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裴注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翻译(4)

2022-05-03 23:15 作者:李仲楹  | 我要投稿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钟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于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吴书》曰: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魏书》曰:备因激怒其众曰:“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吝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松兄广汉太守肃,惧祸逮己,白璋发其谋。于是璋收斩松,嫌隙始构矣。《益部耆旧杂记》曰: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干。刘璋遣诣曹公,曹公不甚礼;公主簿杨修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纳。修以公所撰兵书示松,松宴饮之间一看便暗诵。修以此益异之。璋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礼,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益部耆旧杂记》曰: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皆破败,退保绵竹。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先主。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益部耆旧杂记》曰:刘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禽任。先主闻任之忠勇,令军降之,任厉声曰:“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先主叹惜焉。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傅子》曰: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征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典略》曰:赵戬,字叔茂,京兆长陵人也。质而好学,言称《诗》、《书》,爱恤于人,不论疏密。辟公府,入为尚书选部郎。董卓欲以所私并充台阁,戬拒不听。卓怒,召戬欲杀之,观者皆为戬惧,而戬自若。及见卓,引辞正色,陈说是非,卓虽凶戾,屈而谢之迁平陵令。故将王允被害,莫敢近者,戬弃官收敛之。三辅乱,戬客荆州,刘表以为宾客。曹公平荆州,执戬手曰:“何相见之晚也!”遂辟为掾。后为五官将司马,相国钟繇长史,年六十余卒。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翻译及注释: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远远地听说曹操将要派遣钟繇等人率领军队前往汉中郡来讨伐张鲁,心中十分的恐惧(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于211年三月命令钟繇攻打张鲁)。别驾从事蜀郡人张松劝说刘璋道:“曹操的兵力强大,天下无人可敌,如果他夺取了张鲁的地盘再利用其物资粮草前来攻取蜀地,谁能够抵御他呢?”刘璋说道:“我当然为这件事情而感到担忧却苦于无计可施。”张松说道:“刘豫州,他是使君您的汉室同宗而他又与曹操是仇敌,他善于用兵,如果让他来率军讨伐张鲁,则张鲁一定会被打败。张鲁一旦被打败,则我们益州的实力就会增强,到那个时候即使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也不能够把我们怎么样。”刘璋认为确实是这样,于是便派遣法正率领兵马四千前往荆州去迎请先主,刘璋先后赠送了价值上亿的礼物给先主。法正因此趁机向先主陈述可以夺取益州的策略谋划。《吴书》记载:刘备先见到了张松,后来又得到了法正,刘备都用深厚的恩义来结交他们二人,极尽殷勤讨好使他们二人感到欢快。刘备便乘机向他们询问蜀中地方的宽阔狭窄,兵器府库和人马的多少,以及蜀中要害之处以及道路的远近,张松等人全都回答了出来,张松等人又画出有益州山川河流和房屋的地图,因此刘备全部知道了益州内部的虚实情况(据《三国志集解》,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认为根据《三国志·刘二牧传》、《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张松在刘备进入蜀地之前两人是没有见过面的,韦昭的《吴书》记载应该有误)。先主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则亲自率领步兵几万人进入益州(据《华阳国志·刘二牧志》,刘备率领兵马一万进入蜀地,与此处记载不同)。先主在到达涪县的时候,刘璋亲自出成都县城前来迎接,先主与刘璋两人在见面的时候显得十分地高兴。张松让法正去禀告先主,以及先主的谋士庞统也进言劝说,让先主可以在与刘璋相会晤的时候袭击杀死刘璋。先主说道:“这是大的事情,不可以仓促鲁莽地行事。”刘璋推举先主担任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先主也推举刘璋担任代理镇西大将军,兼任益州牧。刘璋为先主增加补充兵员数量,让他率领军队前去攻打张鲁,并且让他督领白水关的兵马。先主聚集各路兵马共计三万多人,车驾铠甲、兵用器械、物资钱粮都十分的丰富。这一年,刘璋回到了成都城。先主则率领军队向北到达葭萌县,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率领军队去进攻张鲁,而是广泛施以恩德,以此来收取人心。

       下一年(即212年),曹操前来征讨孙权,孙权呼唤先主前去救援自己。先主便派遣使者告诉刘璋说道:“曹操征讨东吴,东吴的情形十分忧困危急。孙氏与我本为唇齿关系,而且乐进正与关羽在青泥河[据《方舆纪要》,青泥河当位于清朝襄阳府(大致相当于三国时期襄阳县城附近所辖范围)西北方三十里处。青泥河又名青泥池,并不是长安附近的青泥关]相互对峙,现在如果不去前往救援关羽,乐进一定会获大胜,进而转头侵犯益州境界,这样所造成的忧虑可是比张鲁的更要大了。张鲁他只不过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贼寇,不足以使人忧虑。”于是先主就向刘璋请求拨给他一万兵马和一些粮草物资,想要率军东行返回荆州,刘璋只答应给先主增派四千人马,其他的东西也都只给先主提供一半。《魏书》记载:刘备因此激励部下说道:“我为益州刘璋征讨强大的敌人,劳师远征辛勤劳累,没有闲暇的时间来安闲休息;现在刘璋的府库里面积累了大量的财物却吝啬于奖赏我们的功劳,他又希望我们这些士大夫们为他拼死作战,这样怎么能够办得到呢(据《三国志集解》,刘咸炘认为刘备是在刘璋下令给守关将领不再让刘备再通过关隘时才发怒的。笔者认为这件事情的记载应该放在刘备杀杨怀之前的那段时间)!”张松写书信给先主以及法正说道:“现在大事垂手就可以成功,怎么能够丢掉而离去呢!”张松的哥哥广汉郡太守张肃,他害怕灾祸会殃及到自身,便告诉刘璋向其揭发了张松的密谋。于是刘璋逮捕斩杀了张松,从此先主与刘璋就开始有了嫌隙结下仇怨了。《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肃有威严的仪表,容貌十分的伟岸。张松为人身材短小,为人放荡不羁而且不注重修养节操,然而他却有见识并且洞达事理很是精明果断,有才能。刘璋派遣张松作为使者前去拜见曹操,曹操对他不加以礼遇;曹操的主簿杨修却十分器重他,禀告曹操应该要征辟张松,曹操没有采纳杨修的意见。杨修把曹操所撰写的兵书展示给张松观看,张松用饮酒欢宴的时间一看就能够记住其中的内容并且能够将兵书中的内容给熟练地背诵出来。杨修因为这个就更加对张松感到惊奇。(后来)刘璋发给众守关将领文书命令他们不要再与先主联系。先主对此大怒,便召见刘璋的白水关之军的军督杨怀前来,责备他没有礼貌,将他斩首。先主于是命令黄忠、卓膺率领兵马进攻刘璋。先主率领军马直奔白水关之中,扣押了白水关中各将领和士卒们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然后又率领军队与黄忠、卓膺等人向涪县进发,占据了涪县县城。刘璋派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人率领军队到涪县来抵御先主,《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任,是蜀郡人,他的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寒门(即指寒微的门第,专门指门第势力较低的士族,也叫作庶族,并非是指普通的平民阶层)。他年少之时就有胆量而且又勇猛,有志气节操,在益州为官的时候担任从事。然而他们全部都被先主所攻破击败,只得退守到绵竹县。刘璋又再派遣李严督管绵竹县的各路军马,李严却率领军马投降了先主(据《三国志·李严传》,李严于213年降于刘备)。先主的兵力就更加强大了,于是先主分派各将领前往平定益州的下属各县,这个时候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领兵马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平定了白帝城、江州县、江阳县等地(据《华阳国志·刘二牧志》,诸葛亮等人平定巴东郡、巴郡、江阳郡、犍为郡和巴西郡),惟有关羽留了下来镇守荆州。先主进军围攻雒县县城;当时守卫雒县县城的人是刘璋的儿子刘循,雒县县城被先主围攻了将近一年之久。

       建安十九年(214)夏天,先主率领军队攻破了雒县县城,《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刘璋派遣张任、刘璝率领精锐的兵马在涪县阻挡先主进兵,他们都被先主所打败,他们退军与刘璋的儿子刘循一同守卫雒县县城。张任率领军马出兵于雁桥(据《三国志集解》,胡三省注解雁江在雒县的南面,曾经有金雁出现,所以雁江上的桥名为雁桥),他与先主交战又被先主所打败。先主擒获了张任。先主听说了张任的忠心与勇猛,便让军士劝说张任投降,张任大声严肃地说道:“身为老臣是终究不会侍奉两个君主的。”于是先主杀了张任。先主为他的死而感叹怜惜。先主进而率领军队围攻成都县县城几十日,刘璋出城投降(据《后汉书·孝献帝纪》,刘备于214年五月平定成都)。《傅子》记载:起初,刘备率领军队攻袭蜀地,丞相掾赵戬说道:“刘备是不会成功的吧?他不善于用兵,每次与人交战必定会失败,逃跑奔波不暇,他如何能够去图谋别人?蜀地虽然是一个小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四方边塞险要,是一个独自就能够守卫的地方,很难快速地攻破兼并。”征士(即指学问与品性都很高而又不出仕的隐士)傅干说道:“刘备为人宽厚仁义而有度量,他能够得到别人的拼死效力。诸葛亮擅于治理国家而且又知道事物的变化,他为人正直而且又富有谋略,他又作为刘备的卿相进行辅佐;张飞、关羽二人都勇猛无敌而且又有信义,他们二人都是万人之敌,而他们都一并担任刘备的大将:这三个人,都是才智杰出之人。以刘备的雄才大略,有这三个杰出之人来辅佐他,他如何会不成功?”《典略》记载:赵戬,字叔茂,是京兆尹长陵县人。他为人质朴而又喜好学习,说话之时一定会引用《诗经》、《尚书》之中的典故与文字,他关爱体恤他人,不分亲密疏远。赵戬他被三公府[三公处理政务的府署合称。西汉初年代指丞相府等西汉成帝以后指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 (大司空) 这三座府衙,东汉指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座府衙]所征辟(据《后汉书·孝献帝纪》,王允于190年二月初十日担任司徒,他或当于此时征辟赵戬为官),赵戬进入朝廷之中担任尚书选部郎。董卓想要让自己的人全都进入尚书台中担任官职,赵戬拒绝不答应。董卓发怒,召见赵戬想要杀掉他,旁观的人都为赵戬感到害怕,然而赵戬自己却镇定自若。及至见到董卓,赵戬他神色严肃地发表言辞,陈说其中的是非曲直。董卓虽然为人凶残暴戾,但是最终还是向赵戬屈服道歉,晋升赵戬担任平陵县县令。赵戬从前的上司王允被李傕、郭汜所杀害,没有人敢上前去为王允收敛尸体,赵戬便抛弃官位职任去为王允收敛尸体(据《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四十七》注引《典略》,赵戬之后被任命为万年县县令)。三辅地区(本指西汉武帝刘彻至东汉末年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此处应该指这三位官员所管辖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地方)遭遇到动乱,赵戬便客居荆州,刘表让他作为自己的宾客。曹操平定荆州,拉着赵戬的手说道:“怎么这么晚才见到你呀!”于是就征辟赵戬担任丞相掾。后来赵戬担任五官中郎将曹丕的司马,又担任魏王国相国钟繇的长史,他活到六十多岁的时候去世(据《太平御览·疾病部·卷五》注引《典略》,赵戬因为曹操去世而哀伤过甚,疽疮病发而死;据《三国志集解》,惠栋注解赵戬是东汉太常赵岐的侄子)。蜀地的物产富饶而百姓们安居乐业,先主大摆筵席来犒赏士卒,他取出蜀郡城中的金银财物分赐给将士们,而将谷物与布帛发还给了原主人。先主又兼任益州牧,他以诸葛亮为重要的辅佐大臣,法正作为出谋划策的主要谋士,关羽、张飞、马超作为统兵杀敌的得力战将,许靖、糜竺、简雍担任幕僚,其他的人比如董和、黄权、李严等人他们原本都是刘璋所任用的官员,而吴壹、费观等人又都是刘璋的婚姻亲家,彭羕又是为刘璋所排挤的人,刘巴又是先主自己过去所一直忌恨感到遗憾的人,先主都安排他们处在显要的职位上,让他们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于是有志之士,都竞相劝勉为先主尽情效力。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以先主已经取得了益州,于是便派遣使者(据《三国志·吴主传》,此处的使者即为诸葛瑾)前来致意想要得到荆州。先主说道:“必须等到我得到凉州之后,就把荆州交给你们。”孙权对此感到十分地恼怒,便派遣吕蒙率领兵马偷袭夺取了(荆州)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这三个郡。先主率领兵卒五万人东下抵达公安县,命令关羽进军至益阳县。这一年,曹操率领大军平定了汉中郡(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于215年七月平定汉中郡),张鲁遁走逃往到了巴西郡。先主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与孙权进行联盟和解,并且分出荆州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这个三郡的土地划分归属于东吴,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这三个郡的土地划分归属于西边的自己,然后先主率领兵马返回到了江州县。先主派遣黄权率领军队前去迎接张鲁,但是张鲁这个时候已经投降了曹操(据《三国志·武帝纪》,张鲁于215年十一月降曹操)。曹操派遣夏侯渊、张郃屯兵于汉中郡,曹军屡次前来进犯骚扰巴西郡的边界。先主命令张飞率领兵马进驻于宕渠县,张飞率军与张郃等人交战于瓦口(据《三国志集解》,谢锺英认为瓦口是指渠县东面的长江与渠水的交汇处),张飞率领军队击败了张郃等人,张郃收兵退回到了南郑县。先主也回到了成都城(据《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刘备于216年回到成都城)。

       建安二十三年(218),先主率领众将领进军攻打汉中郡。另外分出兵马派遣将军吴兰、雷铜等人率军进入武都郡,他们却都被曹操的军队所消灭(据《三国志·武帝纪》,刘备在217年十二月派张飞、马超、吴兰等人屯兵武都郡下辩县,而吴兰、雷铜被杀在218年春天)。先主进兵至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人相持对抗。

       建安二十四年(219)春天,先主率领大军自阳平关南下渡过沔水(即指汉水),沿着山势逐渐向前进军,在定军山、兴势山一带安营扎寨(有版本作“于定军山势作营”,即刘备率领大军沿着定军山的山势来安营扎寨,则刘备就没有在兴势山安营扎寨)。夏侯渊率领军队前来争夺这个地方。先主便命令黄忠率领军队(依靠着山势)居高临下并且击鼓呐喊进攻夏侯渊的军队,黄忠就将夏侯渊的军队打得大败,并且斩杀了夏侯渊以及曹操所委任的益州刺史赵颙等人(赵颙疑似是曾对抗马超的赵昂,据皇甫谧《列女传》,杨昂曾担任益州刺史)。曹操亲自从长安城率领人马向南来征讨先主。先主对此预测说道:“曹操虽然亲自率领大军前来,但是他也无力挽回败局,我必定能够占有汉水流域的土地。”等到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先主,先主集结军队固守于险要之地,始终不与曹军正面进行交锋,曹军累月攻打先主也没有能够取胜,曹军之中逃走的士卒却日益增多。夏天,曹操果然撤军返回了北方地区,先主于是就占有了汉中郡的土地。先主又派遣刘封、孟达、李平等人前往上庸郡攻打申耽(李严此时未改名为李平,据《三国志集解》,赵一清怀疑是两个人,潘眉认为“李平”是衍文。笔者认为李严至汉中郡或是诸葛亮派的援军,或指未改名为王平的何平)。


《裴注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第二》翻译(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