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大作文要怎么写(23)——2022联考大作文之一

【2022联考】“给定资料3”中提到“村里的发展,既要摘掉‘穷帽子’,又要改变‘老样子’,还要留住‘好根子’”。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思路清晰、论证充分、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4)1000-1200字。
【给定资料3大致内容】梨洋村通过多种举措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壮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该村又采取多项措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修订村规民约、编写《梨洋村史》,实施乡贤文化工程……胡主任高兴地跟大家说道:“村里的发展,既要摘掉‘穷帽子’,又要改变‘老样子’,还要留住‘好根子’。”
这道题对考生还是很友好的。
「给定资料」中胡主任的话很好理解,解读难度为0,而且大作文的选题明显和「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振兴」有关,这两个话题都是申论长年以来的热门话题,相信各位小伙伴都有所准备。(也就是说,本文一般不会「写跑题」或「文不对题」)
该篇大作文的难点是「写出彩」很难,「给定资料3」的内容其实蕴含了丰富的细节,想要把文章写出彩、得高分,就必须充分吃透「给定资料」,充分了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最新文件要求,并将其与给定资料相结合。

审题:
审题大致分为3步。
第1步:解读引用句子的字面含义。
第2步:结合给定资料,确定本文要表达的大致内容
第3步:根据自身的认识,规划大作文的整体内容,优先考虑题目、开头、分论点第1句构成的排比和结尾。
第1步:解读引用句子的字面含义
引用内容:
(胡主任说)村里的发展,既要摘掉「穷帽子」,又要改变「老样子」,还要留住「好根子」。
摘掉「穷帽子」——增加村民收入,脱贫致富。
改变「老样子」——改变室外「脏乱差」的环境,使其变得整洁美观。
留住「好根子」——将好的传统、好的措施留在村子,并长期保持、延续下去。
第2步:结合给定资料,确定本文要表达的大致内容
①摘掉「穷帽子」
「帽子」位于头部上方,是最显眼的服饰,用来形容「长期存在」的「固有性质」。在当代汉语中,「摘帽」的「帽」往往具有负面属性,「摘帽」则意味着「彻底摆脱某种负面属性」,如「贫困」。
在「给定资料3」中,「摘帽」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内容,更多强调「致富」这个层面。再结合「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背景,因此不宜将大篇幅放在「脱贫」上,而是结合「脱贫后不返贫」「进一步巩固致富道路」来综合展开。
②改变「老样子」
根据字面含义理解即可。
「改变室外『脏乱差』的老样子」是「给定资料3」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论述中,我们也应当用不小的篇幅进行展开。
在原文中提到了对「污水」「垃圾」「荒废的角落」「乱糟糟的街面」的治理,需要注意的是,原文的治理措施是非常详细的,甚至用了多个段落展开:
村委会胡主任介绍:“我们还通过招标方式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处理站的两台焚烧炉每天能‘吃掉’6吨生活垃圾,有效解决了大家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难题。”
村里还成立了保洁办公室,将人居环境整治转向物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在保洁办公室的推动下,村里陆续对村民家里的旱厕进行了水冲厕所改造。村民老张家的卫生间已经改造完成,新安装的马桶上贴着一张用户联系卡,上面标有维修、监督和村级联系人的电话。
本段细节内容非常多,有些描写已经可以称之为「执行层面的具体措施」了。
「招标……市场化运作」「小型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两台焚烧炉」「保洁办公室」「对旱厕进行水冲厕所改造」「贴着用户联系卡」等,都是非常详细的措施。
因此,在写到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展开细节」的重要性。
③留住「好根子」
原文大部分内容只讲了「环境集中整治」和「壮大集体经济」两个部分,但在最后一段却引入了大量新内容:
今年年初,在村委会的指导下,梨洋村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致举手通过了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此外,村里还组织大学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老前辈、查阅文史资料,挖掘梨洋村的历史文化,探究过去的风俗习惯,编写了一本图文并茂的《梨洋村史》。下一步,村里还要推进村史研究成果转化,建设村史馆,并进一步实施乡贤文化工程,引导乡贤为本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出资助力。这些举措得到了镇政府的肯定,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前来“取经”。胡主任高兴地跟大家说道:“村里的发展,既要摘掉‘穷帽子’,又要改变‘老样子’,还要留住‘好根子’。”
本段引入了大量新内容,综合分析可判定与「留住『好根子』」密切相关。
读题可知,无论是「修订村规民约」「大学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还是「编写《梨洋村史》」,以及下一步的「乡贤文化工程」等内容,都明显不属于「环境集中整治」或「壮大集体经济」。
既然最后一段不属于「环境集中整治」或「壮大集体经济」,因此就和摘掉「穷帽子」、改变「老样子」关系不太密切,所以它对应的内容应当是「留住『好根子』」。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最后一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制度」和「文化」。换言之,我们应当强调「村民自治公约」和「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并展开论述其优点,把「留住『好根子』」论述到位。
第3步:规划大作文的整体内容
综上所述,这篇大作文的结构可以这样来规划:
题目:紧扣「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
开头:强调「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要性,简单概述「梨洋村」为正面例子,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论点1:和摘掉「穷帽子」有关,但不能单纯论述「脱贫致富」,还要加入「防止返贫」的相关内容,例如「四个不摘」。
分论点2:和改变「老样子」有关,这里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梨洋村的措施,在增强论述能力的同时,也符合「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的要求。
分论点3:和留住「好根子」有关,重点强调「村民自治公约」和「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由于论述范围较大,因此可结合最新的政策表述或优秀事例来展开,提高论述的说服力。
结尾:收拢全文,把摘掉「穷帽子」、改变「老样子」、留住「好根子」都体现出来,并落脚在「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上,升华全文。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这篇大作文看似很容易理解,但解读起来并不轻松,很多细节方面的内容需要认真审题才能发现。只要审题能到上面的程度,这篇文章基本就可以拿到高分了。

最后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西瓜写的大作文,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题目:「摘帽、变样、留根」并行,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开头:梨洋村通过集中环境整治、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措施,摘掉了贫困落后的「穷帽子」,改变了环境脏乱的「老样子」,还留住了村民和谐自治、文化传承发展的「好根子」,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优秀案例,也绘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分论点1:脱贫致富必守初心,治标治本彻底摘掉「穷帽子」。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如今,我们更要坚守初心,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巩固脱贫成果。要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筹盼问题,通过延伸乡村经济产业链、监督异地搬迁安置后续管理、完善医保扶贫救助细则等方式,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让「穷帽子」彻底远离原贫困地区。
分论点2:治理环境应持恒心,因地制宜积极改变「老样子」。梨洋村针对室外污水横流,垃圾满地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集中环境整治,通过对垃圾全面清扫、在荒废角落建立公共设施、拓宽硬化乡间小路、招标建立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彻底扭转了「脏乱差」的乡村旧貌,实现了「乡村焕新颜,乡民乐开花」。想要彻底解决乡村环境污染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持之以恒」和「因地制宜」缺一不可,必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结合乡村环境实际,常态化抓好垃圾清运、村庄保洁、主干道污物治理等关键工作,不断巩固「变样」整治成果。
分论点3:文化建设须聚民心,挖掘潜力传承留住「好根子」。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村民们对生活心态、民俗氛围、文化传承也有了更高要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要求「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盘活乡村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对此,要倾听基层民众呼声,了解具体诉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制定家家有责、人人参与、主动遵守的村规民约;要积极收集民俗文化代表资料,通过修撰地方志、建立村史馆、开展民俗活动等方式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村民自豪感;要主动利用数字赋能乡村经济,充分挖掘「乡村网红」「乡贤文化」潜力,通过直播和制作新媒体作品等方式,紧扣乡村文化特色,为留住「好根子」创造充分文化氛围。
结尾: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摘帽」让乡村获得了繁荣的物质基础,「变样」给乡村带来了宜居的舒适环境,「留根」为乡村奠定了了长远的繁荣基础。我们必须持续发力,凝聚各方力量加入乡村振兴队伍,共同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合奏出一曲美丽乡村的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