而后三个阶段实际对应着三阶段中的“回合结束阶段”。为了分清不同观点中对“回合开始阶段”的描述,我们暂称三阶段中的“回合开始阶段”为“广义回合开始阶段”

  3. 将回合结束阶段细分为“回合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后回合阶段”是非常有实战意义的

  4. 七阶段说中的“操作阶段”和“前回合阶段”是分不清楚的

    以混沌魔尊为例,其魂印中有“首次登场必使对方进入一种控制类异常”的效果。假设我方皮皮与对方雷伊对战,对方雷伊击杀我方皮皮;皮皮死亡后,我方选择混沌魔尊出战;此时,我方再次主动切换盖亚上场(该操作常被称为“连切”或“双切”),而对方雷伊不会被控,顺利开出技能。在下一回合,我方主动切换魔尊重新上场,则雷伊不必然会被控制。这说明在“操作阶段”,“首次登场”已经被判定过。说明该登场效果的判定时间不在“前回合阶段”,而本身就属于“操作阶段”。

    八岐大蛇、魔灵王的登场效果也与此一样。

    再以天启帝君为例,其魂印中有“首次登场时减少对手所有不在场精灵1/3的最大体力”的效果。假设我们死亡切换时,先选择天启帝君上场,之后立刻主动切换别的精灵。这时,天启帝君已经离场,但对方的不在场精灵仍被减少了1/3体力。这也说明,帝君的登场判定在“操作阶段”就已生效,登场判定与“操作阶段”是分不开的。

因此,为了方便对回合的理解,我进行了一些优化和整理,保留了不同观点的长处,最终将一个回合划分为六个阶段:“出战与登场阶段”、“狭义的回合开始阶段”、“战斗阶段”、“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后回合阶段”。

其中,“出战与登场阶段”和“狭义的回合开始阶段”是将“广义回合开始阶段”分割成了两部分。“战斗阶段”、“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后回合阶段”是保留了七阶段说中有意义的成果。

我们可暂称之为“六阶段”说

“六阶段”说与“三阶段”说和“七阶段”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六阶段说与三阶段说和七阶段说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一)出战与登场阶段

“出战与登场阶段”,是玩家使用技能或进行切换等操作的一个阶段。当你需要进行对战操作的时候(包括在精灵死亡时选择一只精灵上场),就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若精灵在该阶段出现,则该精灵为出战或登场精灵

之所以用“出战与登场”命名该阶段,是因为绝大多数描述为“出战”或“登场”的效果均在这个阶段生效。如:

  1. 技能或魂印中的“出战”或“出场”的效果。

    飒雷孤影·喵佐的第五技能:击败对手则令对手下一只出场的精灵害怕。

    妖族元皇·兰蒂斯的第五技能:本回合击败对手则对手下只出战精灵100%害怕。

    万神寂灭·克罗诺斯的魂印:下场时使己方下一只出场精灵登场首回合免疫异常状态。

  2. 绝大多数魂印中的“登场”的效果。

    战争猎魔的魂印:当回合击败对手则吸取对手下只登场精灵最大体力的1/3且自身全属性+1。

    瀚宇星皇魂印:使己方首发精灵登场3回合内免疫异常状态及能力下降。

    混沌魔尊的魂印:首次登场100%令对手随机进入1种控制类异常状态,之后每次登场100%令对手随机进入1种异常状态。

    御象灵尊的魂印:自身每次登场时,若自身的蓄力层数≥6层则当回合免疫异常状态。

    墨影星魂:每次登场令对手2回合内属性技能失效且令己方月照星魂在本场战斗中造成的伤害提升10%(最高50%)

    弑序神罗的魂印:每次登场首回合免疫异常状态。

  3. 极少数其他描述的效果。

    启灵元神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自身体力高于最大体力的1/2则免疫所有异常状态。

    乌拉诺斯的魂印:神王血契:首回合免疫异常状态。

    注释:从启灵、乌拉这种字面描述与实际效果不符的情况看,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描述对应着某种效果。其原因可能是程序员搞混了,也可能是官方刻意要加强或削弱。要揭示实际的效果如何,就必须进行实战测试。

该阶段的特点是:

  1. “使对手下只出战/出场精灵xxx果触发时,对面通常要选择一只精灵上场,该只精灵为登场精灵①;如果对面再主动切换另一只上场,则另一只为登场精灵②。由于该效果只是针对“下一只”出战精灵,故只有精灵①会受到效果,精灵②则不会。

  2. 关于该阶段效果的生效顺序

    一般,“使对手下只出战/出场精灵xxx”效果的生效时间会优先于“xx登场时xx”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妖皇、喵佐的击杀控会穿弑序神罗、御象灵尊等具有“xx登场时xx”效果的魂免。

    而同具有“xx登场时xx”效果的魂控和魂免却通常需要拼手速,即比拼双方的切换速度,谁先切换上场,谁的效果先发动。比如神罗和魔尊:神罗先切换上场,则神罗不会被魔尊控;魔尊先上场,则神罗会被控。

    不满足于以上描述的效果要单独考虑。比如启灵元神和乌拉:前者生效时间很早,始终可免击杀控和登场控;后者生效时间在“xx出战/出场”效果后,“xx登场xx”效果前,始终可被击杀控穿,始终可免登场控。

  3. 关于登场判定的时间

    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即视为登场。在该阶段出战或登场的精灵均会进行登场判定。

    精灵出战或登场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一是主动切换;二是精灵死亡时进行切换。很明显,第一种情况下,只会有一个登场精灵。而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一只上场后,又可以主动切换一只上场。这两只精灵都是登场精灵——因为两只精灵都会进行登场判定。例子就是前面所说的,魔尊、大蛇、魔灵王等在精灵死亡上场后,就已经进行了“首次登场”的判定。切走后,上场的另一只精灵也会进行登场判定。

  4. 关于登场判定和登场效果的区别

    登场判定不等于登场效果会发动。

    登场判定和登场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即视为登场;而登场效果,不仅需要登场,还需要站场,即站下来进行技能使用或嗑药等操作。例子就是,魔尊、大蛇、魔灵王等在精灵死亡时上场再切走,虽满足了登场要求,却没满足站场要求,因而登场效果就不会发动。这就使得他们进行了首次登场判定,却没有发挥效果,结果就浪费了这条魂印。墨影星魂登场首回合切走不会触发魂印的特点也证明了这点。相反,如果上场后使用技能或嗑药,而是不切走,就满足了既登场又站场的要求,登场效果自然会正常发动。

  5. 魂印中描述为“选择使用技能”节点发动的效果也在此阶段。比如灾厄女神潘多拉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对手不处于能力下降状态且当回合自身选择使用技能,则使对手全属性-1”,需要在此阶段点击技能才会触发,不点击就不会触发,而且点击技能后,不管是顺利成功出手还是被控无法出手,都会触发。

(二)狭义的回合开始阶段

之所以冠以“狭义”二字,是为了区分上文所提及的“广义回合开始阶段”。而之所以命名为“回合开始阶段”,是因为绝大多数描述为“回合开始时”的效果均在这一阶段生效。如:

  • 弑神猎皇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自身体力高于对手则自身技能先制+1且免疫所有异常状态。

  • 六界御神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自身处于能力提升状态则当回合免疫异常状态。

  • 艾夏拉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对手处于能力提升状态则消除对手能力提升状态,消除成功则令对手睡眠。

  • 苍穹之望·艾希丝的魂印:回合开始时,若自身体力高于对手则自身全属性+1。

该阶段具有以下特征:

  1. 该阶段效果的生效是有先后顺序的。

    其中有一些效果始终比另一些效果优先生效。比如,猎皇魂印高体免控的生效时间始终优先于艾夏拉魂印消强控的生效时间。因此,高体猎皇始终能免疫艾夏拉的消强控。

    而有一些效果的发动通常取决于挑战者机制:被挑战者(房主)优先生效,并在下一个回合的该阶段优先结束;挑战者稍后生效,并在下一个回合的该阶段稍后结束。比如六界御神和艾夏拉:若六界为房主方,则不会被消强控;若艾夏拉为房主方,则会控到六界。

    如果要弄清某一效果究竟归属哪类,需要实战测试。

  2. 腐蚀者套装的“麻痹”效果也在这个阶段生效。其生效时间约与艾夏拉的消强控相同。

(三)战斗阶段

战斗阶段,即出手流程,即双方操作后,精灵进入自动施放技能、产生效果的阶段。许多伴随着技能实时生效的效果,在此阶段一一生效。

常见的实时生效的技能效果有:消强、消回合、回合内控场、回血等。

关于战斗阶段/出手流程的具体判定节点请参见以下文章:

(四)回合结束阶段1

“回合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和“回合结束阶段3”都是对“回合结束”这一大的阶段的分割。

最初,我们认识到,描述为“回合结束时”的效果均会在回合末发动,于是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回合结束阶段”。之后,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魂印和技能中的“回合结束时”效果虽阶段描述相同,但实际的效果生效阶段却不一样,于是根据实际的生效时间将“回合结束阶段”被细分为回合结束阶段1”“回合结束阶段2”两部分。之后一些精灵的出现,如帝佛、机盖等,让玩家意识到,有一些描述为“死亡时”或“被击败时”的效果也在回合末生效,但时间明显晚于“回合结束阶段1”和“回合结束阶段2”,于是,这类效果生效的阶段被命名为“后回合阶段”

本节我们介绍关于“回合结束阶段1”的效果。

归属于“回合结束阶段1”的效果(举例)如下:

  1. 大多数魂印提及的“回合结束时”效果

    潘多拉:回合结束时若自身体力低于当回合开始时的50%,则恢复自身最大体力的1/3并造成等量固定伤害。

    猎皇的魂印:回合结束时,若自身体力低于对手,则吸取对手最大体力1/3。

    轮子:回合结束时若自身处于异常效果状态或能力下降状态则消除对手回合类效果并附加给对手等同的异常状态或能力下降状态。

    柯尔霍德:回合结束时,若自身体力高于1/2则下回合自身免疫并反弹异常状态。

  2. 部分“死亡时”的效果

    艾夏拉:自身死亡时消除对手回合类效果和能力提升状态,消除任意一项成功则令对手睡眠。

该阶段的特征:

  1. 通常,若当回合有精灵被击杀,则双方在该阶段的效果会跳过

    若当回合己方精灵击杀对方,则己方精灵在该阶段的效果会跳过。如潘多拉/猎皇在本回合击杀对手,则不会触发月亮/吸血效果。

    若当回合己方精灵被对方击杀(不论出手与否),则己方精灵在该阶段的效果也会跳过。如我方低体猎皇vs对方高体龙哈,猎皇先三攻击龙哈,龙哈后手击败猎皇,则猎皇的吸血效果不会触发。

    特别地,有一部分效果在出手后会生效,不出手则会跳过:如艾夏拉的死亡双消效果,如果我方先手击杀对方登场的艾夏拉,而艾夏拉由于没有出手,故该死亡魂印不会生效,我方不会被双消睡眠。如果对方登场后的艾夏拉先手攻击了我方,之后被我方后手击杀,则会触发其死亡双消的魂印效果。

  2. 通常,该阶段的效果发动顺序取决于双方在本回合中的出手顺序:先出手则先发动效果。如果同时出手,即同时中切或嗑药,则按照挑战者机制判断,被挑战者(房主方优先)优先发动效果。

(五)回合结束阶段2

归属于“回合结束阶段2”的效果(举例)如下:

  1. 大多数技能提及的“回合结束时/后”效果

    光螳螂第五:未击败对手则回合结束后有80%的几率使其疲惫……

  2. 大多数“未击败”效果

    海皇第五:未击败对手则回合结束时吸取对手最大体力的1/3。

    圣光格劳瑞:未击败对手则附加给对手双防之和35%的固定伤害。

该阶段的特征:

  1. 即使精灵死亡,该阶段的效果也会触发,不会跳过。

    如我方圣光格劳瑞先手第五攻击对方索伦森,索伦森后手第五暴击拍死格劳瑞,回合结束时,索伦森依旧会受到格劳瑞第五的固伤。这点不同于“回合结束阶段1”的特征。

  2. 通常,该阶段的效果发动顺序依旧取决于双方在本回合中的出手顺序。

(六)后回合阶段

与“回合结束阶段1”和“回合结束阶段2”相比,“后回合阶段”主要是精灵魂印中死亡效果触发的阶段。(猎皇这种比较特殊)

归属于“后回合阶段”的效果(举例)如下:

  1. 少部分“未击败”效果

    猎皇第五:未击败对手则附加对手最大体力1/3的固伤。

  2. “击败”与“被击败”效果

    猎魔魂印:当回合击败对手则吸取下只登场精灵最大体力的1/3……

    猎皇第五:击败对手则使自身免疫下一次受到的攻击。

    明王魂印:被对手击败时将对手体力降为1点……

    机盖魂印:受到致命攻击时反弹对手造成的攻击伤害。

  3. 部分“死亡时”效果

    帝佛的魂印:死亡后吸取对手的能力提升状态附加给下一只登场精灵……

    费德约克的魂印:自身死亡时使下只出战精灵下2次技能先制+2且攻击伤害翻倍。

该阶段的特征:

  1. 该阶段效果的生效顺序无法统一判定,只能单独记忆。

    如,猎皇第五理应是先判定是否击败,如果是未击败对手,则触发未击败效果。而实际却是,先判定是否击败,如果是未击败对手,则触发未击败效果,若此时的附加固伤使对方阵亡,则再次判定击败,触发击败效果。因此,猎皇能和机盖同归于尽。

  2. 该阶段前(不包括该阶段)的击杀行为没法跳过该阶段的死亡效果。

  3. 该阶段的魂印效果,有的需要出手才能触发,有的则不需要

    机盖、帝佛、猎魔的魂印效果需要(任意一方)出手才能触发。如果纯粹是被启灵元神的神印致死,则不触发魂印的死亡效果。

    但明王、费德约克被神印致死后依旧会触发魂印效果。它们的效果触发不需要双方出手

  4. 启灵元神的神印、腐蚀套装的粉伤都在这个阶段生效。在这个阶段生效的伤害(包括猎皇第五的未击败固伤),致使天尊的“辛”死亡时,并不会触发天尊的驱逐效果。

要注意:

  1. 关于回合的构成,相当于是一个模型。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这没法搞清楚。只是说,这样的模型能解决很多问题

  2. 关于效果描述和回合阶段的对应,虽有一个大概的对应,却没有一个精确的对应。相同的描述也会对应不同的阶段。所以文中经常有“某类的描述‘通常’对应某个阶段”这样的字眼。要弄清到底对应哪个阶段,就需要实测。

  3. 本文的理解是在晶蓝研究室对我的启发上完成的,正是因为他们对回合结构的清晰阐释,本文才能进一步整理、优化、补充、完善。各位可以参考原文:

赛尔号机制详解第一期——回合流程

赛尔号机制详解第二期——出手顺序

赛尔号机制详解第三期——同归于尽

赛尔号 | 解读“回合”这个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