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语言迟缓康复中心:面对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家长要不要等?

2022-10-24 14:45 作者:天佑儿童健康  | 我要投稿

  重庆天佑儿童医院语言康复中心介绍,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孩子为什么会语言发育迟缓?面对孩子迟迟不开口,家长要不要等一等?

  一.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在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是其他符号进行沟通时有损伤,在语言理解/语言表达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临床表现为开口晚,不说话、说话少或说不清,答非所问;沟通交流中也会出现不听指令、对别人说的话听不懂或理解能力差;有的孩子也会伴随情绪暴躁、注意力短暂、口吃等。

  


  语言发育迟缓不仅造成孩子语言能力的落后,同时还会引申出孩子的情绪、行为以及社交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孩子语言能力有了一定提高,还会出现和语言相关的学习困难。当孩子出现以下几点,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请家长引起重视,及时到专业机构对孩子语言能力进行评估检测:

  1岁还不会主动地说出一个有意义的字,如“爸爸/妈妈/要”等;

  2岁词汇量还达不到50个词,出现词语组合如“妈妈抱/要苹果”;

  3岁还没有出现三个字的简单句,如“爸爸开车/妈妈拿球球”等;

  二.孩子为什么会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因素

  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语言相关器官是否缺陷等均可能对语言发展产生影响。如3岁幼儿不能像五岁孩子那样说出复杂的句子(这是年龄所限),听力严重受损的孩子(这是语言相关器官缺陷),语言发展也会受很大影响。

  


  2.发育(智力)因素

  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通常与语言发展相互影响。一般来说,发育(智力)水平较高孩子,语言发展水平也不会差;发育(智力)水平低的孩子,语言发展通常也不太好。

  3.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的伴随症状

  很多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常常是合并其他神经发育问题,如全面发育迟缓、孤独症、多动症和唐氏综合征等。

  4.后天照顾环境因素

  生活中语言刺激是否足够、成长环境是否有利于语言的发展等。如过度屏幕时间,亲子互动较少,或过分溺爱,孩子用身体和手势语言就可以从外界得到需求(无需多言,你便知我所指),没有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的习惯(孩子没有太多机会使用语言)。

  三.语言发育迟缓能不能等等看?

  我国目前语言发育落后的患儿首诊年龄大多在2岁以后,从发现语言问题到就诊一般延迟半年左右。

  


  早期的语言表达落后常不被家长重视,常有“贵人语迟”、“男孩比女孩说话晚”、“生活在双语环境中”等理由,特别是在16~18月龄儿童语言发育爆发期时,多数家长持观望态度,认为可以再等等,随着儿童语言迟缓症状的进一步加重,才会引起家长重视。大量科研数据表明:

  1.2岁-3.5岁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中大约有一半儿童可以在学龄前自己追赶上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另外一半则无法自己追赶上,四岁以后诊断为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自己追赶上的可能性会急剧减小。但是现如今并没有方法可以在2岁-3.5岁的语迟儿童中区分哪些可以自己追赶上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哪些儿童的语言障碍将会是持续性的。

  2.家长在等待观望期间,孩子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已经受到极大影响,很多还会引申出情绪行为问题(想表达点啥意思但不会说,着急啊,生气啊)。

  3.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语言治疗,早比晚更有效,错过早干预机会,语言干预虽然仍有效果,但效果没有早干预好。同时如果不做早期干预,孩子四岁前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也会因为语言能力差而受到影响。

  4.很多曾经有过“语迟”经历的儿童,即使看起来自己追上了,但是在以后的学业方面仍然会出现和语言相关的学习困难(如阅读困难甚至语文成绩差等)。

  因此对于2岁-3.5岁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家长不可盲目等待、持观望态度,建议及时到儿童保健科就诊,对儿童语言发育方面做系统的评估,根据医生建议接受相应的家长辅导和家庭干预计划。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重庆语言迟缓康复中心:面对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家长要不要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