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考成绩过了一本线却又不太高的小伙伴一些填报志愿的个人建议
1.弄清楚未来的规划,是否计划读研。
如果计划读研,一定要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哪怕是双非,但至少也得是双一流才行。这样才能保证有校内保研的机会或者考研不在复试环节被明显歧视。如果如果本省的学校赶不上,完全可以放开了去尝试外省捡漏。
最便宜的捡漏法则就是考虑东北的211或者双一流高校。
如果不确定是否读研,只是也得给自己未来万一想读研争取一个机会。
因为这里说的读研,主要是通过读研跳到名校去,211或者985,好改换门庭嘛。
2.地域选择
如果想去北上广深打拼,建议直接去报这些地方的学校,或者读研再跳到这些地方的学校也行。如果不想拼,高中毕业就想躺平,首选还是自己本省省会或者本区域经济中心。比如西南地区的成渝,江南地区的杭州,东北的大连这些。
如果在外地读书,毕业回本地工作,找工作会很吃力的。
3.提前批次选择
家境一般的可以考虑提前批的师范生国防生等定向工作一类,基本还是铁饭碗。本人就相当后悔没报提前批,一直花家里钱,找工作还各种纠结,最后工资还没有提前批同学毕业后出来工资高呢。真穷人家孩子真的要考虑考虑提前批。读书太花钱了,毕业后工作不确定性也大,非提前批其实并不太适合穷人。
提前批的基本上工资能够有当地中上的水平。如果不是决心外出闯荡,留本地,非提前批工资很难高过提前批,属于费力不讨好那种。
4.专业选择
4.1计算机编程?
现在都是专业大类招生,专业选择其实更重要了,因为一些学校不让跨大类调换专业。现在这个行情肯定是计算机相关的火,但能火多久就难说。计算机编程火是以为你饿手机移动发展APP及大数据需求引起的。未来肯定有各种简化编程的方式,当编程变得更Excel差不多时,估计也就要调头了。一般一个行业能火10年左右。计算机已经火了3年了。等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基本6年以后了,那时就算火也只是行业红利的尾声了。
4.2实用原则
在确定学校后选专业时,注意避开那些花里胡哨名字就好了,那些基本都是学校确定很难招人,不得不改个名字忽悠新人的坑。
所以专业名字越传统正常好理解,说明这个专业就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学校自信不会招不到人。反之就是为了避免老师失业的天坑专业或者看运气的新设专业。
另外,不要太执着与兴趣与挣钱,因为行业的前景会变,自己的兴趣也会变。除了变外,没什么是不变的。
所以,选专业记得从风险角度选就行了,哪些是风险大变动大的,哪些是风险小变动小的。根据各自家境,买定离手,没必要纠结具体是什么专业。因为就算真不行还可以自学跨考嘛。
PS最后吐槽一下复读生,现在好多高分复读的,实在是太卷了。
一扯到禁止复读一大堆就来扯什么,有意外考差了的应该允许。
其实个人是觉得应该规定复读后成绩如果超出前一年50分以上,算前一年意外考差,高考成绩以今年为准。如果涨幅在50分以内,甚至低于前一年,那去年成绩应该算正常正常波动。人生总是有波动的。此时成绩应该以两年成绩的最低分计算。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个为了涨个几分十几分的低效率复读,同时给那些因意外情况考差的考生以机会。想到去年四川前一万名,复读生占了一半。这些高分复读的,简直就是来搅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