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定出炉,和20有十点不同!命题、招生、调剂均有变!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初试攻略,考研初试方法论都在这里。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出炉,初试时间改为12月26到27号进行,除此之外,今年和去年的规定还有哪些不同?小苏逐字逐词比对2021和2020的招生管理规定,为你整理出十大不同,希望能帮到你。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 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1、第一章总则中,统考联考统称“全国统一考试”,统考试题改称统一命制试题
原文: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
小苏评价:只是名称发生了变化,并不是网传的联考要取消,同学们不用紧张。
2、在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中,添加标准化考点相关要求,考点标准化正在路上
小苏评价:我们的考点都是借用高中或初中的教室进行,因为各校客观条件的不同,考试环境也千差万别,不知道你有没有和小苏一样经历过一写字就晃的桌子。这还是小事,在很多学校,摄像头等装置老化或者落后,不能很好地起到监督作用,很大程度上滋生了作弊行为。今年,首次将使用标准化考点写入管理规定,虽然各地因当地情况的不同,全面标准化考点还是比较困难,但这是考点标准化进程的一大步。
3、在第四章报名中,明确留学生可以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
原文: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小苏评价:规定首次明确,留学生在入学前取得教育部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即可正常入读研究生,今年因疫情原因无法出国的留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国外本科毕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在国内读研。
4、在第四章报名中,规定指出报名时的确认环节,现在可以在网上确认
原文: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小苏评价:全文提到网上确认达10次,也充分考虑疫情管控对考生对影响,需要特别说明的,具体确认方式是现场还是网络,是由报考点决定,所以需要考生提前查询,可以通过研招网、报考点官网、微博、微信进行查询。可以期待在更多高校初试报名推开线上报名,如北京大学在的北京大学考点已经实行网上确认数年,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考生。
5、在第四章报名中,报名时间和预报名时间未变,考试时间延后一周
原文: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
小苏评价:预报名和报名时间和去年一样,初试时间延后5天,改为12月26号进行,考试顺序不变。考试时间虽然延后,但是也只是五天而已,对大方向基本没有影响,还是不能轻易松劲,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让这多出来的五天毁了你五个月以上的努力。
6、在第四章网上报名部分,所有考生需要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删除“只限于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
原文: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小苏评价:学术造假问题层出不穷,在几位“明星”的“帮助”下,教育公平正在以较大的步伐向前进,这次要求所有考生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正是又一鲜明的例子。
7、在第六章初试要求中,金融等专业学位初试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去除“供试点学校选考”
原文: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小苏评价:金融等专业报考专硕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在经过试点后,2021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将由全国统一命题,但招生单位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同学们在报考试要仔细查看初试要求,明确目标院校是否选择全国统一试题。
8、第八章第五十条,在国家线的划定中,添加“学硕按学科门类划线”“专硕按专业学位类别划线”
原文: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
小苏评价:学硕和专硕按照不同分类原则进行分别划线,学硕和专硕在招生时更加独立,学硕和专硕进一步划分,进一步建立规范。也是符合近年的专业学位改革,是研究生培养改革趋势。
9、第九章第六十二条,调剂细化要求,增加“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
原文: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小苏评价:进一步细化调剂要求,将原本由院校规定上升为全国招生规定的层面,学科门类范围较之专业来说扩大,调剂更加灵活。在之前初试科目相同的基础上,细化要求,如果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调剂时应相同。考试科目限制更严格了,但“应”字也可见还是有“灵活处理”的空间的,所以在调剂时还是要咨询对应院校招生办以得到准确答案。
10、第九章第六十三条,加分考生中,除退役大学生士兵,其他考生需要通过“全国硕士调剂系统”进行,删除“各加分考生”
原文: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各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小苏评价:这条新规明确了调剂条件,明确可不通过调剂系统的仅限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有符合加分政策的调剂通道。
其他加分考生包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三年内报考硕士,初试加10分,其中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报考人文社科类项目,初试总分加15分。
总的来说,看完2021年招生规定解读后,小伙伴继续安心备考即可,可能需要关注的是接下来考试大纲的发布,根据微博老师们的透露数学和政治的考纲会有一些变化,等考纲出来后,小苏会第一时间为你详细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