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章 会计学基础理论

2022-11-05 17:30 作者:kk烟然  | 我要投稿


1·1会计的概念与体系

1·1·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3世纪初复试记账法萌芽

1·1·2 会计的概念

(1)概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核算监督以提高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信息系统

(3)基本特征:a.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b.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1·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1·2·1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职能:在经济活动及其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1)基本职能:核算(最基本),监督

  (2)扩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2.会计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3.会计核算的内容:钱、物、债权债务、利润相关、财务成果+其他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4、会计监督职能: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对四性审查

5.监督职能:

(1)真实性审查——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

(2)完整性审查——核算范围和内容是否全面无遗漏

(3)合法性审查——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合理性审查——收支是否符号客观经济规律及其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6.会计监督的内容

(1)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

(2)对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账簿或者账外设账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

(3)对指使、强令编造、篡改财务报告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

(4)对实物、款项进行监督,督促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

(5)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6)对违反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经济活动,应当制止和纠正

(7)对单位指定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7、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1)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2)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1·2·2   会计的基本目标

1、会计目标:要求会计工作完成或达到的标准

2、会计的基本目标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资料和信息(财务状况)

(2)反应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经营成果)

(3)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现金流量)

1·2·3  会计信息使用者

1、会计信息使用者(财务报告使用者)

(1)投资者:分析和预测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和风险

(2)债权人: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经营状况

(3)供应商及客户:判断是否能够进行持续经营,决定自身是否扩大生产,或者调整生产经营方向

(4)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一定程度上依靠会计信息进行决策

(5)职工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和发展前景

(6)内部管理者: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的基础

1·3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要求

1·3·1  会计的基本假设

1、会计基本假设:对会计核算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及采用的主要计量单位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1)会计主体——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不会停业,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年度中期(月度、季度、半年度);按公历年度划分1月1日~12月31日

(4)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人民币为本位币),外币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有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也可能不是

2、会计基础: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1)权责发生制(看事不看钱):无论收入是否收到,费用是否支出,都以收入和费用实际归属的期间作为它应该归属的期间。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收付实现制(看钱不看事):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政府会计分为政府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和政府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

1·3·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实际发生,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与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清晰明了,简明扼要

(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纵向可比)

(5)实事重于形式:注重经济实质

(6)重要性:重要交易事项(职业判断→功能+性质+金额大小)

(7)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8)及时性:不得提前或延后

1·4  企业的经济活动

1·4·1  企业的组织类型

1、企业的企业组织类型: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三种形式

1·4·2  企业的行业划分

1、企业的行业划分:企业一般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每种类型的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征

(1)制造企业:将原始投入转化为销售给个人消费者的产品

(2)商业企业:也向顾客销售产品,但是它们不生产产品,而是从其他企业(如制造业)购买产品,再销售给顾客。这样,商业企业就将产品和顾客联系起来

(3)服务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而不是产品

1·4·3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

1、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是指企业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

1·4·4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制造业企业主要的生产经营过程可以被划分为生产准备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制造业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涉及的财务活动过程包括:

(1)资金筹集:制造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最初主要是通过筹资活动从企业外部取得的,主要来源有企业所有者的投资从银行或其他方面取得的借款等。

(2)资金投放:资金在企业中周转的业务,主要包括生产准备、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及财务成果的形成与分配等经济业务。

(3)资金退出: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缴各项资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业务。


第一章 会计学基础理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