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大钊全集(第一卷)隐忧篇

2023-01-04 07:49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一九一二年六月)

国基未固,百制抢攘¹,自统一政府成立以迄今日,凡百士夫,心怀兢惕²,殷殷冀当世贤豪,血心毅力,除意见,群策力,一力进于建设,隆我国运,俾巩固于金瓯³,撼此大难,肩此巨艰,斯固未可以简易视之。而决未意其扶摇飘荡,如敝舟深泛溟洋,上有风雨之摧淋,下有狂涛之荡激,尺移寸度,原望其有彼岸之可达,乃迟迟数月,固犹在惶恐滩⁴中也。 蒙藏离异,外敌伺隙,领土削蹙,立召瓜分,边患一也;军兴以来,广征厚募,集易解难,饷糈⁵罔措,兵忧二也;雀罗鼠掘,财源既竭,外债危险,废食咽以,财困三也;连年水旱,江南河北,庚癸之呼⁶,不绝于耳,食艰四也;工困于市,农叹于野,生之者敝,百业凋蹶,业敝五也;顽梗未净,政俗难革,事繁人乏,青黄不接,才难六也。凡此种种,足以牵滞民国建设之进行,矧在来兹⁷,隐忧潜伏,创国伊始,不早为之所,其贻民国忧者正巨也。悬测逆睹,厥要有三:

一 党私

党非必祸国者也。且不惟非祸国者,用之得当,相为政竞,国且赖以昌焉。又不惟国可赖党以昌,凡立宪国之政治精神,无不寄于政党,是政党又为立宪政治之产物矣。而何以吾国政党甫萌,遽龂龂焉警之、惕之、箴之、戒之、诋之、祺[諆]⁸之,甚至虑为亡国之媒者。岂吾华历代君主失国之际,均豫有党争为之朕,而有以促其亡,俾后之人受历史之迷惑,一闻党字,遂谈虎色变,而以旧历史之眼光,视今之政党欤?非也。唐之清流⁹,宋之蜀、洛、朔¹⁰,明之东林、复社¹¹,均一时幹国英杰¹²,使在今日,吾人目铸金事之。徒以君子小人,有如水火。一方既以道义相号召,则嬖幸¹³之流,恐不见容,遂而荧惑诽谤,以泄其私,举正人义士,排挤倾轧于无余。私心党见之足以祸国,讵以时之今古而殊耶?试观今日之政党,争意见不争政见,巳至于此,且多假军势以自固。则将来党争之时,即兵争之时矣。党界诸君子,其有见及此者乎?盍早图之。

二 省私

中华建国,版舆辽阔。昔者山川睽隔,交通尼阻,风俗之异,言语之差,胥以地理之关系,为疏通结络之梗,则界域之见,存乎其间,势使然也。然以中央权重,集中于一,前此省见,殊未与政治上以影响。逮满清末叶,各省督抚握权渐重,益以政运趋新,地方日增活动,省见因以稍启。革命军兴,各省以次脱离满清羁绊,宣告独立,自举都督,此不过一时革命行军之计画也。而孰知省界之分,以是及于人心者匪鲜耶。试思一国设省,一省设县,纯因地理人情之便而划之政治区域,其土地犹是国家之领土,其人民犹是国家之国民,宁可省自私之。乃近顷用人行政,省自为治,畛域日深,循是以往,数年或数十年后,势至各省俨同异国,痛痒不关,即军事财政之协助,系乎国家兴亡者,将亦有所计较而不为矣。至神州粉碎,同归于尽,始追悔痛恨于向者省见之非,晚矣!

三 匪氛

历稽载籍,一代兴亡之交,其先必匪乱丛起,良以失政之朝,民多怨之,加之饥馑荐臻¹⁴,灾异迭见,于是枭雄乘之,狐鸣篝火¹⁵,愚惑斯民,凡以欲遂其帝王事业之私图也。明之亡也,流寇遍天下,即无满清之西侵,亦决不能永其国祚¹⁶,而黎元¹⁷之遭其糜躏,亘数十年,亦不堪矣!民国之兴,基于大义,用兵不过三阅月,成功之速,为东西历史所未有,吾华之幸,抑亦吾民之幸也。然窃有忧者,则匪氛之起,不在满清末运,而在民国初年。何则?战后之兵,蛮野浮动,在伍时既大肆劫掠,退伍后仍将流为盗寇,则今日之兵,即他日之匪,其因一;愚民不识共和为何物,教育不克立收成效,责以国民义务,群警为苛法虐政,起而抗变,其因二;一度战乱,元气大丧,民间愁苦怨嗟,实为乱阶,其因三;左道之流¹⁸,造谣惑众,此次革命,引起此辈帝王思想,其因四。怅望前途,不寒而栗,黯黯中原,将沦为盗贼世界,吾民尚有噍类¹⁹耶! 以上三端,百思恐不获免。凡百君子,其有以嘉谋嘉猷²⁰而弭于未然者乎?曷有以解我忧? 署名:李钊 《言治》月刊第1年第3期 1913年6月1日 按:斯篇成于民国元年六月,迄今将及一纪,党争则日激日厉,省界亦愈划愈严。近宋案²¹发生,借款事起,南北几兴兵戎,生民险遭涂炭。人心诡诈,暗杀流行,国士元勋,人各恐怖,而九龙、龙华诸会匪,又复蠢蠢欲动,匪氛日益猖炽,环顾神州,危机万状。抚今思昔,斯文着笔时,犹是太平时也。呜呼!记者附识。

李大钊全集(第一卷)隐忧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