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微论-鸳鸯

鸳鸯相对于平儿、袭人这样一些人认为的“奴性重”的丫鬟来说,具有相当的反抗精神。面对贾赦的强逼,她选择对抗,选择不从。这也是她历来受到读者喜爱的原因。

鸳鸯是贾母的大丫头,是荣国府里当下极有体面的丫鬟,相对于平儿、袭人、晴雯、紫鹃这样的,她的地位更高。所以府里的人对她都是有些敬畏三分的。即是是贾琏凤姐宝玉这样的主子,也是对鸳鸯恭敬的。当然这是看着贾母的面子,不过鸳鸯平时也是身子行得正的,别人也找不到茬。就是邢夫人,当她去跟鸳鸯说贾赦要她去做小的时候,也是带着几分的不安的,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虽则如此,但是鸳鸯没有恃宠而骄。她在凤姐生日的时候以及吃螃蟹的时候,显得在凤姐面前都有些拿势的,但是那不过是一时的场面上的需要,为的是调解气氛,显得其乐融融。平时虽然凤姐也是对鸳鸯敬重,但鸳鸯没有趁势忘记自己的身份,在凤姐面前逞威风。鸳鸯不是焦大。或许这就是鸳鸯不愿意给贾赦做妾的一个原因。她打心里是看不起那些狐假虎威,看不起那些“一人得失,鸡犬升天”的。所以当她嫂子来劝她的时候,她好好骂了一顿。鸳鸯身上几乎是结合了平儿、袭人、晴雯三人各自的一些特点。她像平儿那些平易,不作威作福;她像袭人那样办事妥当,一心一意为主子着想;她像晴雯那样决绝刚烈。
鸳鸯在贾府中的实际作用并不限于在生活正服侍贾母,而是在某些方面起到了辅助理家的作用。鸳鸯的背后是贾母,贾母虽然面上是不管家事的,放手王夫人和凤姐去管,但是背里她还是关注着府里的事情。但是贾母不便于出面,所以鸳鸯就是她的分身,鸳鸯就相当于是钦差。例如府中有些艰难,贾琏以及凤姐想着要弄些贾母的私产出来接济接济,这个时候鸳鸯就出面“偷了出来”。而实际上,鸳鸯不过是执行贾母的指示。虽然如此,鸳鸯办事办得好,让外人觉得是她在“自作主张”,没有将贾母牵扯进来。维护了贾母公允公正公道的形象。也是在帮着贾母维护着贾府的秩序和和谐。如果说袭人是眼中只有一个宝玉,那么鸳鸯就是眼中只有一个贾母。所以也难怪贾母是离不得她的。如果鸳鸯只是一个普通的丫头,贾母面对贾赦的要求,或许就会做个顺水人情了。贾母离不开鸳鸯,一个是鸳鸯将贾母的日常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妥当;第二是鸳鸯伶俐,可以给贾母带来欢乐。例如鸳鸯和凤姐、刘姥姥联手一起演戏让贾母以及众位小姐小哥开心;第三就是上面所说的,鸳鸯能领会贾母的意思办事,处理府中的事务。

前八十回中,真正算是刚烈的女子,其实是不多的。鸳鸯算一个,鸳鸯在贾母面前决绝地说以后贾母升天了,她要出家,她不嫁人。而且一边说一边剪头发。这是真性情。在通行本的后面续书中,鸳鸯是上吊了,随贾母去了。把鸳鸯写成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贞洁烈女。我感觉或有不妥。前部书中,在写秦可卿死的时候,将其丫鬟瑞珠写死了——随秦可卿而去,成为了烈女。此刻若是再将鸳鸯做这种写法,便是雷同。况鸳鸯在贾母面前已经说了:“若没造化,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姑子去!”按照全书一语成渝的这种宿命设计,鸳鸯当尼姑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鸳鸯不愿做贾赦的小妾,做个半主子,是因为她说,自己一点不稀罕这个,即使是宝玉,宝天王,宝皇帝什么的,她也是不稀罕的,她不稀罕男人。这点就和黛玉说“什么臭男人的东西,我不稀罕”,晴雯说自己不稀罕别人挑剩的一样,有着积极的意义。这说明鸳鸯虽然是作为丫鬟,作为一个奴婢,而且是一个十分忠心的奴婢,但是还是保持着,或者说是有着强烈的我的意识。她知道我是什么,我要什么。而且这比袭人和平儿更强烈些。鸳鸯虽身在那个男权统治的时代里,但是对这种统治有反抗有抗争。袭人和平儿是融合到里面去,某种意义上是随波逐浪的,而鸳鸯则有些逆流而上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