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破天”卫星消息如何实现?华为揭晓科技力,网友:不愧是你
11月4日,以“以创新照见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2)在东莞松山湖拉开帷幕。大会聚焦了鸿蒙生态的技术应用与未来发展,在华为手机创新科技媒体沟通会上,华为终端BG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分享了华为在北斗卫星通信、XMAGE超光变系统方面的技术成果。同时,官方宣布华为 Mate Xs 2即将升级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折叠屏手机。
此前,凭借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华为Mate50系列成功入选《南方周末》“2022中国十大高燃瞬间”。但鲜少有人知道,北斗卫星消息成功落地的背后,是国家对于北斗长达二十年的排兵布阵,以及华为持续三年(2019年立项到2021年成功发射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不断的技术突破。
北斗卫星系统工程开始于1994年,2000年时成功发射了北斗一号卫星,2012年又完成了北斗二号的发射工作。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展至第三代,并衍生出了特色的短报文功能。而借助北斗三号的短报文功能,也让华为Mate50系列成为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然而让卫星作为中继,实现天地连接绝非容易的事情。北斗三号运行的轨道高度距离地球大约3.6万公里,这种超长的距离对于通信而言,意味着路径损耗会非常大。而且大众手机的发射功率和收发天线的增益都不如专业设备高,这可能导致信号无法被卫星正常接收到。为了提高卫星通信的性能,减少信号损耗,华为通过新通信协议、高性能硬件、高增益算法,让手机信号能够直达卫星,保证了卫星通信服务的精确和可靠。此外,华为还通过专用UX设计,让终端用户能够简单快捷的与卫星建立稳定连接,实现消息发送功能。
大家都知道,技术上实现仅仅是落地应用中的一小步,实际使用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手机终端能够应对各种环境,华为的工程师们先是搭建了全球首个北斗三号端到端星地融合通信验证系统,用15个月的时间成功发出了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与此同时,华为工程师们还走过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足迹遍布无人区、戈壁沙漠、高山丛林、江海湖泊、草原盆地,在经历了18个月的外场测试,才最终实现了北斗卫星消息落地到大众智能手机。
据悉,华为的工程师们在西藏尼玛县测试时虽然已经是5月,但每天早上气温很低,很多时候都在下雪,他们都是哈着白气进行测试。在格尔木沿着昆仑山脉一路行驶时,华为工程师们顶着高原反应,靠着吸氧进行不间断测试。在海拔3000 多米的涝峪八里坪秦岭上,烈日照射下同样有他们辛苦测试的身影……是他们无惧风雨的测试和验证,最终为大家带来稳定、可靠的北斗卫星体验,而这一切在他们看来都非常值得。
北斗卫星消息功能,让华为Mate50系列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通信无死角覆盖能力。对于探险家、网络覆盖不到的山区用户,尤其是特殊行业人员来说,华为Mate50系列不仅带来了使用体验的提升,更带来了多一份的安全保障。
一直以来,华为始终是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它之所以能数十年一直保持领头羊的位置,与它持续不断进行技术攀登的精神密不可分,这一点从华为历时三年打造北斗卫星消息就可见一斑。目前华为Mate 50系列已经接入北斗众测入口,华为Mate Xs 2也将于11月5日正式开启北斗卫星消息的众测报名。可以预见,未来还将有更多机型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功能,从而开启终端卫星通信大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