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羽山与禺谷

2020-05-24 10:51 作者:HoldenLW  | 我要投稿

这两个地点在《山海经》中皆有记载:

 

“禺谷”出现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图片来自网络

 

“羽山”这个词则出现在《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鲸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鲸于羽郊。鲸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这两个地点看似不相及,但却因为郭璞的注,引起的简单的讨论。郭璞在《大荒北经》中的禺谷注:“禺渊 ,日所入也,今作‘虞’。”这样就意味着禺谷与虞渊画上了等号,加之古汉语中同音不同字的案例极多(这主要是因为先秦典籍多是口传,这样就造成了一些音同字不同的案例),所以就有讨论“禺谷”与“羽山”是否也是相同的地名。

 

“羽山”出名是因为大名鼎鼎的“鲧”被葬在了这里,屈原也在《离骚》中提到过:鲧直以亡身兮,终夭天羽之野。此外,《左传》中也有述:鲧化为黄能入於羽渊。地上多生细柳,野兽不敢践,水恒清,牛羊不饮。羽潭一名羽池,东有羽山。先秦典籍中“羽山”被提到了数次,后世文献更是数不胜数,晋汉时期更是把鲧写成了化作黄熊(黄能、黄螚)登仙后才进入的羽山。此阶段“羽山”摇身一变又变成了“登仙冢”,也就是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中提到的“众神的墓地”。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这里,日入之地的“禺谷”与“羽山”的结合颇有一种“诸神的黄昏”的意象感,但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同一地点。袁珂老师分析过:“羽山”在《山海经,南次二经》也出现过,郭璞在南次二经注解道:今东海祝其县西南有羽山,即鲧所殛处,计其道里不相应,似非也。羽山古传在东方,但袁珂老师认为,神话中所指地名往往亦非所指。袁珂老师认为的羽山则是《淮南子》中的“委羽之山”。

 

《淮南子,地形篇》有云:北方曰积病,曰委羽。也就是烛龙所处的“委羽之山”。证据不仅如此,袁珂老师还列举了《墨子,尚贤篇》的原文“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庸,既乃行之于羽郊,乃热照无有及也。帝亦不爱。”委羽之山这“不见日”的景色便对上了。所以,袁珂老师认为,羽山在北方,同烛龙所处的“委羽之山”,终年不见日,但与那“日落之地”的“禺谷”不同。其实《书·尧典》中也有一条记录日落之地的原文,即:“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孔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

 

虽说羽山不等同于禺谷,但无论“禺谷”的日落,还是“羽山”的坟墓,他们都在上古的神话世界给人一种“万物死寂”的感觉。若说二者进一步的关系,笔者倒是认为可以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因为夸父也出自北方,其祖辈与“冥神”后土有着关系,在一些学术论文中也可寻的夸父与“冥神”的联系,而那“冥神”也是来自北方幽冥之地。如此一说,不妨大胆猜想,那夸父是从“羽山”周围的“幽冥之地”,追着太阳,一路追到了西方日入之地“禺谷”。当然这才只是略带幻想的猜想,一切仍需要进一步考证。

图片来自网络


羽山与禺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