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W×MBX】Mild to Wild (Ⅴ)

2022-03-19 05:49 作者:Sunset-Lee  | 我要投稿

回顾往期,惊觉美系车在本系列专栏中占据了大半篇幅,这不好,所以本期,主角来自大洋彼岸的联合王国。

Austin/Morris Mini, HW和MBX成品之间的差异堪称对这两家厂商刻板印象的标准化缩影。

火柴盒基本照搬原厂,走悠闲通勤路线。

兜兜转转,并吸足了憨豆红利的Mini在21年普卡线中又重回近素车风格。

并不属于英伦与Mini主题色,略显冷淡的浅蓝似乎更符合当今城市的基调。

灰色也由此在塑料件上得到应用。在与车体呼应的同时,它也能让我安心并乐于更多地把玩这辆小车——当然,那两道印记就是与之共存的代价了。

两片雨刮只为驾驶员而设,倒也有小巧的趣味

半开的侧窗似乎成为MBX在原厂车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09年设计师大概不会想到12年后憨豆先生的沙发将屹立于车顶——或者说,如此久之后才。

涂装主题一换再换,这款饼轮至今依然与该模具牢牢绑定。纪念/拉力/跑出租?可以,换个色的事。尽管十年前的板卡简介将它描绘为摇滚青年的极速灵活赶场神器,这套饼轮却仿佛一直在提醒着,这只是一辆普通Mini,你不能将它开成詹森拦截机。

车尾无印刷,很遗憾,也在预料之中。

还好,时间并没有让这辆小车的部件发生一些糟糕的变化,不论车内,

还是底盘。

这就是这套模具,以及如今MBX的表现,不多不少,简而明快。活下来继续刷色才是最重要的,平淡也不失为长存之计。

当然,我也很乐于为这款经典补一两张票。

20世纪翻篇,延续了41年的Mini Cooper结束了它的生产历程。但同在00年,火轮的工厂,首批由Phil Riehlman设计的Mini Cooper继承原车精神,已准备好开辟它们的新时代。

*在正式展示之前,我不得不承认多年前在这辆首版上的屑涂画。

原车(图源水印)

好想法终于笔下。

以下大部分镜头都包含有额外涂画,如有影响在此提前致歉。

书归正传。

这才是紧凑有力英伦小钢炮应有的样子。

装宽体,卸保险杠,锁扣固定引擎盖,铆钉遍布四周,小Mini被武装成了陆上单人火箭。

原车经典8辐轮毂直到13年才在原版《偷天换日》三杰上得到胶胎呈现,首版则装配十辐双边HW经典车惯用普卡轮毂,与一片素色车体形成反差。

外部改造的最后一段是车尾中间的双管排气,如果原厂的单管难以注意到,这样改造后它便无法让人忽视了。

但作为HW,它的劲头可不想仅止于外壳。

翻至合金车底,还是在排气管尾段位置,可见锁定/解锁刻字,中间还有一截拨片。

将拨片向内一推,

牌照处的卡扣应声内收,分开底盘与车壳尾部,进而完成车壳与“本体”的分离。

这才是Phil Riehlman在这辆Mini上绘出的重头戏。

银色防滚架为蓝塑料件改涂,车内材质均为塑料,但同工艺标准,塑料上的刻画拥有较合金更高的精度,下面就看它们的发挥了。

横直四缸引擎
防滚架更可翻开以窥内饰
今日HW对刻画踏板的兴趣显然不及MBX,但看看当年…
如果崩直线,相较副驾,这块位置肯定更需要一瓶N2O
拨片连卡扣为独立部件,由其它部件管控活动范围

这款Mini是Phil Riehlman在VW Drag Bus之后对小车可装卸车壳进一步探索的成果,也是我认为HW普卡线中最成功的开盖车。

合金车壳/底盘保障分量,开合方式简单高效,更重要的是Mini开盖“噱头”下真正留住玩家的内部刻画表现。

之后的New Beetle Cup就有些余力不足之势,塑料底盘,超大比例,引擎后的简单内饰成为致命伤,作为首版相当草率的涂装则是我选择出掉它的直接原因。

提到比例,再说回来:两家的Mini,MBX没有看似的那么小,HW也没有看似的那么大。尽管直径更大的饼轮让MBX的Mini侧照更显小巧,但如底盘标注,车体本身已是1:51比例;HW轮毂更小,轮距更大,轴距却短于MBX。

两车平面比例俯视比较

来到俯视面,也有必要提一句两车都着重表现的车顶涂装:相比之下,印着格子旗涂装的火轮Mini,让MBX如同点缀奶油的小糕点。

所以最后,当然,Mini本身就是一辆很有趣的车,如James May所言所做,你可以将这世间最后一桶汽油加进去,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激情驾驶,在街巷或地下停车场内肆意闪转腾挪。这是MBX板卡简介中想表现的Mini——尽管不在这辆上。

而如果你不满足于原厂马力扭矩,想用这套车体走更野的路子,HW的大改款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可同时也做好它对你的驾驶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的准备。

*本期灵感之一,之前在某竞速游戏中误入“淘汰之王”,在蒙圈中驾驶初始车Mini喜提隐藏成就一事。

——End——

【HW×MBX】Mild to Wild (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