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过智能手机,跳脱生活的剧本,转入「观察者模式」?
这个世界是虚拟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人生只是一场被预先写好的剧本。而「我」这具有血肉之躯的存在,只不过是其中的演员。真正的「我」,其实是那个存在于「更高层次」的,那位撰写剧本、掌控一切的「造物主」。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大我」或「高我」。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剧本中的「演员」,则常常陷入贪瞋痴慢疑,陷入情绪、固执、怀疑等各种情绪之中,有如剧中的演员,往往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演员。
当我们沉浸在某些事情中,情感起伏不定,心神不宁时,只需冷静下来,回归「观察者模式」,记住自己的真正身份 ─ 那位撰写剧本的人,然后跳脱出这部现有的剧本,开始编写新的人生故事,这样三维世界就会随之改变。
智能手机就像是我们的生活中的导演监视器,当我们还为某些事情处于水深火热里的时候,它在无形中代替我们成为了冷静的「观察者」,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运作方式与宇宙法则如出一辙。而且,大数据时刻记录著我们的行为,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它记录了我们每天观看的影片数量、频率、观看时长,以及我们的使用习惯等等。我们点击最多的短视频可能正是我们所需的、匮乏的内容。观看时间最长的影片可能触动了我们的共鸣,包含了我们需要的观点、思考方式或我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迅速滑过的影片可能是我们讨厌或恐惧的内容。我们的点赞列表可能包括访谈、纪录片、哲学、宇宙等需要思考的内容,或者是吃播、美女、萌宠、搞笑等让我们放松的内容。我们收藏的文章可能偏向于感性细腻,或者是励志决绝,这些都反映了我们的习性和价值观。当我们感到生活陷入困境时,希望重新审视自己的现状,或许可以打开手机,以观察者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噢,原来我的点赞列表充斥著猎奇恐怖的内容,我的生活竟如此乏味。在短短一小时内,我刷过三百个短视频,却记不清自己看了什么,我的时间好像就这样消逝了!我为什么要收藏这么多充满无助和伤感的贴文呢?这或许是我总是感到无精打采的原因。当你观察到一些自己平常容易忽视的「自己」时,请务必记录下来。
接下来,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开始清理你的关注列表和收藏内容,让大数据重新运作。当你透过检视手机意识到自己的旧模式,等于是活在观察者的角度。最后一步,就是改写你的剧本 ─ 关注更多符合你理想生活的内容,收藏你想要的生活场景或贴文。然后,大数据将会根据你的新兴趣为你提供更多相关内容。渐渐地,你会发现,推送给你的都是你想要的。更神奇的是,你的三维生活也会更贴近你所期望的样貌。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角楚门透过观察,发现自己被不断监控,他努力寻找逃脱控制的方法,最终觉醒。正如一个一个的我们也将会觉醒,走出被操控的模式,找回属于自己「造物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