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一部“洗白”影片。
对于“戴安娜王妃”事件的王室行为强行洗白。三星给电影制作团队吧。君主制,无论怎样,都是封建社会的残留,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存在价值。作品仅仅从女王个人为切入点,试图引起共鸣,有手段,但最终都会不得不妥协。

以上,是我刚刚不久前写的短评,评分依然是“三星”。
写完后,我又看了其他的短评,发现没有一个长评,所以有些手痒,就来写一篇。

对于当年的“戴安娜”意外事件,电影采取了英国女王的视觉,因此,在全片看下来后,我们不再是像之前那样,对于英国王室只是一味的指责和批判。
相反的,看完后对于英国女王,有一丝丝敬佩和尊重。
而这种共情,正是影片想要达到的目的。
我给电影的三星,也就是基于此。
谈到英国王室和英国女王,我们国内的大众,知道但不了解。
有些甚至认为,英国的王室存在,仅仅是英国的吉祥物罢了。
其实大错特错。
我们没有生活在“宗教信仰”的国度,我们不能理解和明白,他们对于“上帝”的追逐和信仰的力量。
而英国王室,在宗教的加持下,再借由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辐射,即使到现在,英国女王依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而最重要的,是英国本身的实力。
别忘了,英国是“君主立宪制”。
君主在前。
君主制,是封建社会的标志。
即使在后面加上立宪,也改变不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不过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就像两个仇人,为了利益,暂时凑在一起搭伙过日子而已。
明白这些,再回头看电影《女王》。
就感觉是一部“洗白”作品。
“女王有自己的苦衷,女王作为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女王的牺牲和妥协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英国需要女王”
“英国需要王室”
癌症不过是体内细胞的大量繁殖,你站在癌症的角度去看,你还会为癌症摇旗呐喊。
君主立宪制,本身就是封建社会的毒瘤遗留,无论是英国人民,还是世界,都应该努力的将之扼杀掉,而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就像影片里自己所展示的,人民的意志,和王室的坚持,终究会相撞,而在这样的一场角逐里,王室不得不低头,顺应人民的民意,以保住自己地位。
首相布莱尔前面和她说那么多,她都无动于衷,当说到有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废除君主制时,她就急了,不得不听从建议,为什么?因为已经动摇了她的地位。
而
明明是一场大败,电影神奇的拍摄出了“胜利”的效果,我现在有点想给他四星评价了。
短评里,大部分人都在“共情”女王。
换位一下,就像在共情“慈禧”。
可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