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新类型作品,教科书式的一部作品——简评《石纪元》
早在动画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推荐我去看了,但看了一眼故事简介,瞬间就没了兴趣。因为刚从这个介绍中,我就看到了很多这部作品潜在的雷点,作者只要稍微偏离一点正规,那么这部作品瞬间就会变成第二个《我的英雄学院》。
但是趁着疫情被封锁的这个星期,正好抽时间看看,以来看看作者有没有触发这些雷点。
就结果来说,作者几乎完美的规避了作品中我预想的雷点,并且将《jump》新战略能够贯彻的一部作品。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石纪元》这部作品,来谈谈为何我要称呼其为新世代和新类型作品的教科书的一作。

《jump》新思路
众所周知,自八十年代开始《jump》为代表的日本漫画杂志的商业思路都是,制造一个能够连载十年以上的超级作品,以此为台柱子,配合其他中坚作品,来收割读者。八十年代《七龙珠》(连载11年)就是台柱子、九十年代三驾马车《火影忍者》(连载15年)《海贼王》(连载时间无法确定)《全职猎人》(可以算作10年)
千禧年后,《死神》(15年)《家庭教师》(10年)《银魂》(15年)
但是,一切都在2015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
2015年开始,大部分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的作品陆陆续续开始完结。
讲道理这个时候《jump》应该会培养多个超长篇台柱子了。但2015年后,10年前后连载的作品也顺势完结,几乎没有超长篇的诞生。
尤其是《鬼灭之刃》这部作品,如此火热的程度,很难想象《jump》的编辑部会这么痛快的让其完结,回忆当年《七龙珠》,鸟山明想要完结都不让,必须搞成大长篇。
而动画化也能发现端倪,《JUMP》很多御用长篇动画公司(比如东映、日升等A级公司,有年番制作经验的)不再是《jump》首先的动画公司,相反,很多有着季番制作、深夜动画制作或者是精品动画制作经验的公司中标。
而作品方面,超长篇不在是《jump》追求的,中短篇、且情节紧扣,不在为了拖延连载而水成为了新世代漫画的一个特征。
配合上面有着季番制作经验的动画公司,用短小的动画来宣发,配合漫画连载和完结进行动画制作,抓住读者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式。
总结一下就是。《jump》新世代的作品,不在要求长篇连载,需要中短篇连载,剧情要紧凑吸引人,动画多为季番,但是会在关键节点进行制作,配合漫画宣发。
与其说是《jump》思路转变,不如说是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一部注满水的超长篇,连载十年的动画或者漫画,不在是人们的首选了。
现在想想也是,我当年看《七龙珠Z》的时候,VCD的快进键都快被摁坏了。但是当时着实没啥可以选的,所以只能看孙悟空和敌人互相吼上大半集了。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游戏、短视频等娱乐手段太多了,连动画都翻了几倍。注水大长篇已经很难吸引人了,如果继续固守以前的思路,势必会被时代淘汰。
《jump》的改变可以说情理之中的。

新世代、新思路的作品应该需要什么特点?
1.剧情要紧凑,世界观不能无限扩大
其实上面已经说了。相比之前的大长篇,首先第一个特点就是剧情要紧凑。甚至单元剧的形式也是很受欢迎的。而且在剧情方面,不会过度的扩大世界观。
这点我们对比一下老的长篇作品就会发现,老作品因为十年的连载,为了能够有空间继续讲故事,会不断的扩大世界观的描写。(各位仔细回忆一下这些老长篇)
而新世代作品相反,剧情十分紧凑,虽然也有章节划分,但是各个章节都会维持在一个世界观或者是主线剧情当中。
2.角色塑造问题
老长篇的主角,大家会发现,塑造的其实很简单。大部分就是热血,然后注重友情,喜欢努力。因此他们最喜欢打嘴炮,打嘴炮的过程中,读者和观众就会觉得剧情开始拖沓。
而对于新世代的作品来说,主角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正义人的模板,他需要立体起来。这么做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现在的观众和读者其实很大程度上有为了角色而观看某部作品,没错,就是我们常说的嗑CP。另一方面,个性鲜明的角色也方便二创的进行。

石纪元做到了哪些?
那么接下里就要说一下,为何说《石纪元》是一部教科书式的新世代作品。
首先是剧情这里,动画看下去,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甚至为了剧情快速跟上漫画,进行了加速,所以动画整体看上去节奏非常紧凑,我在补番过程中几乎没有快进过。
实际上,这是大部分新世代漫画都有的特点,尤其是动画化后的作品,动画组在制作的时候,都会加快剧情推进速度。
《石纪元》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角色的塑造。
《石纪元》的角色塑造简直可以拿来当教科书来使用,和《我的英雄学院》一比,这个差距就很明显了。《我英》即使没有zz事件发生,这部作品中期开始的角色塑造问题也会毁了这部作品。
那么《石纪元》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角色塑造呢?我们挨个来点评。
首先是主角:石神千空

如果一部作品告诉你,这部作品的主角非常的厉害,脑力担当,冷静并且有着主角光环。
那么我们脑海中多半会下意识的想象出一个龙傲天角色,这个角色不近人情,语气冷淡,难以让人接近。
但是千空第一个特点,那就是他非常的平易近人。
千空的角色塑造打破了传统日式作品的脸谱化设计,而是将现实和人们的理想进行了结合,千空有着一个优秀的科学从业职所有的所有的优点。
如同千空在剧中的台词,“科学是对所有人都平等的。”所以千空很平易近人,他不会因为大树不懂科学而排斥或者看不起他,不会因为克罗姆还处于原始阶段就瞧不起他。就像千空对马古玛说的,在未来的科学世界,不是掌握科学的豆芽菜统治的世界,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好家伙,什么共产主义社会构想图了)
而科学家具备的另一个理想特点,也就是千空塑造的第二个特点。那就是对科学有着孩童般的好奇。
千空在面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克罗姆等人有意思的构想,或者是找到适合的材料,都会流露出孩童般的快乐。
千空在制作科学设备和试验的过程中,虽然我们能看到是千空一手在讲解和指挥,但是我们感受的不是千空在给我们炫耀他的知识,而是一个孩子发现了什么神奇的宝贝,迫不及待的想和你分享的感觉。
除了科学家理想的性格外。剧情通过一些其他的关键情节,更加立体了角色的塑造。
虽然很多人指着漫画骂,漫画中很多试验过程都过于合理化了。不过作品中的千空,其实也不是一直一帆风顺。
在酿酒那里,我看到那里,原以为千空会直接酿出酒,然后用上几天时间制造出石化接触液,结果没想到酿酒第一次就失败了。作品中,千空的试验失败了无数次,复活液的调制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
在后面的很多情节中,千空也会失败。通过这种失败,一方面配合了剧情对科学的认知,是在不断试错和失败中成功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塑造千空的性格。
抛弃科学家的一面,剧情通过一些其他内容,也让千空更加的立体。
很多弹幕也都指出了。
千空看似冷静和只讲合理性。
但他会想方设法的救所有的同伴,会在夜空中想起自己的父亲。
本作中,对千空和其父亲的刻画可以说是正反都在衬托出千空的形象。
在正剧中,千空一次也没有想过有关家人,也就是父亲的相关事项。其实正常人应该像杠一样,复活后发现以是千年后的世界,想起了家人而不禁潸然落泪。
那么千空真的没有想父亲吗?
在本部动画的最后,当千空知道村庄是父亲留下的后代建立后,在父亲的墓地,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独自落泪。
结合前面的一个情节。
千空和克罗姆去取硫酸。克罗姆有些迟疑的时候,发现千空独自上前,正在感慨千空果然是一流的科学家,什么都不怕。但仔细一看,发现千空的手其实在不停的发抖。
千空也害怕,但他必须要上前,如果他也害怕了,也畏惧了,如何带领同伴不去害怕呢?千空的科学王国,之所以自信和无所畏惧,是因为他们把千空当做了后盾。所以千空知道,自己不能软弱,不能害怕,只能往前。
因此,他其实一直很想念自己的父亲,但是一直没有轻易的流露出这个情感。
终于在一个夜晚,他独自一人,回味着父亲的留言,留下了泪水……
这种很好的把握了感性与理性的角色,正是现在很多作品欠缺的。
一些作品中,主角龙傲天的过于理性,失去了人的感性,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现在人们张口常常说的过于圣母或者没有人性等等。
而另一些作品又过于感性,角色没有一点理性,或者理性太少,接地气接到地府去了。过于弱小和感性的主角也难以让读者和作品中的气体角色感到安心。
类似找到平衡的角色有很多。
比如大树想要保护所有的人,但是面的司作为敌人,也不会过于博爱而惹出麻烦。在千空第一次指出司是敌人的时候,大树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他认可千空,所以会跟着千空一起。这就很讨喜,我还以为这部分剧情还要水上一下大树嘴炮司,非常让人舒服。

简单总结一下。
作为新时代的代表作,贯彻了《jump》这段时间的理念。
剧情紧凑,中篇连载,不拖沓不墨迹。
主角要有立体感,既有过人的,能让读者和剧情中的角色感到安心的强大,还要有正常人平凡的一面,能够让人触碰到。
由于主角的平衡性,所以减少了不必要的嘴炮环节,很多以往大家都会快进看的无聊情节,在这部作品中大大减少。
因此不难想象,未来的作品,我们会看到很多连载适度,且故事不会过于暴走,在合适的时候完结,主角拥有平衡且让人舒服的设计。
当然,能做到这点还是很难、
今天我在写本文的时候才发现

三天前石纪元已经完结了。
那么至此为止,《jump》上四个主要作品都已经宣告完结。那希望之后《jump》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精彩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