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时代重奏团”
1
关于“我们”

时代重奏团由小提琴家王之炅发起成立,团员有着不俗的古典音乐背景:欧美院校留学、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职业乐团声部首席、国际音乐节导师等,加上全部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共同的艺术理念和统一的演奏法,堪称默契十足的黄金组合。

在“灵魂人物”、创立者王之炅的带领下,时代重奏团以非常规和非传统的形式、多样性的室内乐组合形式,表达从巴洛克到先锋派不同时代与风格的音乐,突破国内以独奏和管弦乐团为主导的演出形式,不断探索重奏艺术的可能性。

2
关于“王之炅”

作为年轻一代音乐家中的佼佼者,小提琴家王之炅在演奏生涯中跨出的每一步,都引起人们的瞩目。她在 14 岁时受梅纽因(Yehudi Menuhin)大师的邀请,在大师的指挥下首次与乐团合作登台,和法国里尔交响乐团演出协奏曲,从此便以独奏家身份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在最近的演出季中,王之炅应邀在著名的琉森音乐节中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与法国卢瓦尔大区管弦乐团在帕斯卡•洛菲的指挥下巡回演出;在日本,与大阪世纪乐团和 NHK 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此外,她还首次登上了柏林爱乐音乐厅的舞台。
自 1998 年开始,王之炅屡次成为国内外大赛桂冠的赢得者,这其中包括:1998 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中国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青年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名,并获得“最佳中国作品演奏奖”;此后,她陆续在芬兰西贝柳斯小提琴比赛、意大利里匹策国际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王之炅格外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评论家称她的演奏“将精湛的技艺与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完美相融”,是“当今乐坛才华最为全面的小提琴家之一”。
这些年中,王之炅曾分别与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柏林音乐厅管弦乐团、柏林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华沙爱乐乐团及上海、北京等地的交响乐团合作。曾与她合作演出的著名音乐家包括: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尤里·泰密卡诺夫(Yuri Temirkanov)、郑明勋(Myung-Whun Chung)、克里斯托弗·波彭(Christoph Poppen)、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汤沐海、陈燮阳、吕嘉、张国勇、杨洋、张艺、林大叶等。
王之炅的唱片由德国Accentus Music录制发行,与英国的爱乐乐团和指挥家托马斯·桑德灵合作的西贝柳斯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获2019年欧洲国际古典音乐大奖最佳协奏曲提名。近期,一张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曲唱片已经在全球出版发行,其中包括何占豪/陈钢《梁祝》和沈葉《小提琴协奏曲》,由东京爱乐乐团协奏,杨洋指挥。
王之炅曾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教授。随后,跟随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高利亚·巴列夏(Kolja Blacher)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及柏林埃斯勒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学习,取得独奏家学位(Konzertexamen) ,毕业后在柏林音乐学院任教。
王之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授和管弦系副主任。她使用一把由中华基金会赞助的 1716 年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琴弦是由拉森Larsen提供的Il Cannone。

3
关于“作曲家”
我们目前所演奏的大部分作品皆由沈葉、戴维一,二位作曲家创作或改编而成。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驻团作曲家:沈葉

沈葉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钢琴系。他曾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任教,在柏林艺术大学作访问学者,在巴黎Ircam学电子音乐。自2004年以来,沈葉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目前,他作为作曲教授,担任作曲主课、管弦乐法和博士当代音乐课程的教学。
沈葉是德国汉莎州议会“巴赫奖金”、中国文化部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第一名及文华奖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等数十个海内外奖项和荣誉的获得者。他签约Breitkopf & Härtel出版作品乐谱。中国唱片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等也出版了他的唱片。
沈葉创作了声乐套曲《人们,你们可听见?》、小提琴协奏曲《缄默诗篇》、交响诗《纪念》、《旅行者的梦》,室内乐《秋江放棹》、《鐸》、《寒塘鹤影》等作品。他和他的作品被评价为:“中国当代音乐最具吸引力的代表之一,将中国文化融入他自己的音乐语言”;“非常精美、富于交互并充满迷人细节”; “有巨大的内在独创性的、富于色彩和深刻表现力的、最有个性的音乐”; “令人沉醉入迷的协奏曲,沈葉用非常个人化的音乐语言,创作世界性的、这个时代的音乐”等。
戴维一
戴维一,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数字声音艺术教研室主任,上海市“晨光学者”;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先后师从周湘林教授、徐坚强教授、安栋教授、陈强斌教授,硕士期间导师:陈强斌教授,博士期间导师杨立青教授、许舒亚教授。

2006年起,作品受到国家艺术基金、科隆现代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内外音乐机构和音乐节委约。2010年起专注于空间语境下的的音乐创作和声音设计,2021年负责项目《城市临响空间——富民路171的声音景观》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收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创作委约和科研立项。
4
关于“B站官方号”
我们希望更多朋友能够通过演出以外的方式关注到我们。
在这里,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分享。分享有关音乐的冷知识(热知识)、分享练琴心得、分享重奏团演出视频、分享不容错过的演出资讯……
但更重要的,我们想倾听你的声音。
承蒙厚爱,时代重奏团在全国各地的演出,有许多忠实的观众到场支持。但成立两年多来,一直没有对外的交流渠道。
我们渴望更多的反馈,让我们变得更好。
5
关于“演出”
2021年,时代重奏团正式成立,至今已巡演三轮,积累了大量风格迥异的曲目。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轮巡演中,我们主要着眼于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以及电影音乐的演绎。
视频为我们2021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所演奏的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二、第四号。


6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放弃很简单,但坚持做一件事真的很酷”
所以来吧,去往未来室内乐的路上,我们一起。
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