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2020年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育明400分学员整理)

2020-03-19 14:14 作者:育明考研考博咨询师  | 我要投稿

2020年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育明400分学员整理)

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整理

2019年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录取的学生中有5名是育明教育学员,占到一半左右。南开大学行管这几年复试线比较高,竞争越来越激烈,真题灵活度越来越高了。

884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13-2014年卷),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政策学》,王骚,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 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7行政管理学

《行政学》,沈亚平 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行政管理学》, 夏书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行政管理学》 ,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版;

辅助资料

《全国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每年录取的考生中有近一半是育明学员,如此好的成绩的原因在于三点:一是权威的内部信息,二是考前精准押题,三是给学生的全称规划和重点难点指导及答题技巧指导;初试辅导课程包括一对一辅导和视频课程,由在校教授授课(包括参考书重点讲解、真题讲解、答题技巧讲解、考试范围讲解、面试技巧讲解、申请材料讲解),具体登陆育明官网咨询或者登录“腾讯课堂”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自主购买课程进行学习。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Q群:1077-1265-44

一、名词解释题

1.政策执行(2020年南开大学;2011年、2019年、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江苏大学;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

育明教育提示:详情参考15.2常考知识点梳理【考点1】政策执行的定义的内容。不同院校规定的参考书目不同,对应的知识点也有不同,以示区别。

2.政策执行力(2019年南开大学;2014年、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

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主体,是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和人员的统称,不仅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也包括负责公共政策执行的非官方政治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和个人。在当代中国,还包括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构、领导者和其他享有执行权的党的干部。对政策执行者及其政策执行力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

3.政策执行偏差(2017年天津商业大学)

所谓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政策目标的偏离和不良后果的出现是统一不可分的。政策是否偏离了政策目标,是根据政策执行当中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确定的。也就是说,政策目标的偏离是执行偏差的本质属性,不良后果是执行偏差的表象特征。

4.政策失真现象(2020年西藏大学)

政策失真现象是指政策执行及其结果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相符合的问题。

政策失真的四种表现形式:

(1)政策表面化:是指在政策执行中做表面文章,政策内容难以真正落实。

(2)政策扩大化:是指突破政策界限,扩大执行范围,歪曲政策目标。

(3)政策缺损:是指一个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落实,其余被遗弃

(4)政策曲解:是指制作成在执行过程中被换入表面上与原政策一致,而事实上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

5.政策变通(2016年中央党校;2015年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

政策变通是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方法,是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种灵活变通也被称为“行政自由裁量”,是一种不变之中求变的艺术,西方学者称之为“行政权的核心”。

政策变通包括三种形式:

(1)“求神似,去形似”。是一种正确的变通形式,做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 一,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落实。

(2)“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是一种不正确的变通形式,把政策理解成照搬、照抄和照转,缺乏灵活变通性,盲目、机械地执行政策。

(3)“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也是一种错误的变通形式,夸大政策的灵活性,否定政策的原则性,随意变通政策。

做好政策变通要遵循以下条件:

(1)了解上情。加强政策学习,领会精神实质,这是合理变通的前提条件;

(2)摸清下情。要深入调查研究,明了实际情况,这是合理政策变通的实践基础;

(3)上下情有机结合。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是政策变通的关键。

6.互动理论模式(2017年厦门大学)

互动理论模式的提倡者是麦克拉夫林,其主要代表作是《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麦克拉夫林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手段做出的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二者相互调适的程度。

麦克拉夫林的这一理论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彼此的需要和观点并不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彼此必须放弃或修正其立场,寻求一个双方皆可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富有弹性,可因环境因素或受影响者需求、观点及改变而变化;

(3)这一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双向交流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流程;

(4)受影响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仍将反馈到政策上,以致左右政策执行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

7.公共选择理论(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复旦大学;2013年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

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认为政治活动中的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相应行动的。

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要素:

(1)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注重于分析个人行为以及个人行为如何通过政治过程发生影响。

(2)经济理性。强调人在政治领域也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最大化。

(3)交易政治。认为政治应被视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各种交换从而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讨价还价和市场交易的性质。

公共选择理论对政策执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二、简答题→论述题

1.政策执行的特征(2012年西南大学)

育明教育提示:详情参考15.2常考知识点梳理【考点2】。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参考书目,对应不同的知识点。

2.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2019年中山大学;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江苏大学;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厦门大学)

育明教育提示:详情参考15.2常考知识点梳理【考点9】。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参考书目,对应不同的知识点。

3.政策执行过程(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

答: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执行过程如下:

(1)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就是要使政策对象知晓政策、理解政策,从而自觉地接受和服从政策。政策宣传对政策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政策宣传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政策细化

政策细化就是要分解政策目标,做到行动有计划。因此,要在基本原则指导之下,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出政策执行的具体计划。

(3)物质与组织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要的财力和物力的准备。

组织准备要解决组织形式问题,建立组织机构,配备领导和下属人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4)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就是使得不同的执行机构、分散的执行人员形成有机整体,保证政策执行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实现政策目标共同努力。

(5)政策试点

政策试点可以验证政策,又可以从中取得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为政策的全面实施做好准备。特别是涉及全局性的、非常规性的、带有风险性的、受多重因素影响的、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不确定的政策,都应选择试点,进行小范围实施。

(6)政策推广

政策推广是指在取得政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政策。政策推广要求严格遵循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执行的功能要素,以保证执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政策目标的真正实现。

(7)政策监督

在政策执行中需要建立政策监督机制,以抑制政策失真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策监督主要包括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党组织的监督、人大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2019-2020年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育明400分学员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