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四十三——智宁俞假鸩复卫 老烛武缒城说秦
上次说到晋文公带领一堆诸侯朝见周天子,周襄王接受朝贺后,就要返回洛阳,晋文公和一众诸侯一起相送。晋文公命先蔑押送卫成公去洛邑。当时卫成公生病,又命一个随行的医生衍借看病为名,找机会鸩杀卫成公。周襄王走后,众诸侯还没各回各家。晋文公便提出一起讨伐不肯会盟还和楚国交好的许国。这些诸侯不敢说半个不字,只好答应。
晋文公做主,和齐、宋、鲁、蔡、陈、秦、莒、邾八国诸侯带兵一齐向颍阳进发。其中郑文公和楚成王有姻亲,只是怕晋国的实力所以才和晋文公交好。这次郑文公见晋文公处理曹、卫两国的方式有些过分,想起来当初晋文公出逃时,自己也是没有礼待他,一旦晋文公用对付曹、卫的方式对付自己,这可受不了。于是郑文公想要退出这次攻打许国的队伍,说不定以后还能和楚国有所利益往来。郑国上卿叔詹见郑文公有所犹豫,便劝郑文公和楚国彻底断绝关系。郑文公并不同意叔詹的看法,以国中有传染病流行为由,不仅不和晋文公一起讨伐许国,还暗中和楚成王勾搭在一起。
许国听晋文公带兵来伐,慌忙派人向楚成王告急。楚成王刚刚经历过一次兵败,不想再和晋国有正面交锋。所以没有派兵去救援许国。这也就导致了晋过军队把许国围的水泄不通。
曹共公由于没有得到晋文公的赦免,还被囚禁在五鹿城中,曹共公花重金请了一个说客——侯獳去劝说晋文公。侯獳来到颍阳晋文公处,碰巧晋文公因为劳累染了寒疾。晋文公在梦中梦见一个衣冠鬼索要食物,晋文公将其呵斥驱赶,之后晋文公的病却更加严重,以至于到了下不来床的地步,便召见太卜郭偃算一下凶吉。就在这时侯獳送了一箱珠宝贿赂郭偃,郭偃心领神会,答应了下来。
郭偃来到晋文公面前,晋文公命郭偃进行占卜。郭偃装模作样的占卜起来,事毕。晋文公问郭偃吉凶如何。郭偃 : 卦象显示有个囚犯君主希望能够得到君侯的宽恕。
晋文公: 哦?可否说得详细一点。
郭偃: 以属下之见,应该是曹侯。当初齐桓公会盟众诸侯时,宽恕各国。当今天下,无人能与陛下争锋,况且当初陛下已经答应赦免曹侯,可现在还没有所行动,所以上苍才会怪罪下来。郭偃这席话使晋文公茅塞顿开,顿时觉得病好了一半,即刻派人去五鹿城赦免曹共公,之前割给宋国的土地也都全部还给曹国。曹共公从监狱里出来,如同鸟脱牢笼,豁然开朗。曹共公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颍阳感谢晋文公的大恩大德,也承诺会参加围剿许国的行动。晋文公见曹共公已经出来,病情也好了不少。
许僖公请求楚国出兵相救,却得到楚国的拒绝。无奈的许僖公只好出城投降。晋文公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见许僖公投降,也和众诸侯一起回去了。临别之际,秦穆公和晋文公约定好,以后若是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开口。
话分两头,周襄王回到京师,群臣拜贺已毕。先蔑传达晋文公的命令,派人监管着卫成公。周襄王有意保全卫成公,但是晋文公对卫成公十分憎恨,又派人在这里监视。周襄王不想得罪晋文公。
卫成公身边只有一个服侍之人——宁俞,宁俞寸步不离卫成公,凡是卫成公吃的饭自己先吃一口确保没有问题后才给卫成公食用。先蔑多次催促医衍下手,无奈宁俞保护措施做得好,只好作罢。医衍实在是没有办法,就找到宁俞向其告知了实情。宁俞看出来医衍说了实话: 你对我掏心窝子,我怎么不帮你。晋侯老了,不信人为而信天命。曹侯不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个巫史给他卜了一卦,他就信了。医衍也是个聪明人,心领神会,这是要他借鬼神之命为自己开脱。宁俞也回去告诉卫成公如此如此。
宁俞假借卫成公的命令,向医衍取药酒。医衍随即当着先蔑的面配成一瓶药酒,里面虽然有毒,但是剂量非常少不至于到致死的地步。医衍带药酒来到卫成公住所献上,卫成公以为药酒中有毒立刻警惕起来,医衍拿着药酒强行灌入卫成公口中。刚灌下去两三口,医衍大叫着跌倒在床边,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宁俞吃了一惊,赶快扶起医衍。过了好长一会儿,医衍才醒过来。宁俞赶忙问医衍怎么回事,医衍答道: 刚才灌药时,我看见一个神仙,身长一丈有余,装束威严,说是来救卫侯。说罢,我被他投过来金锤击中,药瓶掉了也不知道。卫成公描述的也和医衍差不多。宁俞骂道: 原来你是想来毒害卫侯,还好有神明保佑,我和你拼了。宁俞和医衍扭打在一起,旁边的人赶忙劝架,把两人拉开。医衍灰溜溜的回去告诉先蔑。先蔑以为卫侯真的有神明庇护,上书给晋文公,晋文公也信以为真,命先蔑就此作罢。因此卫成公侥幸存活。
另一边,鲁僖公和卫成公世代有联姻,听闻晋文公没有问责毒杀不成卫成公的医衍,便问大臣臧孙辰关于卫成公是否会回国继续执政的问题。臧孙辰认为卫成公一定会回去的,还请鲁僖公向晋文公求情放过卫成公,还能留下美名。鲁僖公觉得言之有理,命臧孙辰带白璧十双献给周襄王,为卫成公求情。周襄王不想得罪晋文公,便说: 这是晋侯的意思,如果晋侯能够赦免卫侯,朕没什么可说的。臧孙辰: 晋侯不还是陛下您的臣子嘛,还请陛下您下道命令。
周襄王也没说什么,只把白壁收了,臧孙辰知道周襄王是答应了。便驾车来到晋国拜见晋文公,又拿出白壁十双献上,请求晋文公宽恕卫成公。晋文公: 卫侯人在京师,寡人怎么能做决定呢?
臧孙辰: 君侯代天子以令诸侯,君侯如果能够饶恕,和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此时先蔑也说: 鲁、卫有亲,如果看在鲁国的面子上放过卫侯,让两国都和晋国交好,何乐而不为。晋文公最终答应放过卫成公,命先蔑和臧孙辰到京师请周襄王释放卫成公归国。
当时卫大夫元咺已经立公子瑕为君。卫成公担心自己回去的时候,元咺会发兵阻挠,便和宁俞商量起来。宁俞: 我知道周歂、冶廑这两个人因为拥立公子瑕有功,但没有被提拔,内心不服,我觉得他们二人是可以结为内援的。我还有一个好友名叫孔达,这个人可是宋国忠臣孔父的后裔,有经天纬地之才。孔达也是认识周、冶二人,倘若能够请孔达传达您的命令,用高官厚禄拉拢周、冶二人,把元咺杀了,其他人便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卫成公将这事全权托付给宁俞。宁俞暗地里联系孔达,和周歂、冶廑二人合作。周歂、冶廑二人一口答应下来,决定在元咺晚上巡城时刺杀元咺,再杀入宫中,干掉公子瑕,扫清宫室,迎接卫成公回国。
日落时分,元咺在城楼上巡逻,周歂、冶廑二人一起手起刀落将元咺杀死。并带领自己统领的部队一路高呼卫成公回来的消息,百姓们不敢搅和,纷纷紧闭大门,足不出户。事发突然,连那些在朝为官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个袖手旁观。周歂、冶廑二人杀入宫中,公子仪被杀,公子适方投井自杀。第二天,周歂、冶廑二人召集百官,迎接卫成公回国。
卫成公复位之后,要去祭祀先王。卫成公让周歂、冶廑二人一起去太庙向先王报喜。周歂先冶廑一步来到太庙门口,周歂突然七窍流血,暴毙身亡。接着冶廑来到,吃了一大惊,慌忙脱下礼服向卫成公辞职。卫成公也不强求,答应了辞职的请求。不到一个月,冶廑也暴毙而亡。之后卫成公命孔达为上卿。宁俞为亚卿。孔达将元咺、公子瑕之死全部推到周歂、冶廑二人身上。
周襄王十二年的一天,晋文公想起来郑文公违背盟约和楚成王私通,准备攻打郑国。便问先轸是否可行。
晋文公: “我们这次出兵郑国可以和秦国一起,此行必胜。”
先轸:“我们如今兵强马壮,称霸天下,何必向他人借兵。”
晋文公:“我和秦侯之前说过。有战事要联合,这次不告诉一声,怕是不合适。”
先轸:“郑国所处的位置在天下中心,齐桓公称霸时也要争夺郑地,如果和秦国联合,战利品多多少少也要分给秦国一点,不如我们一家独吞。”
晋文公:“郑国距离我们近,离秦国远,秦国从哪里得利?”
晋文公和秦穆公约定好在九月上旬一起攻打郑国。
晋文公临走之时,想带上出逃在晋国的公子兰(郑文公的弟弟)。公子兰对晋文公十分忠诚,所以晋文公也十分喜爱公子兰。这次晋文公带上公子兰意思是让公子兰带路。公子兰不愿意看到国家被攻打所以拒绝了晋文公的命令。晋文公留公子兰在郑国边境,准备攻下郑国立公子兰为君。
晋文公和秦穆公一起来到郑国边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兵驻扎在汜南。
郑文公得知晋、秦合力攻打,郑国大夫叔詹建议让一位口才好的人去说服秦穆公,如果能够成功说退秦穆公,举全国之力是可以抵抗晋军的。郑文公忙问何人可以担此重任,叔詹推荐了佚之狐。郑文公召见佚之狐,希望他能够为国出使秦营。佚之狐自知能力有限,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郑文公问这个烛之武是个什么样的人。佚之狐告诉郑文公,烛之武已经年过七十,因为政绩平平,多年没有升官。郑文公急忙召见烛之武入朝觐见。烛之武登上朝堂,只见他须眉尽白,步履蹒跚,满朝文武都无不窃笑。
烛之武行完大礼后,问郑文公有何事。郑文公说: 佚之狐说爱卿你口才过人,这次是想请您说退秦军,不知您意下如何。烛之武再次叩拜,答道: 臣才疏学浅,年少力壮之时尚且不能为国建功立业,况且现在已经到了日暮西山之时,话都说不利索,还能为国做什么。
郑文公: 爱卿为国数十载,一直没有重用,这是寡人的过错。这样,寡人封你为亚卿,希望能够为国走一遭。再者,郑国灭亡了,对爱卿你也没好处啊。
佚之狐: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现在正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希望老大夫能够接受国君的请求。
烛之武带着使命半夜从城楼上缒下,向秦营而去,烛之武见到秦穆公。
烛之武: 秦、晋围攻郑国,郑侯知道灭国是一定的了。如果郑国被灭能够有益于君侯,我也不必来这一趟。郑国距离晋国近,距离秦国远,就算秦国能够得到这些土地,管理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如果秦、晋出现摩擦,这块土地也是最先被夺去的。如果晋国强大起来,那么对于秦国可不是一个好事情。如果保留郑国,我们会记住这份恩情,以后秦国的使者路过,我们自然会提供缺少的物资,这样不也挺好。再看那晋国,当初晋惠公曾经许诺给您五座城池,回国后残害秦国使者,拒不履行承诺,晋国人就是这么没信用。还有晋伯继位以来,在秦晋边境线上驻扎那么多军队,那是防谁的?君侯对晋国那么多好处,可您又得到什么回报呢?那晋国可野心不小,现在它想攻打郑国,向东拓展版图。它日如果羽翼丰满,想向西拓展,肯定是要和秦国开战的,那时候可就为之晚矣。借道伐虢之事就是教训!
秦穆公沉思良久,再三考虑,觉得烛之武说的有理。百里奚觉得这是烛之武的离间计。烛之武向秦穆公保证,如果秦穆公退兵,那就和秦国签订盟约,臣服秦国。秦穆公听后大喜,和烛之武歃血为盟,并且命杞子、逢孙、杨孙三将带领两千兵力守护郑国。秦穆公没有告诉晋文公就秘密班师回朝了。
晋文公得知秦穆公退兵,而且还派人保护郑国,怒火中烧。狐偃请求出兵追击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