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运动发展详解
初为父母,每位宝爸宝妈几乎都加入过育儿交流群,每天和群友们除了讨论宝贝的吃喝拉撒睡外,也会讨论宝贝的发育问题:你们家宝宝会翻身了吗?我家宝宝还不会爬怎么办?
甚至在小区里遛娃也少不了暗自攀比:“你家娃还不会走啊?我们小宝10个月就会走了……”。
儿童的运动发育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更是一段停不下来也回不去的旅程。
各年龄阶段的标志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孩子的发展情况与下面的标志有出入,也不要着急。但当孩子出现“发育警示”中的情况,就需要注意观察,必要时要咨询医生。因为这些标志说明你的孩子在某方面的发育明显落后了,必须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那么相信大家都想知道的是:不同月龄的宝宝发育情况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爸爸妈妈日常又该如何给宝宝进行适当引导呢?
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先和大家来聊一聊宝宝的大运动技能发展吧。
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的前几个月内就能基本实现对头部的控制,随着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学习翻滚、独坐、爬、站立、走路和跳跃。
作为爸爸妈妈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促进宝宝大运动技能发展成长了。
以下为各个年龄段的宝宝
大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1、新生儿宝宝
运动技能:新生儿宝宝出生时就能短暂的俯趴, 这时你能看到新生宝宝四肢卷在体侧,能稍微抬头。
俯趴能使婴儿颈部、背部肌肉更结实,并逐渐学会控制颈部和手臂,为爬行打好基础。
注:有些家长担心婴儿俯趴会伤到宝宝柔软的身体, 直到3个月,甚至到了8个月才让宝宝俯趴,这时候会因为宝宝的颈椎和手臂由于锻炼不够、力量不足而感到俯趴十分艰难,一趴就哭。
2、出生1个月的宝宝
运动技能: 宝宝在俯趴时能抬头数秒,并能转头;轻触婴儿的身体时,宝宝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
注:如宝宝的原始反射并不明显,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大脑发育情况。
3、出生2个月的宝宝
运动技能:婴儿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注:此时在专业指导下拉着婴儿手腕能坐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家长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4、出生3个月的宝宝
运动技能:俯趴时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
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 ,部分婴儿开始翻身。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0-3月时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①多练习趴
趴是宝宝早期最佳的运动方式,更是一切运动发展的基础。
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宝宝练习趴了,在宝宝清醒的时候都可以给宝宝练习趴,仰着睡趴着玩。
新生儿宝宝趴时你能看到宝宝四肢蜷在体侧,能稍微抬头,有时还会自动向前蠕动,这是宝宝的蠕动反射,对宝宝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还能帮助宝宝实现自主寻乳,尽快喝上妈妈的母乳。
②亲子抚触
触觉是人类最早的感知觉形式,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
抚触可以带给宝宝心理生理上多重好处,帮助宝宝更好的感知从妈妈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新变化。从宝宝出生开始,爸爸妈妈可以尽可能早地对宝宝进行亲子抚触,如果不会,可请新生儿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给予指导。
5、4-8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4月龄左右的宝宝俯趴时能抬头90度,并且开始出现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翻身了。
6月龄左右的宝宝可以熟练地翻身,可以靠坐或者撑坐、独坐一小会儿。
做生长发展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较长时间地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展得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
8月龄左右的宝宝通常可以稳定独坐、连续翻身、匍匐前进或者有的宝宝已经开始手膝爬行了。随后,宝宝能从爬行换到坐的姿势。
如果这个时候宝宝没有手膝爬行的迹象,可能有多个问题,例如肌张力过高、肌肉紧实度不够、匍匐爬行姿势不正确、原始反射等,要尽早咨询小儿神经康复科医生。
4-8月时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①翻身游戏
多让宝宝侧面躺着玩,练习仰卧到侧卧位,或者侧卧到仰卧位。
我们可以拿玩具在宝宝的头部上方进行移动,鼓励宝宝翻身,也可以多给宝宝进行变换体位和辅助翻身的练习帮助宝宝翻身,熟练地翻滚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会让宝宝有自主移动的欲望。
②靠坐练习
6月龄左右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让宝宝靠坐或用靠垫支撑住宝宝的背部,让宝宝坐在餐椅里吃辅食,或者玩一小会了。
不过这时候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可能还不足,坐一会儿就会倒,因此并不鼓励宝宝长时间坐姿。
③爬行
从匍匐前进开始,宝宝将学习腹部逐渐离开地面过渡到手膝爬行。
经过充足爬行练习的宝宝四肢协调平衡能力和腰背部的力量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更加顺利地切换仰卧、俯卧、爬行、独坐的姿势。
以上方法,如果家长不会练习,可请新生儿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等给予指导。
6、9-12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宝宝开始熟练地变换体位、手膝爬行,慢慢学会扶站、扶走了,也不再那么依赖家长了,手膝爬行非常好。
能扶着东西站起,部分婴儿能独立站几秒钟。在这个时候,运动技能发展得好的宝宝在睡眠和饮食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慢慢的宝宝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能走2-3步。
如果您的宝宝仍然对爬行乐在其中,不要着急,充分的爬行能使宝宝在日后的运动与学习中受益匪浅!


9-12月时爸爸妈妈能做什么?
①变换体位:多和宝宝玩自由变换体位的游戏,仰卧、俯趴、坐起全方位体位切换解锁。
②扶站:提供给宝宝稳定的支撑物练习扶站、下蹲、扶走。
③爬行:继续引导宝宝爬行,大部分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手、膝爬行了。
需注意家居环境,让宝宝安全地爬行,可以设置一些障碍物如几个枕头和靠垫让宝宝翻过去,用纸箱做成隧道让宝宝穿过,和宝宝练习爬上爬下,这些都可以让宝宝可以更好地发展运动协调能力,锻炼身体和肌肉力量。
7、15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宝宝走路稳当,能完全蹲下捡东西。
这个时候仍有宝宝不走路,有些是正常的,比如宝宝比较享受爬行,晚一点再走;有些情况则预示着发展滞后。
注:如果宝宝走路时,经常摔跤,可能是内耳前庭缺乏刺激导致,也可能是脚部和腿部发育问题导致,或者是脚部的原始反射没有抑制或消退。
如存在上述问题,建议家长前往儿保科、神经康复科对宝宝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8、18月龄的宝宝
运动技能:宝宝能小跑起来,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
比如:他会撞到你的身上才停下来;部分宝宝能往前踢球,但抬腿不高;他们还会试着搬动大件物品。
如果宝宝不愿意尝试,说明他还需要手部去平衡身体,走路时像企鹅一样的姿势,这就需要加强一下平衡练习。
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需要/能够掌握的运动技能远不止这些,上述的发展里程碑为大运动发展的最基本内容。
每个孩子的运动发育都存在个体差异,影响发育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如果我的宝宝不会抬头\翻身\爬行是不是就是发展迟缓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大运动发展是一个时间段而非一个时间点,每个宝宝的生长发展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只要在一定的阶段范围内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哦。
(WHO标准:儿童六个运动成长里程碑)
当然儿童发育在同一个年龄段,也会呈现相同的发育特点。因此我们建议爸爸妈妈定期通过儿保门诊、康复门诊或者神经内科门诊监测及跟踪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如发现有迟缓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引起关注,尽早评估,必要时给予规范的干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