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note》| 被封杀的智斗巅峰,夜神月正义是否?
文 鸽子别咕咕了 早在07年,那个没有网盘,一切网络亚文化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时间段,有这样一部动画,凭借自身的前卫特性,在5月末遭到全方位的封杀。 它就是《死亡笔记》。 一、死亡笔记的相关
《死亡笔记》主要讲述了名为夜神月的这样一位标准好学生捡到了掉落于人间界的死亡笔记,如果在笔记上写有某个人的姓名,写者脑中同时浮现该者的面容,那么这个人就会出于某种原因而死(具体原因可由写者来定) 在捡到死亡笔记后,三好学生夜神月便利用它惩恶扬善,惩罚罪犯,他希望借由死亡笔记之手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罪恶的新世界,并成为新世界的神(卡密!)
面对夜神月,抓捕罪犯的L与作为杀人犯的月展开了一场场你来我往的智斗。 这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动画,自身创造了无数名梗。 比如:“除了我还有谁做到吗?”
计划通这个词就出自这里
由于其自身精彩的智斗剧情和巧妙绝伦的情节设计,被很多人尊为神作。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时过境迁,星霜荏苒,无数新番如同云开后的天空,群星璀璨,但几乎没有几个番的智斗能达到《死亡笔记》的水准(我听说《叛逆的鲁鲁修》智斗也很不错) 仅从我个人而言,《死亡笔记》无疑我目前看过智斗方面最nb的番。 二、被封 《死亡笔记》被封的原因并不是血腥暴力,而是从中透漏出的价值观问题,这部作品的竟然是夜神月这个杀人狂魔来担当主角,这对于分级制度尚不明确的我国来说无疑是背离道路的,这也使得《死亡笔记》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死亡笔记》的前卫在角色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主角的夜神月和男二的L拥有完全相反的剧本,在一开始,L出于正义决定抓捕杀人无数的夜神月,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L自身的正义性被降低,我们不难看出L与月对决的本质实际上根本不是正义与邪恶之间对决,而仅仅只是,一名天才对另一名同样孤独的天才发起的对决。
男主夜神月,利用死亡笔记惩罚罪犯,但对于威胁自己的人,他也照杀不误,而L,对于“13天”这个规则希望使用罪犯来检验这个规则,无论在哪种角度上看都是对生命的漠视。 由此,我们便能看出为什么《死亡笔记》被封禁了,没有一个良好的分级制度以及这种动画是面向未成年人,再加上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有着“主角就是正义”的刻板印象,所以导致了三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只能看到主角夜神月的神一般的操作和帅气,却没有能力去思考夜神月本身做法的正确与否,他们认同夜神月,把他当作正义的化身,仅仅是出于夜神月是主角,他做的就是帅。 这种以暴制暴的正义,当被青少年所接纳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极大的,面对非正义的行为,这些人成熟后很大概率将成为魅上照这种极端角色 三、谈谈善恶的问题
《死亡笔记》确实影响深远,是现象级的作品,可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如今认为通过暴力就可以制止邪恶的人仍大有人在,面对这样一部深刻的作品,我们很难不去思考其中的内涵,尤其是善恶问题。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夜神月是否是正义的?或者说:什么是善,又什么是恶? 柏拉图也许会说:善恶都是相对而言。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假如夜神月所构想的世界,一个罪恶几乎不存在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可能有人说:“幸福极了”或许短期如此,那么长期呢? 邪恶并不是一种表面现象,知道了它的原因并不一点就能消除它,罪恶的存在,就像莱布尼茨所说,它对于反衬日光的耀眼是必须的。当我们来到一个幸福的时代并回溯往昔,人们会将当年的苦难和羞辱当作通往如今和平幸福的途径之一。 我们是这样置身于情境中的:我们活过的每一分钟在我们看来都是不能化简的。也就是说,尽管不情愿,我们还是会得出这个令高尚的灵魂感到震惊甚至震悚的结论———— 邪恶是无可救赎的。 是的,倘若不存在邪恶,那么也不存在幸福,幸福将变成一潭死水,它们之间的一切意义都是在这种对立的高下比对间产生的。 夜神月的行为,尽管表面是惩罚了罪犯,是正义的,但是其本质仍是邪恶,因为他藐视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为生命权。 我不禁想到电车难题的辩论,不支持拉下拉杆的辩手所说的话我至今记忆尤深,你没有资格去拉下拉杆,哪怕是五个人,因为你所要面对的是那一个人,你无权去剥夺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 ps:全文共1600字,算得上一篇小文了,好久没写不知道写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