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微小说:跑路
“汪行长跑路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好像长了翅膀到处飞传。银行全体员工惊讶之余,很是惋惜。在大家的印象中,汪行长长得有福相,鼻架一副金丝边眼镜,平时谈吐尽显儒雅之风,不是那种霸权强势之人。这到底怎么了呢?根据邻居说,在汪行长出走之前的那天晚上,他家门口围了一堆人,门口被涂邪,拉扯的条幅上写到:“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行长不能骗人”等等,乱哄哄地闹了一夜,最后围堵之人被警察驱散。
原来,汪行长替人担保贷款1000万元,而所借款项之人,是本市关联企业负责人,因经济大环境影响,化工行业是银行限贷企业,再加上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恶性循环,企业走险棋,拆借了民间资金,汪行长便参与了其中。员工们都记得,汪行长最后一次开会做报告的情景,他在台上激情飞扬,作“拿什么拯救你的职业生涯”的主旨演讲,汪行长要求大家“爱岗敬业,珍惜生命”,还大度地向有关受处罚员工表示歉意,撤销有关因业务差错被处分人员的几份通知,受罚员工是欢欣鼓舞,感激涕零。

编辑
汪行长能去哪里呢?作为台上台下的两面人,纪检监察部门很重视监督力度。纪检的章组长在核查汪行长的历史档案中,发现汪行长在当业务主任时就有案底。当时因业务需要,行里从三方中介公司招聘了一批劳务派遣制的合同工,一位兰姓女子长相秀美,气质迷人,汪主任看了很是喜欢,就把此美女调到身边干秘书,因工作关系两人走得很近。
在一次外出考察的车上,两人粘糊得旁若无人,同行的第三人在晚上去汪主任房间汇报工作,发现汪主任床上凌乱,还有长发粘在床单上,正好宾馆服务员敲门跟汪主任说,“避孕套的钱不能开发票!”场面很是尴尬。过后不久,兰姓女子割腕自杀未遂,听说汪主任答应人家帮兰女子转正,可是事情久拖未决,而兰姓女子流产的事被家人知道了,家人找汪主任算账,闹了几次后,经过协商汪主任负责赔偿兰女子20万元,单位记档警告一次。
这件事情以后,汪主任思想有点消极,偶尔单独或三五成群喝点小酒,有一次稀里糊涂地把地下室一辆没锁的自行车直接骑走了,车主人到处找车没结果,车主人只好去保卫值班室调监控,发现汪主任没打招呼骑车走人后,很生气,于是就告诉在行里当领导的表哥,要求汪主任给个说法,汪主任比较被动,搞得灰头土脸。
汪主任也不是经常回家,他感觉到进入家门就很沉重,媳妇经常带着有身体缺陷的儿子外出看病,家里清冷。就在他要感到绝望时,命运有了转机。在一次上级行来例行检查,他发现带队的负责人是他发小,于是几经运作,汪主任成了后备干部,作为培养对象使用。在汪主任当行长前的离任审计中,有一张购买电脑的8000元发票报销不太规范,但上面要求放行,汪行长的梦想成真了。

编辑
汪行长是信贷业务出身,懂业务,经常下基层考察企业。市内有家军转民的军工企业,选择的经营方向不对,产品滞销,效益不好,大量员工下岗,上面集团拨付20万元的“职工下岗再就业”的补助费用被该单位财务部门私分挪用,在上级单位审计时发现漏洞要求整改,于是该单位领导找到汪行长研究“银企对账”的策略问题,企图过关,而汪行长贡献了智慧,自己家里也多了一辆轿车。汪行长权利大了,生活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孩子的看病钱也有了着落,汪行长很是享受,常满面春风地提到儿子,幸福指数明显飙升。
一切都存在变数。章组长在查询有关汪行长的信息时,发现汪行长一家早已办了护照,早前半年已移民澳大利亚,媳妇先入的外国籍,这次汪行长外出,携卷金额是510万元,章组长叹息:防微杜渐真难啊!由于是职责所在,纪检章组长报经党委同意,取得上级纪委支持,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时间红色通缉令遍布全国。可想而知,汪行长将是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脚踩红线,国家反腐已经加强国际合作了,何时引渡归案呢?国法的绳索已经把汪行长的脖子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