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OW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0-05-20 17:00 作者:亦非_SGH  | 我要投稿

今天早上我打开微信,朋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

“舞王退役了”

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谁

直到打开b站,看到陈昭宇的退役视频,我才想起来:“哦,他也走了啊”

这不是今年第一个宣布退出OW电竞项目的选手。

4月9日,“影烧”shadowburn宣布暂别守望先锋项目

4月29日,OWL第二赛季MVP Sinatraa宣布退出守望先锋职业项目,并转投拳头公司推出的FPS游戏瓦罗兰(Valorant)

5月8日,前华盛顿正义队输出位选手Corey也步新浪哥的后尘,离开了OWL

一时间,议论四起。
“守望已/要凉”者,大有人在;“那么我希望你离开守望先锋”的玩梗者亦有之;“我永远喜欢守望先锋”的死忠,也绝不是少数。

但短时间内,两位重量级选手转投其他项目,不禁让整个OW电竞圈人人自危。

守望先锋真的要凉了么?

过去

“你永远回不到守望先锋发售的那个夏天了”

不知道这句话戳到了多少人的泪点。

2016年5月2日,守望先锋发布CG《守望动员令》

我们都上了大猩猩的当,花了198或者328,去完成自己做英雄的梦想。

2016年的夏天,属于守望先锋。“屁股”这个词,除了表示臀部,又有了新的意义。

我们班有个同学,在6月份请了也许是他人生中最多的病假。每次中午他理背包出校门,我们都知道,他去拯救世界去了。

不知道他现在还玩不玩。

那是一个疯狂的夏天。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谈论它。精致的画风,FPS+MOBA的游戏机制,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款全新的、前无古人的游戏。

关于守望先锋的电竞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这是守望最好的年华。很不巧,我并没有在这一年加入它。因为很多复杂的个人原因,2016年的我并没有能力去拥有一台能够流畅运行OW的电脑以及有一笔钱去购买它(虽然我现在这台电脑也只能算是“带得动”这款游戏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关于OW的过去,我并没有什么可以过多可以叙述的。我只是按照时间,完成了高中的学业。以一个不算高的高考成绩进入了一所大学。2016——2018年的OW,在我这里,也只是个过客。偶尔看看直播,看看新的皮肤、CG、英雄,仅此而已。

与我相反,陈昭宇在这段时间算是和OW结缘、相知、相爱。用他的视频来补充我没说的过去,会比较有内容可以说。

现在

很惭愧,直到OW第一次把价格定到“38元”,我才真正的和这个游戏相知。在此之前,我也只是拿室友的号尝尝这“爆款游戏”到底是什么味道。这一尝,便是五味杂陈。

末日铁拳

2017年7月28日,守望先锋第25个英雄“末日铁拳”。在一款以FPS+MOBA的游戏中,加入一个格斗型英雄,不得不说很符合暴雪一贯的作风。确实很COOOOL。

但一个游戏内的角色并不是酷就完事的。在一个所有英雄基本都拿着枪在互殴的游戏中,出一完全不同风格甚至不同玩法的英雄,势必需要大量的模拟测试以及平衡调整。但平衡,对于暴雪来说,却不是说说这么容易的。

高爆发伤害,高机动性,甚至高血量(指蓝甲)的末日铁拳在游戏中横冲直撞,令无数奶位玩家苦不堪言。也许“末日铁拳”真的为这个游戏带来了“末日”的一丝阴影。

渐渐地,“曹飞”“妹妹你在狙谁呢”这些段子开始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但这些段子的背后,却是在当时的游戏环境中末日铁拳无法被有效限制和暴雪平衡迟迟不来的无奈。

当然,有读者会说:“现在铁拳已经不强了。”确实,在被削弱过多次之后,铁拳的拳套似乎并没有那么硬了。但末日铁拳的传说,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平衡组对于玩家反馈的迟缓。

更新

上一张地图“哈瓦那”的发布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

“回声”也是在“西格玛”发布一年多后才正式上线

“三个月出一个新英雄”言犹在耳

暴雪吃书果真是传统艺能。

至于剧情

THANKS TO 麦克楚。在楚先生的不懈努力下,守望的剧情几乎停滞不前。但即使这样,楚先生依旧能在不大的剧本空间里加入私人情感。祝你和你夫人百年好合。谢谢你离开守望先锋编剧组。

关于更新的事情我只想评论这么多。在其他的游戏保持高效率地更新节奏时,守望为了让回归玩家能够更快的融入游戏,而克制了自己的更新速度。每年的活动一点都不会变(其实还是变过那么一两次的),保证最原汁原味的OW永远在你身边。

OWL

对于一款电竞游戏来说,组织电竞比赛是游戏开发商的最终目的。因为,这样来钱。而且,不是小钱。

所有游戏对于玩家来说,是消遣的工具,是获得快乐的途径。但对于开发者来说,这其实只是一种赚钱的工具而已。氪金这个词以及它对于玩家在游戏中的改变,其实就体现了“资本”对于“游戏”的意义。当然,办比赛就是一种比单纯刺激玩家氪金更高级的赚钱方法。

OWL就这么来了。

前两个赛季的OWL是成功的。资本投入了约合30万人民币进入这个舞台,目的是能让这30万变成更多钱。它做到了。在中国资本中,网易首先入场,虽然旗下的上海龙遭遇40连败,却依然制造了话题,制造了流量。即使我身边不玩OW的人,在我提起我是上海龙的粉丝的时候也会说:“哦!就是那个40连败的是吧。”这也是为什么b站、能兴集团以及RNG(不清楚背后资本是谁)会在第二赛季入场。(关于资本和OWL相关内容,推荐up主KENDRIX_OW)

除去资本,仅看OWL对于电竞产业的本身,也是有些看头的。

和LOL的联赛LPL及其他地区联盟不同,OWL走了一条更偏向于传统体育的道路。直到今天,我仍然对于OWL采用“战队与城市绑定”的规则抱有极大的信心。正如上海有申花(当然,也有上港),北京有国安,把战队与城市绑定,是电竞这一新兴体育类型向传统体育靠拢的体现。当然,这也必然是有经济利益所在的。

OWL在2018、2019两个赛季都表现的十分出色。在19年赛季末,OWL公布了一项更加大胆的方案:全球巡回赛。这本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也是向更传统的体育模式发展的重要一步。

但2020年,一场大家都没有想到的疫情爆发了。这完全打乱了暴雪的规划。也把之前两个赛季埋藏起来或者不明显的问题逐渐揭露了出来。

现在就是风雨飘摇的第三赛季。有没有第四赛季?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OWL的直播收视率每一个赛季都在降低;顶级联赛“盆满钵满”,但次级联赛“汤都喝不着”;学院队无力继续支撑,纷纷宣布解散;第二赛季打包上岸的温哥华泰坦(RUNAWAY战队),也因泰坦内部管理不佳而集体离队;再到各路明星选手开始“多米诺骨牌式”退役。

有没有第四赛季?我不知道。毕竟资本还在那里,他们还等着吃肉喝汤。

未来

OW未来之路在哪里?

很多人说,守望先锋的天梯模式让这款游戏的乐趣大大降低。

对此我持保留意见。但确实,一个游戏一旦有了“分数”的目标,这个游戏就更强调竞技性了。而守望先锋却又不是一个1V1的游戏,由于“战法牧”的职业设置,导致玩家很少有机会1个人carry全场。游戏机制逼迫你需要不断地开团,需要你和队友不断地去做配合。在路人局当中,这有些难度。

而在锁222之后,一旦队伍中的某人的能力偏弱,这种“比短板”的游戏内核被放大数倍。对于单排玩家或者多排玩家来说并不友好。同时,守望最精髓的“H”键亦惨遭史诗级削弱。再加上暴雪为与联赛同步,引入的BP机制,使得某些专精玩家在本命英雄被ban的情况下只能停玩一周。

就我个人愚见,OW可以向隔壁炉石学习一下,把传统的游戏模式重新引入竞技。就像炉石有“标准”与“狂野”两套体系,222和全职业模式也可以分设两个天梯。没有必要把联赛的设置和正常的游戏运营同步起来。普通玩家一没有职业选手的竞技水平,二也没有职业选手的竞技环境。BP的引入,的确让OWL更好看。但却让游戏本身失去活力。

那么暴雪为什么要锁222呢?

因为303。这套被外网成为GOATS的阵容搭配,让OWL的比赛阵容固化,变成了回合制游戏。但战队本身选择303或者别的变种并无问题。战队需要的,是赢下比赛。就像足球比赛中的防守反击战术或者“摆大巴”战术,虽然让球迷昏昏欲睡,但能逼平强敌甚至偷袭得手,就是胜利。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303,而是暴雪这款发布四年的游戏,英雄实在是太少了。现在的官方BP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阵容固化而已,如果有看过比赛就会知道,其实版本内好用的阵容也就那几套。翻不出什么花样。(成都猎人的“杂技队”之名其实也只是主T沉迷游泳的无奈之举)

守望现在经常开放免费周末或者降价活动,目的很明显。吸引新玩家,鼓励老玩家回坑。玩家是多了,挂也多了。当被封号的成本被降低,游戏最基础的公平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开挂被封号,大不了再买一个。

新玩家怎么会喜欢一个群魔乱舞的游戏呢?老玩家又怎么会有耐心重新上线诛仙?

玩家需要的是刺激,不是被铁拳摁在地上摩擦的刺激,也不是被神仙一帧拉枪爆头的刺激。玩家需要新的内容,新的玩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图工坊上线后,玩家热情激昂的原因。但这还不够。更新的内容、质量、速度应该有提高。

次级联赛OC“用爱发电”的现状其实是OWL迅猛发展的牺牲。一个电竞选手的职业年龄是有限的,苦苦等着上岸却遥遥无期的现实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也只有绝望。只有重视次级联赛,甚至是OD(以上海龙选手Lip为例),才能让新人有更多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当年轻人都灰心丧气的走了,谁来接老将的班呢?

今天是守望先锋四周年活动的第一天,我在这里算是发了牢骚一通。祝愿OW能够摆正方向,蓬勃发展。CNOW能尽快走出目前青黄不接的现状。我这些建议和牢骚都算是肺腑之言,至于暴雪听得进听不进,那就看它有没有在装睡。

希望所有爱着守望先锋的人,我们都能回到2016年的夏天。

OW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