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贴士(三十四)生产成本(七)



正如在之前中当我们分析市场行为时发现供求图有用一样,当我们分析企业行为时将发现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图是有用的。下图用四三十二期的表格的数据画出了阿陈的成本。横轴代表企业产量,纵轴代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图形表示四条曲线:平均总成本(ATC)、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以及边际成本(MC)。

这里所显示的阿陈菠萝包店所具有的成本曲线的形状与经济中许多企业的成本曲线是相同的。我们要特别考察这些曲线的三个特点:边际成本的形状、平均总成本的形状以及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递增的边际成本 阿陈的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当阿陈生产少量菠萝包时,他的工人少,而他的设备多。由于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些闲置的资源投入使用,增加产量只增加了较小成本。与此相比,当阿陈生产大量菠萝包时,他的工人拥挤,而且大部分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阿陈只有增加工人才能生产更多的菠萝包,但新工人不得不在拥挤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可能不得不等待使用设备。因此,当产量已经相当高时,生产额外一个菠萝包的成本更高。
U形平均总成本 阿陈的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为了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要记住平均总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是下降的,因为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更多量的产量上。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一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平均总成本反映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形状。在产量水平极低时,例如每小时1或2个,平均总成本高是因为固定成本只分摊在少数几单位产品上。然后随着产量上升直至企业产量达到每小时5个菠萝包为止,平均总成本下降,这时平均总成本下降到每个1.3元。当企业生产超过6个时。平均总成本由于平均可变成本大幅度上升又开始增加。最终,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加加减减使平均总成本曲线呈现U形。
U形曲线的底端对应着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这种产量被称为企业的有效规模。对阿陈来说,有效规模是5或6个菠萝包。如果他的生产大于或小于这一数量,他的平均总成本就增加到最低的1.3元以上,反之亦然。
有效成本: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看上图(或者第三十二期的表格),你将会茅塞顿开。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阿陈成本曲线的这个特征不是与例子中所用的特殊数字相吻合:它对所有企业都是正确的。
为了说明其原因,我们再类比一下你的学习成绩。平均总成本像你的平均成绩。边际成本像你下一门课将得到的成绩。如果你下一门课的成绩小于你的平均成绩点,你的平均成绩点就下降。如果你下一门课的成绩高于你的平均成绩点,你的平均成绩点就上升。平均与边际成本的数学关系和平均与边际成绩的数学关系完全相同。
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这种关系有一个重要的推论: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WHY?在产量水平低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总成本,因此平均总成本减少。但在这两条曲线相交以后,边际成本增加到平均总成本之上。由于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原因,在这种产量水平时,平均总成本必然开始上升。因此,这个交点是最低平均总成本。在之后的章节里,这个平均总成本最低点在竞争企业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