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一个百年左右的乱世当中,会有如此多的人才辈出(三)
后来刘胜的墓被打开的时候,里边也出土了很多非常精美的物品。你像金缕玉衣、金银珠宝这些东西全都有到刘备这一带。没得到太多的好处,一点非常明确,刘备肯定不是卖草席的,你一个跟着母亲卖草席的,没受过什么文化的人,怎么可能有后来的基业?
实际的情况,刘备的爷爷是个县令,等到父亲的时候,就在县衙当个小吏,就是一个跑腿的,但毕竟也是攻击人,能套口饭吃。等到年幼的时候,他父亲去世比较早,他母亲断了这份俸禄之后,就编一些草席卖给其他的人。刘备卖草鞋就从这儿来的。始终记得刘备是不太愿意读书,这一点你就能看出来家里太穷,你读什么书,根本没有机会是给你读书的机会,但我不愿意。他喜欢什么?
狗马音乐美衣服,什么是狗马,就是驰骋田猎代骑着马带着狗出去打猎,你看看刘备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文文弱弱的样子。想当年那也是一个追风少年,然后美衣服喜欢华美的衣服。这里面洗音乐夹在这两件事之间,就整个提高了这件事的品质。单纯是一个人喜欢带着狗,骑着马出去打猎,然后喜欢买衣服。是什么样人?纨绔子弟,但是刘备是这样人?
当然不是了,刘备是喜欢音乐,一下子把这个人变得高尚一点。我除此之外精通音律。这个人不足,同时不喜欢读书,不等于不读书,他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准。这样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刘备的一个基本线条。您想想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在历史上是这样记载?你穿着美孚骑着马去卖草鞋现实嘛,所以至少刘备在少年时期。家境还是不错的,没有想的那么差。
另外您再想想喜欢狗马的时候,他能是一个人出去玩?一定是一批人,这就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并起的时候,刘备能迅速召集一支人马。尽管不是很多,他自己能当老大,能聚集一帮人,就是因为平时在打猎的过程当中。结交了一批少年才俊。当然了也可能在别人眼里是一群小混混,但是这群人一定是以刘备为首,并且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否则你能把关羽和张飞这样的人拢在自己身边?接着史书上又写了这样一笔叫记大事必以人为本,这点上是刘备一生的座右铭。你看看。这就是非常高了,一般人能说出这种话?以人为本,将近两千年前,刘备亲口这么讲的,所以刘备能够崛起,绝对不是外草席这么简单。诸位要问说,你说这些有根据?
你看先主传当中明确的记载,说刘备浩劫交豪侠,年少争赴之,你听听用这个词儿,什么是争赴之,大家争先恐后的归付于刘备。然后他是厚恕恩德,以收人心这个人字。不是说罗贯中随便讲的,这是史书当中明确记载的。罗贯中只是把这个人放大了,而且刘备呢是弘毅宽厚知人待世。过去什么人叫是你以为随便老百姓就是?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